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哪個國家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最具威力?

斯圖嘉特


日軍坦克其實不難對付 國軍巴祖卡一次打爆20輛

靈寶戰役最後階段,橫衝直撞1個多月的日軍坦克部隊,終於遇到了慘重打擊。在國軍反覆要求下,美軍終於架不住面子,提供了已經廣泛裝備美軍的反坦克火箭筒:巴祖卡。這種先進武器,一次就打掉20輛日軍坦克,聽薩沙說一說吧。

10日,獨立步兵第9旅團一部攻佔了靈寶城,坦克第3師團的一部攻佔了虢略鎮。

國軍在靈寶以西又建立堅固防線,這裡距離潼關還遠著呢。

日軍已經精疲力竭,無力繼續進攻了。

11日,日軍繼續拼死推進。期間,日軍坦克前鋒部隊,終於遇到了慘重打擊。在國軍反覆要求下,美軍終於架不住面子,提供了已經廣泛裝備美軍的反坦克火箭筒,巴祖卡。

說實在的,巴祖卡早已不算什麼先進武器。不要說美軍,即便中國駐印軍早在1943年就大量裝備巴祖卡火箭筒,在實戰中擊毀大量日軍工事。

因為美國佬故意作梗,這種輕便有效的反坦克武器,根本沒有裝備大陸的國軍。

反坦克炮是重武器,美軍藉口難以運輸和提供彈藥,不能空運到中國,還算是有些道理。

巴祖卡無非是一根鋼管和幾枚火箭彈,就算一架C47運輸機也可以運一大堆,根本不是問題。

此次李延年已經將胡宗南集團,所有反坦克炮都帶來了,也不過區區一個營而已。這哪裡能夠擋得住,300多輛坦克裝甲車呢?

從任何角度來看,巴祖卡非常適合中國戰場。為什麼這麼說?巴祖卡在歐洲難以對付德軍的中型和重型坦克。在中國,它絕對可以對付日軍最強大的97式中型坦克。

日軍的97式坦克按照美國的標準,也是輕型坦克,裝甲薄弱,擋不住巴祖卡破甲彈的打擊。

只是,美國人就是不給你,你能怎麼樣呢?

直到豫中會戰打響,美軍見坦克第3師團在豫中橫衝直撞,無人能擋,才緊急將巴祖卡運到豫中。

中央陸軍學校第7分校(地址在西安王曲鎮)的學員張永春回憶:我是19期步兵科學員。5月下旬一個上午,教官突然通知我們去軍訓處集合。我匆匆趕到,發現已經有20多位同學聚集在那裡。1位上校參謀接待了我們,嚴肅的對我們說:你們都是從各隊選出來的優秀學員。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是為了一次秘密的軍事訓練。從現在起,任何人不許請假、不許外出、不許會客、不準寫信或者打電話、不準向任何人談及這次訓練,要永遠保密。下午2點,這個上校陪同1名美國教官趕來。美國教官說:今天我教大家操作,美利堅合眾國最新研製的先進武器。因為武器在中國的數量有限,價格昂貴,只能模擬訓練,不能實彈射擊。至於它的威力如何,相信你們很快會在戰場上看到。隨後,他打開隨身攜帶的一隻綠色鐵皮箱子,取出一個鋼筒,介紹:這就是專門用來打坦克的火箭筒。它的口徑60毫米,發射破甲彈,有效射程200米,每個火箭筒需要兩人配合操作。它同反坦克炮相比,具有重量輕、體積小、使用方便、威力大且無後座力等等優點。隨後,美國教官帶領我們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每個人都訓練了成百上千次,非常辛苦。當時天氣並不熱,但人人都汗流浹背。美國教官對我們嚴謹和吃苦耐勞精神,相當滿意。

