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烏克蘭內戰有許多烏軍士兵臨陣逃脫,這是為什麼?

康答




一、對國家高層的治國方針失望,烏克蘭士兵士氣低落。烏克蘭內戰是由頓巴斯地區的分裂引起,雖然是由俄羅斯暗地裡的操控原因,但是最根本的還是烏克蘭高層倒向美西方策略造成的,不僅是烏克蘭的俄羅斯族人反對,也有相當數量的烏克蘭人並不願意追隨美國。再怎麼說,烏克蘭在前蘇聯時期,也是僅次於俄羅斯的加盟大國,在軍事、經濟和政治上具有較高的地位,雖然蘇聯解體了,但不意味著烏克蘭就必須與俄羅斯交惡,頓巴斯地區屬於俄羅斯人聚集區,民兵組織多是俄羅斯人,為了達到統治者投靠美西方的願望,讓烏克蘭士兵拼死作戰,烏克蘭士兵思想意識上並不能接受,作戰消極、士氣低落,發生逃兵現象也是正常反應。



二、烏克蘭士兵以參軍謀生意識,缺乏敢打硬拼的血性。烏克蘭國家經濟命脈被少數寡頭把控,重工業和軍事製造業已是昨日黃花,拿的出手的只有西部的農業經濟,可以說烏克蘭國內經濟蕭條,失業率極高,2017年人均GDP才2639美元,平均每月不到220美元。大量的烏克蘭人離開家園外出謀生,據統計這個數量達到了1000萬人左右,佔據烏克蘭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還要多。波羅申科曾承諾軍人高薪,故許多烏克蘭人加入軍隊,以參軍為謀生職業,但是在實際上,軍人工資經常發生拖欠問題,並且烏克蘭在提高國民薪資標準後,軍人待遇已不佔任何優勢,這種情況下,拿著並不優厚的薪水(還經常拖欠)去打仗拼命,烏克蘭士兵會自發的願意嗎?發生臨陣脫逃事件也不足為怪的。



三、內戰中作戰雙方的立場特性,烏克蘭士兵抵住情緒大。烏克蘭內戰中的作戰雙方是烏克蘭政府軍和頓巴斯地區民兵,當然頓巴斯地區民兵中還摻雜了部分俄羅斯的僱傭兵、特戰隊、退伍兵和軍事顧問,再加上有俄羅斯為其提供武器裝備,頓巴斯地區的民兵組織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同時頓巴斯地區人民也只是反對烏克蘭當局倒向美國陣營而做出的獨立抗議,並不是侵略戰爭,烏克蘭政府軍與頓巴斯地區民兵,都是烏克蘭國民,並且長期以來的民族混居,使得民族文化融入度較高,可能作戰對手中就有往日的親戚兄弟或朋友,內戰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烏克蘭士兵在思想上還是存在很大的抵住情緒的。再加上其它各種因素的促使,烏克蘭士兵對於高層不滿、對生活不滿、厭棄打仗的情緒肯定會爆發,當逃兵也是比較現實的情感反映。

總之,烏克蘭士兵臨陣脫逃是不對,但是在感情方面來講,又怨不得士兵,如果沒有烏克蘭高層的治國方針失誤,如果烏克蘭經濟發達了,如果烏克蘭士兵歸屬感和愛國心強了,也就不會發生臨陣脫逃事件,當然如果是沒有俄羅斯在背後支持頓巴斯地區民兵組織,也可能不會出現烏克蘭士兵臨陣脫逃問題,但假設就是假設,現實才是最理性的表述。


兵謠視角


烏克蘭軍事力量在蘇聯解體後呈現了快速下降的態勢,特別是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崩潰,烏克蘭軍隊內部更是混亂不堪。烏克蘭政府軍由於缺少經費,很多官兵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有問題,軍心不穩也就成為了常態。烏克蘭軍隊內部的軍人因為收入難以養家,大量的出現盜賣子彈、軍用車輛、發動機、彈藥等軍火的現象。

烏克蘭政府軍內部很多軍人都在為生存而奔忙,所以軍紀也比較渙散。軍費不足、保障不到位、軍紀渙散,加上內部緊張的關係和混亂的狀況,所有這些問題綜合在一起,就導致了烏克蘭軍隊缺少基本的凝聚力。打仗是要死人的,軍心不穩、軍紀渙散的情況下,大量士兵臨陣脫逃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另外烏克蘭內戰中,不少烏克蘭政府軍士兵都是來自烏克蘭東部地區,所以他們面臨東部武裝時,就覺得是打自己人,意志上就沒有那麼堅決了。烏克蘭政府軍在與東部武裝的初期交戰中出現了潰敗,其實就是烏克蘭軍隊現狀的體現。當前烏克蘭跟隨美國,但是美國並沒有給予承諾的援助,陷入困境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深度軍備


由於在2014-2015年東烏克蘭頓巴斯衝突期間,烏克蘭軍隊集結在東部地區的主力經過一系列戰鬥,戰損比近三分之一,除裝甲部隊以外的作戰部隊建制基本不是被打散就是被打殘。所以導致相當長一段時間烏軍陷入嚴重的兵源短缺當中,而為了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基輔方面使用了包括放寬入伍條件、強徵、施加優惠政策等手段。儘管勉強達到了預期目標,但兵源素質與專業能力還是原遜於職業軍人,所以開小差的幾率也就不斷攀升,而臨陣脫逃的現象也主要集中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前線。




