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陝南安康,古稱金州,地處漢水中游,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因位於漢水之濱,自古以來,一直是個飽受水患,歷經滄桑,苦盡甘來的地方。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據《安康縣舊志類編•自然災害篇》載:“漢高後三年(前185)夏,漢中大水,水出流四千餘家”,這是安康有記載的第一次水災。截至清宣統三年(1911),就發生水災63次之多。其中決堤淹城的災害性洪水就有17次。從1935年以來,安康水文站載,80餘年間漢江洪峰超過1萬秒立方米的成災洪水亦發生多次。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1983年,陝南安康在百年不遇的洪水中遭受了滅頂之災。自此後,安康每年都要做好防禦特大洪水的充分準備,認真檢查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做到有備無患,力爭在發生不可抗禦的特大洪水時,儘可能減少損失。好在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安康火石巖電站1989年12月,開始下閘蓄水運行發電後,通過水電站的削峰、滯洪等調控措施,水患才漸漸被控制住了。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一種文化的記錄;一棵古樹,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的發展史;一棵古樹,危難時刻顯身手救起多人性命,這就是今天要說的安康老城這棵救命樹——古臭椿樹。它雖非珍貴稀有品種,但它身上體現出來的那段生動壯舉,卻永遠留在安康老城人的心間。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日前,我們與《安康日報》社的記者朋友,專門來到了位於老城南正街49號清真北寺,拜訪這棵神奇的救命樹——古臭椿樹。走進觀察,2008年春所立的“陝西省古樹名木”記載:這棵古樹學名臭椿,科名為苦木科。樹齡距今已有230年,樹高38米,其中主幹高10米,胸圍352釐米,樹冠直徑21米。樹幹通直高大,樹冠圓整如半球狀,枝葉繁茂,生機盎然,頗為壯觀。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就是這樣一棵,看起來貌似並不十分起眼的古臭椿樹,1983年7月31日,當晚8時30分,流量達31000秒立方米的漢江水從城堤上衝開決口,幾丈高的水頭從不同方向湧進安康老城。頓時,人口密集而又地勢低凹的安康老城房倒屋塌一片汪洋。當時,未能及時撤走的居民陷入了災難。但也有31名幸運兒們,因為爬上此樹而得救。從此,次這棵“救命樹”就成了安康當地響噹噹的名樹。如今,仍不時有當年被救的人前去觀瞻、養護。這棵需要三人才能合抱、高大挺拔的古臭椿樹,依然枝繁葉茂的挺立在清真古寺大門左側。它不僅見證了35年前那洪水滔天、死與生的歷史,也默默地關注著老城今天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同行工作人員講,這棵古樹是大自然給安康老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既具有重要的生態、人文、旅遊諸多方面的價值,也是安康這個城市的生態名片,是他們心目中的“活文物”。同時,古樹名木又是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永遠無法恢復。因此,清真古寺為了更好的保護這棵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古樹,還特意用木板把根基部擋護了起來。保護好古樹名木不僅是保護了人類的歷史和文化,也是為守住人們心中的記憶。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座談中,一位“老安康”說道,那幾年,許多安康人的名字裡,之所以都會有個“洪”字,源自出生於“發洪水後一、兩年出生的”。那段歷史,就成為安康一個特殊記事年份了。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如今,邀朋攜友輕鬆愜意地漫步在安康老城大街小巷,一條又一條寬敞整潔的街道,霓虹閃爍;一家又一家的民族特色小吃店,鱗次櫛比;特別是隨著“民族風情一條街”的建成,清月軒、清雅齋、永泰祥等名號,已成為東關回族聚集區響亮的品牌。以民族風情街為主軸線,分別而建的東南西北背街小巷,也已以城市標準通衢到每家每戶。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由於經濟的日益繁榮,東關的回民們各顯身手,蒸麵、羊肉泡、羊肉餃子、炕炕饃、油酥子等各色風味小吃,被他們鍛造的爐火純青。難怪外地遊客到安康東關回民街轉了一圈後,讚不絕口、直呼味道正宗!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7·31‘’洪災既讓我們傷痛,又使我們時刻感到肩上重擔和責任光榮。多年來,隨著時光的變遷更迭,各級黨委政府以及老城辦歷屆黨政領導班子,都對老城和東關的建設懷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從恢復重建到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經濟,再到街區規劃、爭取項目、拆遷安置、打造民族特色街區等,一任接著一任幹,連續對老城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都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和努力。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如今,當我們看到安康老城整潔的街道,林立的樓房,特色的民族小吃,居民們舒心的笑臉,都不禁使我們深感到責任光榮,頗感欣慰!一位曾經在老城辦主政多年的領導如是說。

安康:老城有棵百年救命樹,曾救過31個人的命!

來源/清風細雨美篇 編輯/遙望五峰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