張永春又回憶:我們不知道的是,在我們訓練期間,豫中前線戰火激烈。日軍600多輛坦克裝甲車橫衝直撞,我軍極端缺乏反坦克武器,1個軍才幾門反坦克炮,根本抵擋不了。6月7日,日軍坦克前鋒已經殺到弘農河一線,戰況危急,上級命令我們隨時準備出發。6月10日,我們接到了緊急出發的命令。上校參謀從我們裡面選了22人,攜帶11個火箭筒出發。他帶著我們乘坐一輛卡車,全速向前線趕去。我們第一次參加戰鬥,非常緊張,但也為能夠第一次在中國用這種先進武器殺敵興奮不已。在距離前線,也就是虢略鎮不到10華里處,我們奉命下車。凌晨4點,我們選擇了公路邊上的一處高地,準備伏擊日軍坦克部隊。11個火箭筒互相距離10米,戰壕距離公路大約150米,在火箭筒的有效射程內。我擔任彈藥手,同射手兩人非常激動,發誓一定捨身抗敵,不辱使命。不到半個小時,公路方向就傳來了隆隆的馬達聲,這是日軍的坦克部隊靠近了。當時天還沒有全亮,日軍坦克開著燈。

從陣地看出去,日軍坦克排了個一字長蛇陣,迅速從遠而近。上校命令我們沉住氣,等到坦克進入射程再開火。於是,當最前面的日軍坦克進入我們陣地正前方時,上校一聲令下,11個火箭筒一起開火。我們訓練嚴格,11發火箭彈全部擊中敵人坦克。為了節省火箭彈,我們訓練都不是實彈,此時是我第一次實彈射擊。我才看到彈頭與坦克鋼甲接觸的一瞬間,炸藥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高速金屬射流發出刺眼的白光,迅速穿透鋼甲,坦克當即爆炸起火。當然,我們也發現火箭筒發射時會向後噴火,在夜晚非常明顯,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反擊。但大家都是熱血軍人,早已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多打幾輛敵人坦克。所有11個火箭筒的射手和彈藥手,都像訓練一樣不慌不忙的配合,穩定發射。日軍突然遭受打擊,又不知道被什麼武器擊中,頓時亂了手腳。起初,日軍坦克還不顧一切向前衝擊,不斷開炮開槍盲目射擊,被我們乘機又擊毀了十幾輛。後面的日軍坦克見情況不對,轉頭高速逃走,丟下了20多輛坦克裝甲車的殘骸。這些坦克橫七豎八橫在公路上,大半起火,火光沖天。


薩沙


德國人的鐵拳,RPzB,美國人的巴祖卡都不錯。

但是這其中,我覺得最好的無疑是巴祖卡。

鐵拳的穿甲深度確實是不錯的,但是彈道實在是不好,有效射程短,精度也不怎麼樣,而且瞄具實在是太簡陋了。這並不是說它不是一款優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但是本身值得改進的地方還是挺多的。

RPZB射程倒是還不錯,精度也挺好,但是筒子自身還是太重了,攜帶性差。

相比之下,巴祖卡則是算得上是集大成者。

管射火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1847年英國就有了第一種管射的霍爾火箭,美國在1918年也搞過管射火箭了。破甲戰鬥部也不是什麼高科技,二戰開始時德國人就在用破甲槍榴彈了。第一款單兵筒子也不是美國的,蘇聯人在1931年就搞過65mm輕型無坐力炮。

但是說起反坦克火箭筒,就不得不說第一個把這些技術組合在一起的巴祖卡。

二戰伊始,德國的閃電戰證明了坦克在戰場上的新地位,而當時美國步兵反坦克武器可以說是基本沒有,1939年的時候美國步兵連37mm反坦克炮都沒有,能反輕裝甲目標的只有.50機槍。

在這種壓力下反坦克武器自然是多路上馬,不過巴祖卡並不是什麼大力支持的項目。

巴祖卡是一個很典型的美國發明。當時在美國搞單兵反坦克筒子的就只有幾個人。

他們從垃圾堆裡翻出一根5英尺5英寸長的鐵管,裝上了一個不知道哪來的步槍槍托,以及湯姆遜衝鋒槍的握把和扳機。

在M10破甲槍榴彈上裝了一個火箭發動機。

製作者尤爾親自上陣,就直接把炮彈打進河裡,然後去阿伯丁陸軍試驗場打了2輛坦克,

瞄準裝置還是用晾衣架臨時做的。不過效果很好,列裝後就是M1反坦克火箭筒。

M1改進之後的M1A1反坦克火箭筒的射程接近300米(而大規模量產型號的鐵拳只有60米),相比其德國的反坦克筒子要好不少,無愧的是二戰最好的反坦克武器。


貞觀防務


二戰中最強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應該是德國的坦克殺手火箭筒了,而題目中所列的幾種反坦克武器屬於不同類型,直接進行對比是很不恰當的。

