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科技水平發達到什麼程度?

高挺觀點


先看一下以色列的地理位置,能在如此一個虎狼環繞的地方,靠著一塊

2/3土地被沙漠覆蓋的地盤生存下來,而且打得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懷疑人生,就大概知道以色列有多發達了。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舉世聞名,這片僅有8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上聚集了250多個高科技研發中心,包括英特爾、IBM、微軟、惠普、雅虎、Google等在內的全球科技巨頭都在此設有研發中心。在象徵著科技創新的納斯達克掛牌的以色列企業數目僅次於美國,超過75家。高科技對GDP的貢獻率超過90%。

以色列擁有4所世界級大學(世界排名前150),40%以上的人擁有大學學位,工程師比例大約為每萬人140名(美國為85名),GDP的4.2%用於科技研發,人均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佔世界總人口0.2%的猶太人誕生了160多位諾貝爾獎得住(佔總數的24%),近20年總計有10名出生於以色列本土的以色列人和以色列裔人曾獲得諾貝爾獎。2014年,以色列創新能力居全球第一位。

以色列在多個科技領域都具有世界領先水平:

軍事科技領域

這是以色列最為強大的科技領域。“費爾康”預警機、“梅卡瓦”主戰坦克、“蒼鷺”無人機、“地平線”系列偵查衛星、“箭”式反導系統、“海豚”級潛艇、各型歷經戰火洗禮的近、中程導彈在世界上都是響噹噹的存在。



“獅”式戰機也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只不過種種原因被美國叫停,我們的殲-10有很多“獅”的影子。以色列擁有核武庫也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據統計,以色列有近300家軍火公司,可以生產近千種各類武器,每年向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軍火。這樣強大的軍工實力使得以色列在軍事上對周邊國家一直保持著代差,保證了幾次中東戰爭的完勝。

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領域

以色列是世界公認的引領者。以色列的醫療支出佔GDP的8%,醫學博士占人口比例為3.5:1000,共有317家生物科技和製藥公司,285家醫療信息化和數字健康公司,共有725家醫療器械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醫療器械供應國。

計算機、互聯網、通信領域

我們所熟知的U盤、ZIP、Skype等技術以及英特爾多個系列的CPU產品都誕生於以色列。目前火熱的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應用等領域,以色列也有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和一批高質量的初創公司,吸引著全世界的風投資金大量湧入,以色列有世界第二硅谷之稱。

農業領域

以色列80%的土地使用了他們發明的滴灌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節省85%的灌溉用水,Natafilm等公司向全世界提供最頂尖的滴灌方案。另外,以色列在育種、溫室種植、無土栽培、鮮花種植等領域都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


節能環保、水處理領域

以色列擁有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導水系統,在垃圾處理方面也有獨特技術。由於以色列淡水的極度匱乏,他們開發出了全球領先的海水淡化、汙水處理技術,擁有全球最先進最大的海水淡化處理廠,可以提供以色列國內80%的淡水。以色列真正實現了沙漠變綠洲。

另外,以色列在材料科學、新能源技術等領域也很強悍,這裡不再一一展開。

綜上所述,以色列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資源極其匱乏、環境極其險惡的條件之下取得了如此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儘管他們背後站著美國,但這些輝煌的成就足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蹟了。


我也看天下


中國的殲十,實際上就是學習並山寨了以色列的獅式戰鬥機。小小的以色列在軍工業方面,走在世界最前邊。很多武器出口給安理會五強國,給五強國當老師。中國從以色列購買了不少先進武器,最出名的就是專門打雷達的哈比無人機。



圖1:以色列把獅式戰鬥機技術轉移給了中國。

以色列當年搞的獅式戰鬥機,太過先進,美國非常擔心它會影響f16的外銷,於是就強迫以色列停止獅式戰鬥機的研發。以色列不甘心獅式戰鬥機就這樣夭折,秘密的把技術轉移給了中國。中國把獅式戰鬥機的技術嫁接到殲九上,中國的殲十原型機長得跟獅式幾乎一模一樣。



圖2:中國的殲十實際上就是殲九加獅式。

中國當年搞不出來預警機。當時只有以色列,美國和俄羅斯知道,怎麼造大型預警機。美國和俄國根本都不跟中國玩。於是中國就找了以色列,開發了費爾康預警機這個預警機太先進,被美國知道了以後就禁止向中國出口。



圖3:費爾康預警機非常先進,最終以色列沒有給中國。

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小小的以色列也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早在六七十年代,以色列就秘密研製出來了原子彈。除了五強國以外,以色列是最早搞出原子彈的。

而且更神奇的是,以色列並沒有經過核爆炸核試驗,五強國搞原子彈都要核試驗很多次,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掌握原子彈技術的。



