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與故宮博物院的同事們在中和殿旁合影

(前排左起為胡友昌、李輝柄,前排右一為葉佩蘭,後排左起依次為耿寶昌、劉伯昆、陳寶鐸、馮先銘、梁匡忠,後排右起依次為王莉英、徐靜修、孫瀛洲)

一個河北冀州的農家子弟,經歷了十幾年的“北漂”生涯,從古玩鋪的學徒成長為精明的古董商,再到文博大家進入故宮工作,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獻資料。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玻璃胎畫琺琅花蝶詩意圖直頸瓶

雖然身家千萬,卻簡樸得捨不得吃1塊錢的豬肉。他自奉甚儉卻有今人不能想象的慷慨,——晚年將收藏了一輩子的3000多件古董全部無償捐給了國家,這是什麼概念呢?據說當時故宮出動了十幾位專家清點了1個多月,前後動用了20多輛卡車才將藏品搬完。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張伯駒(左)孫瀛洲(右)

這個人就是孫瀛洲。故宮紫禁城出版社社長章宏偉曾經感慨,“為故宮捐獻做出最頂尖貢獻的有兩位:一位是捐書畫的張伯駒,一位則是捐瓷器的孫瀛洲。”

孫瀛洲(1893~1966),河北冀縣人,我國文博界傑出先驅之一,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鑑定家。

孫瀛洲的人生軌跡就像一個傳奇。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1、從古玩店學徒到古玩店老闆

他本是河北冀州的一個農家子弟,14歲時為餬口到北京一傢俱店當夥計。隨後,他又到當時的“同春永”、“寶聚齋”等古玩鋪子當學徒,學徒期滿後任採購、司賬。他聰明好學,又吃苦耐勞,跟著老先生學習了不少古玩鑑賞知識,又精心學習經商買賣。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和積攢之後,孫瀛洲終於在北京東四南大街創辦了自己的古玩鋪子 ——“敦華齋”,以經營、鑑定、收藏、研究明清瓷器為業。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敦華齋在孫瀛洲的經營下,沒過幾年就成為了京城一帶數一數二的古玩鋪子,每天上門賞玩、購物者不計其數,生意火爆。據孫瀛洲的兒子孫洪琪回憶,當時敦華齋裡光學徒工就有20多人,每個月進出的古玩多達幾萬件。盈利所得的銀元、金條每月都要用木箱子抬去存銀行,孫家成為了銀行的大戶頭。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雖然坐擁千萬家財,但孫瀛洲卻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平日一身素衣,家人也是如此,連女兒冬天戴的手套都是妻子用襪筒改的。孫家一日三餐極其簡單,他還規定全家人一個星期只能吃一次肉,而且每次都捨不得吃1塊錢的(半斤),只吃2兩,還必須切得細細的,這樣可以多夾幾筷子。他自己很少在外面下館子吃飯,出門辦事也只在攤子上隨便吃碗麵填肚子。過春節,自己動手給孩子們做糖葫蘆吃。

2、從古玩店老闆到收藏大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

1塊錢的豬肉捨不得吃,價值幾十根金條的文物他卻捨得買。一次,孫瀛洲看上了一對明朝成化年間的三秋杯,這種杯子極其稀少珍貴,孫瀛洲當即以40根金條買下收回家中。這40根金條按照當時的購買力,能夠在北京買下2套高檔四合院。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成化 款鬥彩三秋杯

又有一次,孫瀛洲在一古董攤上淘得一個宋代龍泉窯青釉瓶。攤主是位識貨人,死活要黃金20兩,孫瀛洲最後以15兩成交買下。這樣的事情,還發生過不少,每次,孫瀛洲都毫不吝惜自己的錢,只要看得上眼,就一定會買下。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宋 哥窯青釉弦紋瓶

作為北京著名的古陶瓷經營者,孫瀛洲經常親自到各地尋訪收購,由於為人誠實、隨和、給價公道,行里人都願意與他打交道。因此,孫瀛洲憑藉好人緣收了不少高質量的陶瓷精品,從晉唐名瓷,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到明清瓷器,無所不包,自成系列。

3、

從收藏大家到文物鑑定專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漢保塞烏桓率眾長”駝鈕銅印

孫瀛洲是一位文物痴,文物古董就是他的生命。

孫嬴洲的子女曾說過,覺得父親好像就因為文物才來到這個世界,全身心投入到文物當中。對經手的文物,他必定仔細觀察、記錄,進行比較研究,尤其是對明清瓷器更是深入鑽研,甚至為深入研究明清瓷器製作工藝,弄清鑑定真、贗的規律,曾多次到景德鎮仿燒明清瓷器。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洪武 紅釉印花雲龍紋高足碗

