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父母在你小的時候就比較偏心,長大後你會怎麼辦?

放肆微笑不明的悲傷


我從小就出生在一個父母非常偏心的家庭,好吃的漂亮的衣服從來輪不到我,受到打罵後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委屈的哭,也沒人會來安慰我!

心裡若說不恨媽媽是虛偽的,真的好恨我媽,甚至還在心裡詛咒我媽:重男輕女的傢伙,看你以後能不能享這兩個兒子的福!


自從我二姐出嫁後發生的一些事就不恨我媽了。二姐出嫁後,大姐經常回來對著我媽哭哭啼啼說:二姐出嫁我媽陪嫁的多,她出嫁陪嫁的少些。我媽聽了就很生氣,就要我拿筆紙坐在那兒算,算出來和二姐陪嫁的錢差不多,都是2000多點,大姐那年一臺電視就七百多,二姐出嫁那年電視才三百多,多的四百就買了臺洗衣機,而且兩人出嫁相差六年。


每次算了大姐還是不甘心,再哭啼著回她家。大姐走後,我媽就哭了,她是第一個孩子,從小她嬌縱壞了,結婚後還經常偷偷的給錢她用,還不知好歹!看著我媽哭的那麼傷心,我才感覺到媽真的不容易,那麼困難的時期,五個孩子,自己捨不得吃穿,為了女兒在婆家好過點,儘自己所能儘量多陪嫁,(那時候彩禮一千)還被女兒說偏心,心都涼透了!看著無比傷心的媽媽,我對媽媽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好好的孝順爸媽!

如今,我做到了!結婚這麼多年,只有我是最孝順的。


我珍惜353


人這輩子,那樣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和出身。但是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境遇。父母偏心,無非就這樣幾個原因:一,孩子多,你不是最討喜歡的;二,你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災難;三,你不聽話。

虎毒還不食子,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是人呢。很多孩子小時候確實有過父母偏心的情況,於是就心存記恨,這樣長大的孩子,很多人心理都不健康,人性是扭曲的。

別說普通家庭,就算是生在帝王將相之家,這種偏愛尤其明顯。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曹公一生英武,才智絕非常人可比。但是在面對子嗣的問題上,也是偏心的。

其子曹植,性格放蕩不羈,文采斐然,好詩好飲,曹公欣賞其文才,喜之。曹彰英勇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有勇無謀。曹丕孱弱多病,文武皆弱於其弟。曹昂不幸早早戰死。唯獨其幼子曹衝,聰慧異常,尤得曹操喜愛。曹操最偏愛的就是他。

若是生在普通百姓之家,曹衝應該是有一番作為的。可惜,因為奪嫡之爭,尚未成年,就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曹操的偏愛,成了殺他的一把快刀。

無論古今,父母的做法可能有失偏頗。但是為人子女者,還是要盡到子女的義務,盡心盡孝。畢竟是父母給了你生命。就算你經歷了苦難,遭受了委屈,帶來了心靈創傷,這些都不能成為你違背孝道的理由。



王裕韓


如果不是獨生子女,那父母就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愛都給一個人。在愛的分配上,從來沒有均等之說。

我出生在農村,一個重男輕女特別嚴重的家庭,從爺爺那一輩開始,就覺得男孩什麼都好,而女孩終究是別人家的,所以怎樣都無所謂。在我印象中,從我出生開始,大家都不喜歡我,爺爺爸爸不喜歡我,因為我是個女孩,媽媽也不太喜歡我,因為我沒有為她贏得在父親這邊的尊重,愛護。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我小的時候爸爸沒有抱過我一次,上幼兒園的年紀,大人出去幹活,就要學著自己做飯,如果沒做,那等待的永遠是打罵。小學就要跟著大人去山裡挑柴,初中一個星期伙食費只有10塊,所以我現在自卑,嚴重營養不良,胃病伴隨著,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別人的愛,如果有人稍微對我好了,就覺得自己要好好回報別人。

後來有了弟弟,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我不僅要幹活,還要帶弟弟,要把所有好的都給弟弟,如果哪天惹弟弟哭了,那就是天大的錯。從小我都沒有得到的東西,到弟弟這卻輕而易舉。我除了心裡憋屈,還能怎樣,根本就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我只能好好讀書,將來逃離這個沒有溫度的家。

06年,我考上了大學,填報志願的時候,想都沒想,所有志願都選擇了東北,一個離家最遠的地方。臨走時,帶著1000塊錢,一個學期的伙食費,踏上了北上的火車,一個人,40多小時的火車,沒有人送,沒有人接,想著如果自己丟了,或許也沒人會在意吧!此時,心裡委屈,恨,但也有一點高興,以後終於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了。什麼父愛母愛,我感覺不到。

弟弟唸完高中就沒有在繼續了,一直都是有工作就做幾個月,沒工作就閒著。在我剛畢業找到工作時,久違的家裡來電話了,第一句話就是給你弟弟找個工作,那語氣不容許我拒絕。但是這次我終於爆發了:憑什麼,從小你們把我當自己的孩子嘛,給過我一點的溫度麼,我無助,需要幫助的時候沒人在我身邊,現在我有價值了,就來找我了,如果不能給我愛,當初為什麼要生下我。我現在的膽小,自卑,悲觀,誰來負責,我想變好,但我逃不出原生家庭的影響。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掛了電話。