圖四:中國還山寨了以色列的哈比無人機。

以色列也是世界上第六個有海基核反擊力量的國家。以色列的海豚級潛艇,雖然並不是核潛艇。但是他專門設置了大口徑導彈發射管。可以發射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


厲兵


以色列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神秘國度,但是它的科技水平卻像是開了掛一樣地發達。想象中一個科技強國應該是像美國或中國一樣“地大物博”的大國,但實際上以色列國土狹窄、資源缺乏、四周強敵環伺,1948年建國後一無所有,但在過去70年裡,硬是靠著科技和創新走出了一條困境中的逆襲之路。

農業科技

以色列地處沙漠地帶,一年只有30天降雨,降水量少於50毫米。但是它的「滴灌技術」卻獨步世界,這個三分二都是沙漠的國家並沒有想象中的乾旱,城市中滿眼的綠化會給你一種到了歐洲的錯覺。

傳統的澆灌方式會浪費85%的水,而以色列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水可以浪費,於是便發明了將水和肥料進行配比後通過橡皮管道直接注入植物根部的「滴灌技術」。更神奇的是,以色列由於土地的含鹽量高,在許多地方蔬菜和水果是在掛在半空中進行種植的。依靠這樣的創新,以色列不僅成為了沙漠中的農業強國,它的草莓、葡萄酒、花卉和蔬菜等農產品還銷售到了歐洲。

能源科技

以色列前總理梅厄夫人曾開玩笑說,猶太人對摩西有意見,“因為他帶領我們花了40年時間穿越沙漠,卻來到了中東唯一一塊沒有石油的地方”。為了解決沒有石油的問題,以色列發展了一系列的替代能源技術,無論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頁岩油還是近些年發現的一系列大規模天然氣田,以色列把發展替代能源上升到了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的高度。

目前以色列實施替代能源戰略的主要精力集中於天然氣方面,並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同時,以色列並沒有放棄對其他替代能源類型的研發工作,以色列的頁岩油、太陽能及地熱能等技術均走在世界前列,雖然沒有大規模用於經濟領域,但引領著未來的方向。

軍事科技

以色列可以說是一個戰亂之國,身處惡劣的地緣政治環境,使得它不得不拼命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以求生存,過去幾十年來這個國家打了大大小小十幾場中東戰爭,依靠著不停迭代的軍事技術越活越強大。

以色列的軍事工業也並非一蹴而就,最早只能生產一些小型的輕武器,包括著名的“烏茲”衝鋒槍。使以色列國防工業觀念發生巨大轉變的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當時法國對以色列實施了軍售禁令,取消了達索公司的“幻影V”飛機等大量軍火訂單,使以色列清醒地認識到,以其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必須發展自主的軍事工業,減少對外依賴,實現武器裝備全部自給。到70年代末期,以色列通過自主開發和對外合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並逐漸成長為軍事工業大國。

舉幾個以色列軍事科技產品的例子:

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研製的“長釘”-ER反坦克導彈,主要由直升機搭載,採用先進的光纖制導模式,獨特的“發射並全程控制”模式使“長釘”導彈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反坦克導彈。

以色列研製的“蒼鷺”大型高空戰略長航時無人機。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以色列研製的軍用無人機覆蓋了偵察、干擾、反輻射、誘餌、通信等多個領域,已經形成從長航時無人機、戰術無人機到攻擊無人機的較為完整的無人機體系,有的無人機作戰性能甚至已經超過了美國。

以軍裝備的梅卡瓦IV主戰坦克,在吸取實戰經驗的基礎上,兵源有限的以軍確立了“以防護為基礎、保護乘員為中心”的坦克裝甲車輛設計理念,從Mk.I到Mk.IV型,以軍的四代“梅卡瓦”坦克都以防護作為重中之重,以犧牲機動性為代價換來了極高的防護水平。

在海軍裝備研製方面,以色列海軍科研部門與美國海軍麥克馬倫造船公司聯合設計了“薩爾5”級輕型護衛艦,艦上裝備了11個導彈發射裝置、2個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管,艦尾機庫內可存放1架SH-2F、“海豚”或S-76N直升機。由此可以看出,該艦具有很強的反艦和反潛能力。

以色列研製的“費爾康”預警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其監控範圍直徑800公里,對飛機周圍進行360度覆蓋,可同時跟蹤250個目標,並具備監視地/海面運動目標的下視能力。中國曾經計劃購買4架俄羅斯的IL-76運輸機,由以色列在其基礎上改裝為“費爾康”預警機。但在2000年7月,美國逼迫以色列政府取消了這項合同。(不過後來中國也自己研發出來了)