因為明清時期的墓葬出土瓷器很少,帶紀年的更少;造型又不像唐宋及更早期的瓷器那樣有相對固定的標準;加上各個朝代的年限不長,瓷器的品種又繁雜,連續性又較強,因此明清瓷器的鑑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對其進行精確的斷代是非常困難的。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獻的寶貝

孫瀛洲以明清帶年款的官窯瓷器作為標準器,把不同朝代的瓷器所具有的不同時代特徵排比出來,經過研究歸納,將這些“鑑證”提到理論化的高工再用以指導鑑定實踐,為明清瓷器的科學鑑定奠定了基礎。因此他成為我國採用類型學方法對明清瓷器進行排比研究的第一人,使明清瓷器的鑑定從朦朧走向清晰。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洪武 青花折枝花卉紋折沿盤

陶瓷專家、孫先生的弟子葉佩蘭女士至今還記得這樣一件事:在故宮博物院工作期間,有一次孫先生讓人們把宋代官窯、哥窯、汝窯瓷器及一些明清的仿品放在一起,他背過身,人們打亂擺放次序,他閉上眼,轉過身來用手摸,竟能一一準確地說出各自的名稱。

4、從文物鑑定專家到捐贈大家、教育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除了捨得買,孫瀛洲還捨得捐。

抗戰期間,孫瀛洲積極支援抗日,出資購買了大量槍支、彈藥、大炮等送上抗日前線,先後為支援抗日花去了數十萬銀元。1950年,為支持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孫瀛洲將店中古董瓷器拿出來義賣,賣得錢款上百萬元全數捐給了國家。此外,他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派去了大西北,支援邊疆建設。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文物工作者在孫家清點古董時的照片

1956年,孫瀛洲響應“支援國家建設,為國家貢獻力量”的號召,將近3000件古董全部無償捐給了國家。當時為了轉移這些文物,故宮博物院出動了10幾位專家到孫家清點了1個多月,前後動用了20多輛卡車。這些捐獻的古董包括:宋元明清瓷器2375件,犀牛角杯子32件,瓷器資料497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獻的犀角杯

孫先生的長外孫女李潤至今還記得外祖母和她談起犀角杯時的情形。當年有“一兩犀角,十兩黃金”之說,外祖母告訴她,解放初,“北京的犀角杯都在咱孫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犀角雕蓮螭紋荷葉式杯

1957年初,孫瀛洲又捐出了清朝康熙、乾隆瓷器10件;1964年,又捐出瓷器64件,瓷器資料9件,共計2987件。這是有檔案可查的數據,再加上一些小件文物數量多達3000餘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唐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從文物門類上看,孫瀛洲先生捐贈的這批文物也十分豐富,除陶瓷外,還有犀角、漆器、琺琅、雕塑、佛像、傢俱、料器、墨、硯、竹木牙骨、青銅、印璽等多個門類。其中有25件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收入故宮永久珍藏。當然,最珍貴、最多的還當屬宋元明清瓷器,其中就包括花了15兩黃金的宋代龍泉窯青釉瓶,40根金條的明代成化三秋杯。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代成 化鬥彩三秋杯

這對高僅兩寸,胎釉薄如蟬翼,杯身以秋菊、蝶、草組成畫面,表現出秋天的景色的“明代成化鬥彩三秋杯”如今已經成為故宮鎮館之寶之一。此杯身世不凡,相傳是明成化皇帝非常寵愛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為討她歡心,命景德鎮工匠特製的御用酒杯,到明嘉靖時已屬珍品。據孫家後人透露,視寶如命的孫瀛洲當年不惜用40根金條買下後,就一直珍藏家中秘不示人,連家裡人都不給瞧,直到捐給故宮的前一天……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成化 鬥彩三秋杯 高3.9cm,口徑6.9cm,足徑2.6cm

孫瀛洲的女兒孫文冬,至今記得當年父親在捐出絕世孤品“鬥彩三秋杯”之前的情景。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1956年,我還是個戴著紅領巾的初中生。那些日子,家裡來了不少人,對捐獻的文物天天在北屋登記造冊。之後,故宮該來裝箱了。前一天,父親把全家叫到東屋裡屋,他站在炕上,在擺放著幾百盒要捐給故宮的珍貴文物中,打開了一個精緻的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拿出兩個小瓷杯給全家看。他說,‘這是咱們家最值錢的東西,故宮裡也沒有。明天就捐給故宮了,今天讓你們看看’。”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據孫女士回憶,視古玩如命的父親是從來不會讓家裡人看他的寶貝的,“他說話時臉上帶著微笑,甚至充滿了自豪。”