而影響部隊士氣最直接的就是烏軍糟糕的軍事體系與後勤補給。


首先是軍紀問題。由於兵源成分來源複雜,加上臃腫的軍官體制,使得烏克蘭軍隊軍紀渙散,對內的霸凌和對外的搶劫、盜竊等刑事案件屢有發生,僅在2014-2018年的四年間烏軍就有43000人涉嫌行使犯罪問題,這佔到了烏軍總人數的近四分之一。而逃跑的烏軍士兵更是從看守稀鬆的武器庫當中“順”走了多達1.5萬支的輕武器,光火箭筒就盜走了2260具,可見烏軍軍紀如何。



其次是武器裝備問題。烏軍的武器裝備基本由蘇式武器脫胎而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化升級十分緩慢,連俄羅斯的現代化武器佔比都達到了58%,而烏克蘭的這一數據甚至沒有達到30%。以11月初的防空導彈實彈射擊為例,烏軍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是該系列的早期型號,在俄軍編制內已瀕臨退役,但即便這樣仍然是烏軍的主力防空兵器。

然後是軍事訓練問題。烏軍的軍事訓練,尤其是在烏東前線部隊的軍事訓練都是速成的,並沒有進行系統化培訓。這種培訓方式的直接後果,就是由於經驗不足導致裝備錯誤操作而釀成的非戰鬥人員減員,在四年間僅因為訓練不足導致武器走火致死的就有272人之多。



最後是後勤問題。這主要體現在醫療和軍餉兩個方面。在醫療問題上,烏東前線戰地醫療系統始終不完善,而烏軍軍官的貪汙行為又使得某些特效高價藥品或者急缺的醫療設備被轉手賣出中飽私囊,既不完善又缺醫少藥,這使得烏軍在四年當中因病死亡的人數達到891人,其中因為缺醫少藥,或因檢查手段不足導致藥物中毒案例就達到了275起。而在軍餉問題上,儘管波羅申科拍著胸脯表示烏東前線軍人每月至少能拿到16000格里夫納(約合3700元)工資,但是經過中間的層層盤剝,到手能有7000格里夫納(約1700元)就算燒高香了,這種盤剝的行為顯然使得烏軍士兵士氣低落,更不會為1700塊錢為波羅申科賣命。



除了糟糕的軍事體制,更深層的原因來自烏克蘭的體制和戰爭的性質。


眼下的烏克蘭已然變成了民族主義的大舞臺,波羅申科、季莫申科紛紛登臺表演,而民族主義者攻擊親俄派和其他民族的行為屢見不鮮,這使得烏東內戰的性質成統一戰爭慢慢變成為波羅申科民族主義政府拒絕和談轉而征服親俄派的非正義舉動。而波羅申科上臺四年,非但沒有解決烏克蘭極度低效腐敗實打實的民生問題,反而利用民族主義在為自己政治利益服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正事兒沒怎麼幹,錢卻不少賺,這當然無法令烏克蘭人民折服。(下圖不是拳擊臺,而是烏克蘭議會)



而且在烏東武裝的背後是實打實的俄羅斯軍隊,但在烏克蘭軍隊背後只是搖旗吶喊的歐盟與北約,在本就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擁有著極不平等的軍事對比。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的指揮官還試圖在沒有西方實際支持的情況下進行局部反攻,並且積極在停火線搞摩擦,如此愚蠢的軍事行為只顧為政客們爭取政治利益,而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所以臨陣脫逃也就不再是一件新鮮事。


所以在本就勢力懸殊的情況下,非但不思進取奮發圖強,民族主義政客為了自己政治利益反而在沒有西方實際支持的情況下不斷在停火線製造摩擦,這場原本應該是統一性質的戰爭早已變了味,所以也怨不得烏軍士兵臨陣脫逃。


馬克觀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啥也白扯~烏克蘭沒錢也挺好的,這樣會把好的武器賣給中國~~


四阿哥120838566


因為大家已經看不到希望了!所謂“樹倒獼猴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烏克蘭,從他選擇擁抱美國和西方世界起,他就註定不再“無克難

”了!——俄羅斯就在身邊,搬都搬不走!


歲月如刀154199264


問題很簡單,因為在前蘇聯解體的時候,有大量的俄羅斯族人被留在了烏克蘭及烏克蘭部隊,還有一部分是被普禿離間賣通的烏克蘭人,僅此而已。


穩如磐石777


士兵出現逃跑現象,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面對俄羅斯這樣的對手,烏克蘭士兵明顯打不過對方。出於對對手的恐懼,以及不想當炮灰,烏克蘭士兵於是就發生很多次臨陣脫逃事件。


鳴帝


問題很簡單,到波羅申科那裡去找答案。


GKZY之歌


不得民心,不知道為誰戰鬥。


天天愛護你


道聽途說的東西就不要評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