燃燒瓶屬於最簡單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一般是用來攻擊坦克發動機通過燒壞發動機,或者就是燒燬坦克內部的各種儀器設備,以及殺傷人員等方式破壞坦克的戰鬥力。但是投擲距離太短,而且對投擲位置也很有要求,綜合效果不太好。反坦克手榴彈也是如此,實際效果不是很好。

反坦克槍則是二戰早期的步兵主力反坦克武器,具有射程遠、相對反坦克炮而言便於攜帶,而且攻擊精度高等優點,但是隨著戰爭中後期坦克裝甲加厚,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基本被拋棄使用。

鐵拳屬於單兵反坦克武器,完全可以做到一人一支,而且不像反坦克火箭那樣佔編制,但殺傷效果同樣很強,一發就能摧毀一輛中型坦克,是戰爭後期盟軍裝甲兵的噩夢,來自鐵拳的攻擊防不勝防。但是也有攻擊距離短等缺陷(鐵拳不是火箭,而更類似於拋射器,精度不好控制)

美軍的巴祖卡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反坦克武器,是美軍當時步兵部隊少有的對付坦克的武器,性能可以說是這幾種武器中最好的,射程遠而且威力大,同樣便於步兵攜帶。後來德軍就參考巴祖卡搞出了坦克殺手火箭筒。


戰壕


二戰直接、間接地催生了世界科技的發展。在各國步兵裝備中,反坦克武器在二戰中使用得最為廣泛。這一時期在的步兵,在反坦克炮容易被摧毀的情況下,往往只能使用反坦克步槍作為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在反坦克步槍方面,最負盛名的就是來源自前蘇聯的PTRS-41與PTRD-41反坦克步槍。

PTRS-41與PTRD-41反坦克步槍,雖然名字就差了一個字母,都用了14.5×114MM穿甲彈。但是這倆一個是半自動,另一個是栓動。PTRD-41採用了5發彈匣供彈,PTRS-41採用單發栓動供彈。14.5×114MM穿甲彈的100米處最大穿深達到40MM!如此厚顏無恥的穿深,即便是二戰後期的虎1坦克,也菊花難保。而且,14.5毫米子彈單兵可以攜帶超過30發(一發兩百克),理論上已經足以癱瘓掉一個坦克連。半自動的PTRD-41,其縮小了槍機之後衍生出來的產品就是SKS半自動步槍。

毫無疑問美國最為致命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是巴祖卡火箭筒。巴祖卡火箭筒口徑60MM,重量卻達到足足5.9千克,彈藥只能在後部裝填,因此裝備巴祖卡的反坦克小組往往擁有2名成員在內。巴祖卡發射破甲彈時垂直穿深曾在測試中打出了127MM的最佳成績,這個成績已經能擊穿“虎”式坦克的車體正面裝甲。不過一發破甲彈就重達1.59千克,巴祖卡M1型火箭筒重達5.9千克。因此一個步兵班只能擁有5發左右的60毫米火箭彈。

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無疑是“鐵拳”系列火箭筒。從鐵拳30一直髮展到鐵拳150,光是鐵拳30,生產數量一度達到20000具一個月,最後數量為1542212具。在30米以內,最大垂直破甲深度達到140MM,這對於二戰坦克來說,都是最為致命的單兵武器。鐵拳100的射程達到100米,但代價是總重6.8公斤。毫無疑問,鐵拳60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款鐵拳,射程60米,破甲深度達到200MM,增重了的鐵拳100最大破甲深度是220MM,不過這毫無疑問,一發鐵拳100往往比鐵拳60重上好多。所以,在二戰中單兵反坦克武器方面,最終獲勝者還是德國。


浩漢防務論壇


  最具威力這種很難說,但對中國抗戰來說,顯然巴祖卡更有幫助一些。試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哪種步兵武器帶來了對戰爭帶來了新變化?有人會說是“芝加哥打字機”的湯普森衝鋒槍,也有人說是“戰場掃把”的M1897型霞彈槍,還有有人說是“傳家寶”的M2型12.7mm重機槍,而筆者認為,真正帶來革命性的新變化是——M1型“巴祖卡”60mm火箭筒。