孫瀛洲的愛國驚世之舉,為一般收藏家望塵莫及,他也因此獲得了國家的獎勵。北京市曾將他於1923年開設的“敦華齋”招牌高懸於琉璃廠文化街,以老字號名店昭示後人。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在故宮的工作證

之後,故宮博物院將孫瀛洲聘為研究員到故宮工作。聘到故宮博物院後,孫瀛洲竭力施展自己的才華,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曾帶領故宮博物院陶瓷專業人員做了大量整理、鑑定及收購工作。他將自己的鑑定經驗加以總結、發表,撰寫了大量精闢的闡述文物鑑定與辨偽的論文,至今對古陶瓷鑑定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更令人稱道的是,孫瀛洲還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

他提攜了不少老、中、青專業人員,其中不乏像耿寶昌先生這樣當今古陶瓷鑑定領域的權威專家。身為古陶瓷界德高望重的大專家,孫瀛洲從不擺架子,熱心培養青年一代,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經驗傳授給同行。有時生病在家休息,還讓學生到家中聽講。葉佩蘭女士回憶說,孫老曾鼓勵她和同事王麗英:“你們將來就是新中國第一代女陶瓷鑑定專家。”還鼓勵她們打破對做學問的恐懼,拿起筆寫論文。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2013年9月11日,耿寶昌先生參觀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舉辦的“孫瀛洲捐獻文物精品展”時,在孫瀛洲先生像前合影

文革期間,孫瀛洲因為當過古玩店老闆的經歷,飽受風波,最終因受到迫害含冤離世,享年74歲。事後僅僅用一塊門板就被匆匆抬去火葬場,還不許留骨灰,不讓家屬看最後一眼。女兒懇求司機師傅能為父親留下骨灰,師傅對她說:“閨女你放心。”為此,孫家後人永遠記著那位姓白的司機師傅。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宋 官窯葵瓣洗

想想孫瀛洲在世時的“風光”,再對比他去世後的淒涼,不禁讓人想起張伯駒先生,兩人都是收藏大家,傾盡家財守護國寶,無私奉獻捐給國家,最終卻都落得個悽慘的結局。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碗

有人說,如此愛國,克盡自身,未免迂腐;有人說,好人不得好報,未知九泉之下,是否悔不當初?而孫先生後人卻說:“如果當年不是捐贈國家,這些寶物在‘文革’一定會遭受厄運。”也許,這才是老人家真正的心聲。在這些真正的大藏家眼裡,文物並不意味著財富,而是事業和信仰。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宣德 鮮紅釉盤

我們普通人很難理解,這種以命相搏,飛蛾撲火的愛。在孫瀛洲張伯駒們的眼裡,對於真正的心頭所好,不是佔有,而是不惜一切代價保其周全。

孫瀛洲捐贈給故宮的瓷器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龍紋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成化 青花夔龍紋盤(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嘉靖 青花魚藻紋盤(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宣德 青花夔龍紋罐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成化 黃釉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正德 白釉綠彩雲龍紋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明嘉靖 青花礬紅彩海水雲龍紋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雍正 仿成化款鬥彩蓋罐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乾隆 粉彩折枝蓮花八吉祥紋瓶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青花十二月令花卉紋杯(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釉裡紅三果紋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釉裡紅雲龍紋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釉裡紅加彩折枝花紋水丞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五彩燈籠紋臥足碗(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鬥彩雉雞牡丹紋碗(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康熙 白釉礬紅彩“洪福齊天”銘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雍正 釉裡紅折枝三果紋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雍正 五彩龍鳳穿花紋碗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雍正 淡黃釉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雍正 鬥彩河圖洛書圖盤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乾隆 粉彩嬰戲紋碗(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乾隆 綠地粉彩勾蓮紋茶壺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乾隆 胭脂水地粉彩嬰戲紋花瓣式茶托(一對)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乾隆 冬青釉鼓式罐

孫瀛洲:捐給故宮20多輛卡車的藏品!

清嘉慶 綠地粉彩折枝蓮託八寶吉祥紋爐

當然,篇幅有限,孫先生的捐贈遠遠不止這些。如果各位朋友有時間到故宮瞧一瞧這些瓷器,或許更能感受到這些藏家大無私的奉獻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