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據《環球時報》引用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已經按照合同完成向中國交付蘇-35多功能戰鬥機的工作。

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據報道,2015年,中國與俄羅斯達成引進蘇-35戰鬥機協議,總價值25億美元,購買24架蘇-35及配套。2016年底,首批4架蘇-35交付中國空軍。2017年,分兩批交付了10架。2018年6月,又交付了第四批5架蘇-35戰鬥機。最後5架已經在近期完成了交付。

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2018年3月,中國首次出動蘇-35戰巡南海,震動世界,標誌著裝備剛剛一年的蘇-35戰鬥機已經形成了戰鬥力。中國空軍對自己的先進裝備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敢於用於一線巡航,敢於“亮劍”。現在,24架蘇-35全部到位,更是標誌著成建制形成了戰鬥力。

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關於中國為什麼引進蘇-35戰機,有很多說法,比較火的有下面幾條:

一、蘇-35是世界上唯一可以直接與F22、F-35對抗的四代機。二、中國先進戰機產能不足,可以彌補產能缺口。三、想獲得俄羅斯推力矢量發動機技術。

現在回想,這些說法真的是牽強附會。蘇-35再先進,也是四代機,怎麼與有隱身能力的五代機對抗,如果沒有強大的作戰體系作支撐,蘇-35單挑F22、F-35完全沒有機會獲勝。彌補產能不足,更加匪夷所思了,我們幹嘛急著在一兩年內裝備那麼多飛機,有迫在眉睫的戰爭嗎。再說,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飛機制造廠才是真正的產能不足,蘇-30、蘇-35等等一大堆國內訂單等著呢。

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最後一個,關於窺視推力矢量發動機技術的聲量最大。在本屆珠海航展亮相的殲-10Btvc已經告訴人們,中國的擴散段全向矢量技術,比蘇-35筒體偏轉技術更加先進、效率更高。俄羅斯為五代機蘇-57配備的產品-30發動機也將使用擴散段全向矢量技術。

俄媒體報道,24架蘇-35全部交付中國,幾個爭論也該塵埃落定了

那麼,為什麼引進蘇-35戰機呢?中平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已經將近15年沒有從俄羅斯引進戰機了,雖然我們造出了那麼多先進戰機,但已經到了抬頭看看別人的時候了。蘇-35作為俄羅斯航空最先進航空裝備,在設計理念和作戰使用方面,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到目前為止,中國是蘇-35戰機的唯一外國客戶,也從另一側面顯示俄羅斯對中國的信任與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