  在上個世紀30年代,來自瑞士的移民亨利·莫豪普特為美國陸軍部設計了一種使用錐形裝藥(HEAT)的反坦克手榴彈,這種手榴彈稱之為M10,但由於手榴彈過重,一般的步兵難以投擲,於是修改了投擲方案,在手榴彈的後部安裝了一個小型火箭發動機(新彈藥稱之為M6型),使用管型發射器發射。

  

  (巴祖卡使用的M6型火箭彈,上數第二個)

  1940年,M1的原型在華盛頓特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完成了。這款M1擁有一根金屬發射管,一個木質槍托,一個手柄和瞄具。發射60毫米的火箭彈,彈頭內含有1.6磅的高能炸藥,雖然火箭筒有一些可靠性和命中的問題,但是美軍的軍械官在看過其對坦克炮塔的穿透能力後對他十分滿意。試驗證明M6火箭彈能夠穿透112毫米的鋼板。於是,美軍取消了所有的反坦克槍的項目並且在1942年批准了M6火箭彈和M1火箭筒的製造項目。1942年6月,M1型火箭筒正式裝備部隊,於11月在突尼斯參戰,首戰便擊毀了十餘輛德軍坦克,標誌著步兵不再是坦克面前待宰的羔羊。此後巴祖卡大量裝備美軍及同盟軍部隊,有M1A1,M9(傘兵型號)等改型,總產達42萬支,是二戰產量最大的反坦克火箭筒。

  

  (M1型反坦克火箭筒)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軍為了緩解作戰壓力,開始對中國進行實質性的軍援,根據租借法案,中國也得到了數千支巴祖卡火箭筒,到1944年,從駝峰航線空運了千餘支,支援內地的中國軍隊作戰。

  1944年,日軍為了打通交通線,發動了一號作戰。作為進攻的主力部隊之一的戰車第3師團,參加了豫中會戰,該師在進攻初期連番得手,氣焰非常囂張,但沒想到的是,在6月11日,卻遭到了國軍巴祖卡部隊的兇狠反擊。10日晚,戰車第三師團突破了國軍在虢略附近的防線,戰車部隊沿著公路蜂擁向西而來。而此時國軍組織了11支巴祖卡火箭筒組成的小分隊在11日清晨進入陣地,距離公路大約150米,處在火箭筒的有效射程內。半小時後,遠處傳來日本坦克的馬達聲,獵物終於來了。

  

  (被擊毀的日軍坦克)

  此時日軍已被幾個月以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絲毫沒有覺得中國軍隊會有像樣的抵抗,當最前面的日軍戰車前進到火箭筒正前方時,帶隊的上校一聲令下,11部火箭筒同時發射,全部命中目標,坦克當即爆炸起火。日軍遭遇到這般打擊,頓時亂了陣腳,紛紛開炮還擊,但無濟於事,在被火箭筒擊毀十幾輛戰車後,日軍才明白遭遇了強勁的對手,於是停止了還擊,匆忙掉頭回撤,狼狽的逃竄,此戰日軍損失了約20輛戰車,坦克橫七豎八的趴在公路上,據當事人說:“火光映紅了黎明前的夜空”。請支持本團隊製作的《戰爭特典》《鐵血文庫》系列實體圖文書!獨立專業 有種有料!


戰爭史


二戰中最早的火箭筒是美國的巴祖卡火箭筒,但它的前期型號威力實在是太小,而後期雖然威力上來了卻又過於笨重,因此只能當做應急武器使用。為了對付俄國人的坦克海,德國人發明了一種製作很容易且操作非常簡單的鐵拳,這一武器大規模的裝備了部隊甚至平民,還有後期推出的rp54反坦克火箭,可以擊毀當時任意一輛坦克的裝甲。所以排名的話rp54排第一,鐵拳第二。


北葵向暖142592816


論戰力當屬德國,雖然德國是二戰的發起國,但德國當時軍隊確實很牛逼,軍事裝備也很先進,但是要論單兵反坦克武器威力,我真說不好,但是任何武器都離不開人的使用,還是得看單兵的訓練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