以上提到的這些只能算是以色列科技實力中的一小部分,這個800萬人口的國家在各個領域都攢出了不少的黑科技,而根本的驅動力在於他們所處的不穩定的環境以及以色列人的憂患意識。以色列人的性格天生就不安分,並且不屈服於現實的困境。借用以色列諾貝爾獎獲得者切哈諾沃教授的話來講:“以色列人總是積極進取,因為我們的鄰居每天早上都想把我們當早飯吃了,我們得踮著腳馬不停蹄地努力再努力,才能始終佔據上風。”


高挺觀點


【我是頭條號作者、國際問題專家高尚濤,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您的閱讀和評論】

以色列的科學技術水平很高。近年來,以色列每年用於科技研發的資金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2%左右,這一比例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以色列的科技創新能力在彭博創新指數中排名第五。以色列每百萬公民的科技出版物數量在世界排名第13位。以色列在全球發表的科技論文佔比(0.9%),遠高於其人口在全球的佔比(0.1%)。以色列還是人均專利申請數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以色列每萬名企業員工中有140名科學技術人員,是世界上佔比最高的國家之一,遠高於美國的85人和日本的83人。以色列每百萬居民中有8337名全職研究員,遠高於美國的3984人、韓國的6533人和日本的5195人。以色列是高科技產業的主要參與者,是世界上最懂技術的國家之一。1998年,特拉維夫被《新聞週刊》評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科技城市之一。


以色列的太陽能技術領先世界。20世紀50年代,以色列開始使用太陽能,目前已經安裝了130多萬個家用太陽能熱水器。以色列工程師一直處於太陽能技術研發的前沿,並在世界各地承接光伏和集中式太陽能發電項目。Herzliya公司的SolarEdge已經成為非公用規模光伏太陽能逆變器的市場領導者。以色列的太陽能技術已經發展到可與化石燃料競爭的地步,在內蓋夫沙漠的高日照區建設了聞名世界的太陽能研發產業中心。以色列計劃到2020年生產出佔該國能源需求10%的太陽能。



以色列是能夠獨立研發空天技術的最小國家,目前已經與美國(NASA)、法國(CNES)、加拿大(CSA)、印度(ISRO)、德國(DLR)、烏克蘭(NSAU)、俄羅斯(RKA)、荷蘭(NIVR)和巴西(AEB)的航天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1982年11月,以色列成立了以色列太空署(ISA),負責協調和監督國家太空計劃,以及進行太空、行星和航空研究。1988年9月19日,以色列用自主製造的Shavit運載火箭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Ofeq-1。2009年,以色列在湯姆森·路透的20個頂尖空間科學研究國家中排名第二。



以色列航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並促進了軍民融合技術發展。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生產的Arava短起降飛機(STOL)及其改進機型兼有軍事和民用用途,目前仍在服役中。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IAI)與以色列航天局合作,可以生產和發射本國設計和製造的衛星,包括商業通信衛星AMOS系列、遙感通訊衛星Gurwin-II TechSAT和用於監視和攝影的EROS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以色列還能夠開發、製造和出口大量相關航空航天產品,包括火箭和衛星、顯示系統、航空計算機、儀器系統、無人機和飛行模擬器。



在農業領域,以色列克服水和可耕地稀缺性,在沙漠裡建立了一個密集有效的生產體系。以色列科學家、農民和農業企業密切合作,開發出了先進的農業技術、節水灌溉方法、溫室技術、沙漠農業和鹽度弱化技術等。以色列公司還向其他國家提供灌溉、節水和溫室技術及專門知識。現代滴灌技術是由以色列人辛查·布拉斯和他的兒子葉沙雅胡發明的,在農業生產和節水灌溉中非常成功,已陸續傳播到澳大利亞、北美、南美和中國。



以色列的溫室技術,包括溫室氣候控制、溫室遮陽、灌溉、施肥、溫室水回收和植物病蟲害的生物控制等,可以確保高質高量的生產出市場所需要的農產品。

以色列公司擅長計算機軟硬件開發,特別是計算機安全技術、半導體和通信。以色列防火牆公司Check Point是一家世界領先的網絡安全公司,Amdocs是一家為電信業務和運營提供支持系統的優秀公司。英特爾和微軟在以色列建立了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IBM、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和摩托羅拉(Motorola)也在以色列開設了工廠。英特爾在以色列開發中心開發出了雙核處理器。以色列已經成立了超過3,850家初創企業,數量僅次於美國,是北美以外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國家。



光學、光電和激光也是以色列的重要技術領域,以色列生產光纖、印刷電路板的光電檢測系統、熱成像夜視系統和基於光電的機器人制造系統。以色列魏茨曼科學技術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學院,位列世界計算機科學研究機構20強。

