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將夜中的蓮生,是修行界傳說中的人物,在如今世界的回憶中,他一生的際遇,可謂光彩奪目,充滿神秘的色彩。

西陵神國之東,便是宋國,國土雖小,卻孕育是無數名士,衛光明便是出自宋國,書院幾個師兄也是來自於此。在很多年前的一個夜裡,宋國某世家後花園裡的睡蓮盛放,同時伴隨著還有一名男嬰降生,他就是蓮生。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蓮生的年輕時代,求學考試,娶妻未生子,與他感情深厚的妻子就因病亡故。他傷心欲絕,一篇思念亡妻的文章,惹來了痴男怨女無數的眼淚,聲名漸顯。其後數年他遊歷世間,直到他有一天遊至瓦山,於爛柯寺避雨,便與寺中主持坐而論道,引來世間文士驚豔,蓮生之名漸漸在塵世流傳。連道門前任掌教都親邀他進神殿擔任客卿,而他卻選擇在瓦山出家。幾年後,他離開瓦山,看世間風景,然後消失在荒原上,無人知他蹤影。又過數年,他從荒原歸來,佛法精湛,備受世間人尊崇。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那些年的魔宗勢力強大,向對國家宗派發展勢力,引發俗世和修行界中的爭鬥矛盾,弄出無數禍事。蓮生利用幾年時間,揭穿神殿和爛柯寺中兩位位高權重之人,是隱藏在中原的魔宗長老,從此蓮生大師之名揚名天下。佛宗感念其德,奉其為佛宗護法;桃山邀他觀看道門天書,封為裁決大神官。若干年後爛柯寺之事爆發,道門裁決司被牽涉,蓮生大師以承擔其責任為名,辭去大神官之位,就此銷聲匿跡,世人不得其蹤跡。從此以後,世間再無蓮生,但是他的名字和事蹟卻依然流傳。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蓮生大師在瓦山中悟道,數年後成為知命境界的大修行者,無論佛法還是道門功法都同樣強大,可謂學貫佛道魔三宗,曾赴世間兩大不可知之地,做過佛宗的護法,西陵神殿裁決大神官,居然還差點把魔宗宗主的位置騙到手,實在是太強了。一身課業驚世駭俗,這樣的人物,當然是世間最強大的存在!這樣一個完美的人,以前沒有出現過,也不知道以後可還會出現。在很多人看來,這等完美的人物只能是上天所賦予,不為人間所出。

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呢?這位完美的蓮生大師的一生,真相有是如何呢?蓮生的家族一直屬於魔宗,他從一出生就註定是魔宗中人。他深愛的妻子因為知曉了此秘密,被他父親所殺。妻子的離世讓他對世間絕望,他想殉情,但在一個雨夜,他在墳前半夜便開始在世間遊歷。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他離開家族,一路修行,首先利用爛柯寺讓自己聲名漸顯。道門請他入魔宗做間諜,但是當他回到魔宗,卻感到本能的親近,他想要毀掉魔宗,開創一個新的魔宗。擁有不世的天資和至高的盛名,為了達到他的目的,他不在乎善惡對錯,做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成就了無敵於世的威名,也害死了無數的人,造成了無數的悲劇。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他從一出生就是魔宗中人。在懸空寺學習佛法奧義,但是佛宗苦修己身,面對命運輪轉只會無能等待,令他失望。為了取信昊天道門,為了看到道門的天書,捨棄了魔宗的兩名位高權重的長老。爛柯寺血案是他一手籌劃,為了挑起書院和神殿之間的戰爭,為了達到他的目的,為了推翻這個世界,可惜失敗了。被衛光明懷疑,只能離開桃山,遁回魔宗山門。被小師叔柯浩然識破,所以才有了小師叔單劍滅魔宗。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橫貫佛道魔三宗,挑拔各勢力之間的分裂,妄圖讓整個世界淪為絕望的境地,而且他差一點就成功了。對於他來說,立場根本不是問題,無論在哪一邊,他都是受人尊敬的人物,無論如何選甚至不必選,都足以名流史冊,可他偏偏選了一條絕路,選擇與這個世界為敵。衛光明與全世界為敵,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對的,而蓮生恰恰相反,他覺得這個世界是錯的。他的目的或者說意義只是追求力量,尋找改變世界的方法,並不在乎所謂正邪之分,也不在乎世間各勢力的勝負輸贏。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後來連夫子都承認,蓮生的是正確的,因為昊天確實是由人類的意志集合而來。只不過,書院是要推翻昊天,同時讓人類能夠活下去,能夠有進步,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和大海。而蓮生卻是要毀滅世間,妄圖用毀滅人類來毀滅昊天。其實就像是陳十三的殭屍系列,充滿了末日情懷。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之3中,盤古族人為了毀滅命運,創造理想中的永恆國度,不惜犧牲人類,不惜滅世一樣。可是如果世間真的毀滅了,人類毀滅殆盡,那真的沒什麼意義。

將夜蓮生,昊天世界裡一位貌似品行高潔,實則一個真正的陰謀家

佛道魔兼修,去懸空寺能成大德,在桃山能為神座,魔宗位高權重的大祭者,雙腳橫跨三宗,修為極高,地位權柄為世人仰望。此等驚才絕豔之輩,令眾生高山仰止,確實是沒有謙虛的資格。然即使是千年一現的絕世人物,也惜敗於小師叔之手,算是蓮生生平之恨。既生小師叔,為何要生蓮生,可謂生不逢時,時也命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