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顶级大米“越光”、“秋田小町”及大量蔬菜都产于日本东北地区,该地区人口70%生活在农村。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内阁府公布的“全国都道府县町平均收入比较”统计报告,日本收入最高城市是东京,东京收入最高的区是港区。港区汇聚如索尼、佳能、软银、优衣库等日本跨国公司总部。

去年东京港区人均年收入约65万元人民币,而日本全国公司职员人均年收入约30万人民币。

日本第二富裕地区是“东京都千代田区”,人均年收入约55万元人民币。

日本第三富裕地区不是大阪或京都,而是个日本人都想不到的地方,叫“北海道猿払村”。全村人口2700人,人均年收入约48万元人民币。

这个日本最冷的村有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公交;有标准足球场、棒球场。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秋田县农民年均收入超过京都、大阪。

日本农民为啥富

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政府对农副产品生产给予高额补贴,鼓励农民在家种田,别都到城市当农民工。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如果农村富不起来,日本全国也就富不起来;农村乱了,全国就会乱。

日本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期基本消除了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是把村落人为拆并,把农民集中起来建高层;而是在不改变农民原居住地、不实行村落拆并的前提下,由政府出资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做到家家通电、通天然气、通自来水、通道路、通无线网。由政府出资是因政府收了农民纳的税,就要履行为农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义务。

日本农民在过去几十年中,家没有搬,村还是那个村,地还是那块地,但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实现现代化,农民居住、生活条件与大城市居民相差无几。

日本农民为啥富

因土地价格便宜,日本农村家家都住别墅楼。新建住房充分利用政府“太阳能补助”政策,将房屋建成太阳能智能住宅,照明、做饭、空调、洗浴均使用太阳能电力,富余电力可以通过智能住宅系统直接反卖给电力公司,日本农村家庭每月都会有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卖电收入。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全日本所有公立中小学,均由政府专项拨款,按统一规格标准建设,不存在教育“城乡差距”。日本农村七、八十岁的人也大多是中学甚至大学毕业,即使十分偏僻的农村,也是干净整齐、民风淳朴。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农村有全国性农业合作组织,叫“农业协同组合”,该组织拥有自己的银行、物流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农民不担心农作物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农业协同组合”会负责收购、分销。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语有个词叫“兼业”, “兼业”与背井离乡去外地做农民工不同,农民农闲时上班的工厂就在家附近。日本许多制造企业把工厂搬到农村,利用当地富余劳动力“兼业”,训练一批不会跳槽、“不回老家”的农民成为技术工人,长期雇佣,农民又多份收入。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养老待遇全国统一。日本农村地区地价与物价比大城市便宜许多。在京都、大阪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每月需6000元人民币;在日本农村租一栋一户建的房屋,每月需1800元人民币。加上蔬菜瓜果大多是自给自足,因此日本农村生活成本通常只有大城市的一半。日本农民和城市居民即使拿同样收入,农村收入含金量更高。

日本有项全民缴纳的税种,叫“县民税”(或“市民税”),如某地区人口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会减少。为留住年轻人,吸引外地人来农村落户,日本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发放安家费、建房廉租甚至免几年房租给外地人安家。

日本农民为啥富

日本农村的发展理念,在于应对农村“少子老龄化”;通过居住地“兼业”避免背井离乡式的外出打工;在挣钱养家时,也能照顾家庭,杜绝留守儿童;全国统一标准的办学配置,让日本农民不用考虑重点学校、学区房的概念;规模性农村合作组织,让果蔬不会烂在地里,农民不用自己进城卖菜,与城管斗法;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让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