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生來說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安比屾


大學畢業剛一年,來分享下自己的經驗。

說到學習能力,首先要做一個分類:第一,是知識的學習能力。第二,是動手能力的學習。


知識學習最主要的體現是學習成績。

大學的課程和高中比,最大的區別就是講課進度快。而老師只負責快速灌輸,能領悟多少要看自己的努力和天分。所以就需要我們做好預習。

一般來說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和每天兩個小時自習做好功課的預習和複習,就可以輕鬆麻煩不錯的成績,這也是大學裡比較容易就能獲得的成就。

但是大學的成績不只有課程的成績。還有很多試卷之外的成績。




這裡舉個例子,我大學班裡的一位女生,沒什麼背景,平時學習成績一般,平均分80多點的樣子,在畢業的時候,同宿舍的學霸因為保研難發愁的時候,她卻輕輕鬆鬆拿到保研名額。原因就是她在重要期刊上發表過兩篇論文。

這就是動手能力的其中一種。也是大學學習很區別於高中學習的一個方面。

在高中,幾乎全部都是知識學習,目的就是知道某些東西。而在大學,不但要學進來,還要學著表達出去。

寫論文、參加競賽、參與活動這都是動手能力的考試。而動手能力的學習,才是大學高材生的追求。

包括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我們說的學習能力,學進來不重要,重要的也是學著用出去。

那如何學習動手能力呢,那就是多參加,多嘗試,抱大腿。多參加多嘗試就是多多參加各種活動,不要怕失敗。抱大腿就是多與老師聯繫,多聽聽老師的建議。

在大學裡,老師也更喜歡像他請教實際問題和論文內容而不是課本知識。


同時,動手能力也是知識學習的推動。在實踐中遇到困難,然後通過了解獲得的知識總是比較深刻。

對於大學生來說,試卷不再是唯一的成績體現,只要是學到的內容,都是有用的內容。


離海之歌


1. 思想上要重視

基本上大多數人學習巔峰就是高考了,因為那個時候大家思想上都很重視,3天一小考2天一大考,大學生一進大學校園容易鬆懈。因為思想上不重視了,大學沒人管,課餘生活多姿多彩,沒有大量作業和考試,很容易放鬆自己。學習的第一步是端正態度,平時好好上課,不要總想著臨時抱佛腳。

2.把手機放到一邊。

基本上是本世紀最大的難題了。手機成癮症讓人沒法好好學習,刷刷屏、玩玩遊戲、聊聊天,大好光陰就過去了。你需要一個鎖屏應用,推薦UBhind和Forest。也有人用番茄鍾,都可以,最好的辦法是去圖書館的日子放在宿舍別帶出來。

3.定一個好的學習目標。

績點/考級/出國/往某行業發展,明確自己要做什麼,有空就卯足了勁往一處使,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目標定高點沒關係,免得閒了不知道往哪去。

4. 定一個學習的時間段。

開始不要太艱難,慢慢養成習慣,爭取和上課一樣準時,貪多嚼不爛。

5.開始學習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完全沒到拼天賦的時候,大多數時候能完成計劃就不錯了。方法再多也沒有,你看完點頭扭頭可能就忘了,行動才是關鍵。

6.賞罰分明。

可以和另一項對自己有利的計劃掛鉤,如:減肥、省錢。

如:完成了才可以買零食/完不成就禁止剁手。這樣風險對沖,學不了習還可以省錢,不虧。


姑婆那些事兒


大學雖然比高中輕鬆,但是如果真想學點東西為了深造,或者拿獎學金而不是隻為了不掛科,得認真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因為大學課本厚,老師一堂課要講十幾頁甚至幾十頁,還有挑選內容講,所以要快速瀏覽,不要一字一字地看,效率低。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可能在大學行不通的。新聞上不時常報道某高考學霸退學後重新參加高考麼?因為沒有改變學習方法。

1、預習 大學一天可能只有兩種課,上午上完下午沒課了,可以利用下課回宿舍或圖書館預習明天的課程。不然第二天老師講的飛快,你甚至找不到他講到哪裡了。

2、提問 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會解決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不懂就要問,甚至敢於在無疑處生疑,提出自己的設想。有了問題,就會進一步去探索,從而可能提煉出新觀點。

3、閱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看一遍也行,比上一遍更瞭解其義,同時養成思考的習慣。

4、背誦 有的通過背誦一直爛熟於心,脫口而出。

5、複習 有的知識點需要反覆複習。而提高能力的就是每次複習,要有所開拓,有所收穫。

要科學地管理時間,合理分配學習,娛樂。建議不要在宿舍看書,很受影響,去教室或者圖書館,在大家都在看書的環境下才有學習氛圍。以上學習方法定期檢討,反省。


冬雪煮茶


一.大學生學習能力較高中時期低下的原因


大學是繼高考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在我國,高中是一個痛苦而又重要的事情,因為這一時期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走向,甚至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一個高中生可能承擔著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期盼。在中國的傳統認知裡,“學而優則仕”的思想牢牢地紮根在中國人的傳統意識裡。所以一個家庭會投入全部的精力和財力來培養一個學生。父母的期望,老師的嚴苛要求等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然而經過了高考之後,學生往往會陷入極度放鬆的狀態,這一狀態會延續到大學的學習中。高中的時候老是常常會說這樣一句“到了大學你們就解放了”等等,這種錯誤思想會使得學生潛意識中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上了大學就不需要再像高中那樣埋頭苦學。這種錯誤的意識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1.轉變意識,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要轉變高中時期的那種錯誤意識,要知道大學是高中之後更精細更深入的學習階段,而不是看上大學就一勞永逸了。在大學仍要努力學習,將自己的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固化,並進行實踐應用。

另外,必須要端正學習態度,向優秀的學長學姐學習,並努力找回高中時期的那種學習的狀態和積極性。

2.要有學習規劃和明確的學習目標。

一個明確的目標就像航行中的羅盤,起這指引方向的作用。只有目標明確才不會在學習中迷茫。而好的學習規劃,就像通向目的地的路,只有路線清楚,才能更加順暢快捷地到達目的地。學習規劃就會告訴你在什麼時間做什麼樣的事兒,只要有條不紊的按照學習規劃走,就會有顯著的成果。

3.要學會在學習上投資

在大學生女中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許多學生終日將自己的時間耗費在打遊戲,上網上面,甚至不惜花費許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同時也會在日常的生活中花費大量的金錢在吃穿用行上面,而在學習上面的花費卻極其少。

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我們要學會理智的投資,而不是一味的消費,理智的投資就包括在學習上面的投資,為自己投資,為未來投資。作為大學生,我們首當其衝的就是為自己投資,再教育上投資。因此我們必須捨得為自己購買一些學習資源,比如書籍,比如視頻資源,比如輔導班,我們在大學所付出的將會在以後獲得巨大的回報。

3.學會很好的利用學習資源和工具

我們必須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其實擁有許多的資源。我們擁有學校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可以免費使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人力資源,我們擁有父母的支持,我們擁有大把的時間,還有手機和互聯網都是很好的資源,而這些東西在以後都可能會沒有,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些資源努力學習。

另外,我想強調的是手機。許多人將網絡和手機稱為“電子鴉片”,因為無論老人還是小孩,男人或者女人都離不開手機,終日沉溺於手機,但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共享更加便捷,所以我認為拋開手機的不利影響,它不失為一個好的學習工具,但利用好這個學習工具則需要技巧和自制力。

比如微信中的公眾號,微博,頭條,網易公開課,等等都有許多學習資源,還有金山詞霸,扇貝等都是很好的學習軟件,還有大學生自學網等網站都有許多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