以色列的軍工技術也非常發達。最有名的技術包括1954年研製的Uzi衝鋒槍,以色列主戰坦克梅卡瓦,以色列和美國共同設計的箭型導彈——世界上唯一可操作的先進反彈道導彈系統之一,用於攔截短程火箭和炮彈的鐵穹機動防空系統——主要用於攔截70公里的近距離威脅。以色列還研製了偵察衛星網絡,衛星和發射裝置都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IAI)設計和製造,Elbit系統公司的El-Op部門提供光學載荷。以色列還為坦克研製了一套名為Trophy的全方位主動防禦系統,可以成功攔截向梅卡瓦坦克發射的反坦克導彈。



以色列科學家已經研發出生產人類生長激素和干擾素的方法,干擾素是一組對病毒感染有效的蛋白質。Copaxone是一種治療多發性硬化的有效藥物,已經進入到工業化生產階段。在基因工程領域,以色列生產出了一系列基於單克隆抗體的診斷試劑盒,以及其他微生物產品。以色列的幹細胞研究也非常先進。幹細胞研究從以色列起步,到2006年,以色列科學家在與幹細胞研究相關的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人均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 2011年,以色列科學家Inbar Friedrich Ben-Nun領導的團隊首次從瀕危物種中培育出幹細胞,使得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成為可能。截至2012年,以色列仍然是世界上幹細胞研究的領導者之一,人均論文、專利和研究數量最多。



研製用於診斷和治療目的的精密醫療設備,也是以色列的強項。如計算機斷層掃描儀(CT)、核磁共振成像系統(MRI)、超聲波掃描儀、核醫療攝像機和外科激光成像系統,風靡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以色列的其他重大創新還包括,用以防止牙菌斑的緩釋液體聚合物,減少良性和惡性前列腺炎症的設備,正確使用肉毒桿菌糾正眼睛斜視的方法,以及在可食用膠囊裡安裝微型攝像頭以診斷胃腸道疾病等。2009年,以色列科學家和歐洲同伴一起,研製了一種名為智手的機器人假肢,它可以像真手一樣寫字、打字、彈鋼琴和做其他精細的動作。假肢有傳感器,可以讓病人在指尖感受到真實的感覺。魏茨曼研究所研發的一種用於鑑別和診斷腫瘤的新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批准,並被用於診斷乳腺癌和睪丸癌。



當然,以色列在科學技術領域的高水平成就還有很多,此處不能一一列舉。以色列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和現代化工業生產能力,是其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的根本要素之一,也是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立於不敗之地的訣竅之一。


高尚濤


若討論以色列的科技水平發達但什麼程度,很難用什麼程度或者比較明確的指標衡量,但可以橫向比較,也許能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

以色列的科技水平在很多人看來是開掛一般的迅速崛起,或者是猶太人被傳說的那麼善於經商又或善於科研的結果,誠然猶太人在一些方面有著非常好的素質修養和斬獲,但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支撐以色列從二戰後建國到如今的科技實力和西方國家並駕齊驅。

以色列在某些方面的表現甚至要高於歐洲的傳統大國的科技水平,這實際上得益於以色列和美國幾乎可以是為以色列是美國的一個州一樣的同盟關係,以色列很多技術都有著美國血統,如今的科研活動已經很少體現在個人在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而核心是國家層面的系統化工程,對於地形狹小,而人口稀少的以色列根本不具備發展如此龐大的科研項目的國力和人力,但他有從美國直接嫁接的便利條件。

而蘇聯解體後,大量原蘇聯加盟國的猶太人加入以色列國際,不但讓以色列的人口迅速增多了近一倍,而且這些人往往都是受到蘇聯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材,很多還是科研單位的核心研究者,這讓以色列有機會接觸除了美國為首的西方體系外的蘇聯科研體系,因此其科技實力如今已經不容小覷。


用戶3087668883


以色列短小精悍,與日本一樣。如果把以色列比作一本教科書,比作一本字典詞典,那大國就是一本粗製濫造的錯別字滿紙的盜版雜誌或小說,過目就忘甚至連一遍都不想看。當然,以色列有以色列的不足和缺陷。以色列的發達驅除不了伊朗給以色列帶來的擔憂。這彷彿日本人總生活在地震和海嘯的騷擾之中一樣,美女總生活在男人的騷擾之中,以色列人總被伊朗的威脅籠罩著。在有些國家眼裡,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國家再發達也有人欺負,也不算髮達。如果人口太少,再怎麼技術領先,也被大國瞧不起,大國也不會放在眼裡。只有人口世界第一的國家才真正發達啊?


FsY73926677


美國在海外的一個州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