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老街:湘雅村不是村

在貴陽城西花果園與太慈橋之間,有一片地盤叫湘雅村,還有一條小巷叫湘雅村。回望一段中國近代史,便可得知,貴陽城中的這個“湘雅村”於本世紀初創建的湖南湘雅醫學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黔城老街:湘雅村不是村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的豺狼虎豹開始全面踐踏我中華大地,長沙市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的野蠻轟炸,由湖南教育群學會和美國雅禮會於一九一四年合辦的私立湘雅醫學院被迫南遷衡陽。後來,衡陽也難逃日寇的侵犯,於是湘雅醫學院在院長張孝騫的帶領下,於一九三八年十月無奈西遷到貴陽。

起初湘雅醫學院暫駐東山大廟,後來經貴陽的湖南會館籌劃,改遷至次南門外石洞坡。這個荒山野嶺中的石洞坡,原來是長沙郡十二縣中遷居貴陽者的一塊墳地,名長郡義園。醫學院建於石洞坡的山腰上,有三棟兩層樓房,兩排平房和廚房等房舍,看上去像是一個不小的村子,學校建成後,張孝騫院長命總務人員在醫學院門前掛上一塊木牌,上書三個大字“湘雅村”,這邊是湘雅村的由來。

當年的湘雅醫學院堪稱一所有名的醫科大學,院長張孝騫是該院的首屆畢業生,曾奪得畢業和臨床研究第一,後赴美國深造,獲醫學博士學位。他於一九二三年在北京協和醫院供職;一九二六年又去美國約翰 霍布金斯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工作。回國後又在北京協和醫院任講師、副教授。一九三三年,他再赴美國斯坦福大學作胃分泌功能研究,回國後在北京協和醫院領導消化專業組的各項研究工作。

黔城老街:湘雅村不是村

七七事變後,他毅然辭職回長沙,任湘雅醫學院院長。在這樣一位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醫學博士主持下,醫學院自然是強將手下無弱兵。湘雅醫學院在貴陽期間,在季度艱難的條件下辦學。他們與南遷貴陽的中央醫院互相協作,不僅搞教學、搞科研,而且還參加會診,搶救和治療病人。

他們還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貴州多發病、地方病、瘧疾、斑疹傷寒、阿米巴痢疾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從生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細菌學、寄生蟲學、病理學、營養學、治療學等方面進行探討 ,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並以精湛的醫術為貴陽地方患者治療,深受貴陽人民的稱讚。

黔城老街:湘雅村不是村

一九四四年冬,日本鬼子打到了獨山,湘雅醫學院和許多遷來貴陽的醫院、醫學院都相繼遷去了重慶。直到一九四七年七月,湘雅醫學院才遷回長沙。解放後,這所醫學院改名為湖南醫學院,現在又改名為湖南醫科大學。

當年的湘雅醫學院,在貴陽教學、科研、醫療近六年,在貴陽人民心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直到如今,“湘雅村”這個地名還響亮地存在。如今,這片當年的“鄉村”已成為較為繁華的貴陽市區。它依山傍水坐落在花果園立交橋和貴黃公路立交橋之間,寬敞的花溪大道穿過其間。年長的當地居民,在懷念當年的湘雅醫學院的同時,又無不感慨半個多世紀的巨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