擦乾眼淚,生活還要繼續。

後來,我幫弟弟找了個工作,家裡的關係也得到了緩解,或許是因為我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或許是因為社會進步了,重男輕女沒那麼嚴重了,也或許是因為父母老了。每次回家,看到父母越來越多的白頭髮,越來越粗糙變形的手,心裡的恨就少一點。家裡從小也不富裕,父母都是農民,偏愛弟弟或許是當時環境所致。我如果繼續鬧下去,繼續恨下去,我能得到什麼,也許有一天我會後悔。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儘量給父母打電話,家裡缺什麼,也儘量給他們補上,而弟弟在忙著戀愛,根本就沒有時間管這些。

生孩子,養孩子,並不容易,如果父母沒有做的特別過分,或者沒有一直對自己不好,那作為兒女的我們可以嘗試著去解決我們間存在的問題,畢竟父母只有一個,我們有一天也會做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這樣對自己,心裡應該也不好過。

如果父母對自己做了一生都不可原諒的事情,父母以後怎樣都不關自己的事,也不會後悔,那就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不聯繫或許大家心裡都好受點!


大喇叭話生活


我跟你的經歷是一樣的。也可以說更糟糕一些。老俗話了“疼大的,嬌小的,中間的活惱死。”中間的孩子就是夾心餅乾的餡子,指著你提味,還要把你隱藏。光鮮亮麗的是有美麗圖案的兩面餅乾。當你能看開這一點的時候,也許心情就沒有那麼糟糕了。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從小在夾縫中生長,過早領略了人情冷暖。這也許不是壞事。這讓我們的內心更加堅強,更能適應社會。

現在,我們已經長大。可以完全不看父母的臉色好好生活。對於父母的過往,我們經歷了,接受了,就沒有必要一次次自己揭開傷疤讓自己來疼。對於父母,我們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照顧他們就好。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我們現在照顧父母,一來是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並不知道我們小時候經歷了什麼。二來,這是我們的義務,父母養我們小,我們必須養他們老。雖然,童年不是風和日麗。而是暴雨傾盆,甚至有時候還夾雜著冰雹。

個人觀點,如有言辭不當,請見諒!



萌大兔和萌小兔的幸福


《將心掏給你的愛》

小時候,父母可能有些微的偏向,但有些事也要理解,比如:年長的需要體面,衣服之類相對要比年幼的要好一些,作為手足兄妹也要體諒父母的苦心。尤其是家庭拮据的,更要聽從父母的安排,只要有條件,父母是不捨得虧待每一個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個孩子的人生亮點都是父母的驕傲,他們無不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當孩子們考上學,父母雖然竭盡所能供應一個個走上求學的征程,父母無不左叮嚀右囑咐,記得我在外地上學時,一次我說我每次到學校都有一個適應期,母親擔心得落淚,我就後悔了,責怪自己嘴不把門,惹得母親的擔心跟著我千把裡地。

當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為我不理想的生活擔心,我樂哈哈地告訴他們大丈夫何患無妻。

當我的文章在報刊雜誌上發表,父母給我一一收集好,按照順序保存在他們的櫃子裡,我給他們買來吃的衣服之類,他們又責怪我多花錢,說年紀大了值什麼好?心疼我們為他們花錢了。

其實作為子女孝順父母再上心也不及父母生養子女的心血的萬一。

父母是子女最無私的愛,不要糾結於父母對子女的厚薄。當父母成為記憶,人生將裸露在生活的風霜雨雪裡,再也不會有將心掏給子女的愛了。


中原水之岸



1fafa88


父母的偏心是出於人自私的本質,這種現象一旦發生,對於父母來說,對他看不起的孩子來說,終身難以改變,同時也是對被忽視的孩子極大的不公平。

由於父母的偏心和偏見,會給他們歧視的自己的孩子,造成終身的心理陰影。造成的心理疾病,也是一生難以治癒和釋懷,而偏心父母,也終生難以改變對自己不看好孩子的認知。

既使父母和孩子,在生命分別的時候,都想原諒對方。但是,一切都太晚了。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錯誤是不能犯的,犯了受損方既使想原諒對方,但是給受損方造成的心理影響也是終生難以癒合的。

比如說:有些人成年結婚後,不過生日,不喜歡過春節和一系列節日,弄得配偶很詫異。最後瞭解內情後,配偶很難理解這是真的。對方告訴自己的配偶說:自己很喜歡過節和生日。鞭炮和蛋糕是至愛。但從小學一直到十八歲工作以前,每年都為這過節和過生日而揍打,心理傷害終生難以癒合。既使成年後經濟條件優渥,也願意大張旗鼓,喜氣洋洋的過生日或節曰。但是不能說是過生日或者節日的事情,和家人一起像度週末一樣的過節日和生日,才能精神愉快,不受懷舊時兒時的刺激。

做兒女的,尤其是生活和工作都有一些成績的子女,誰不想孝敬父母,以酬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人就是這樣複雜,愛和痛難以和諧。餘下的只有各自終身的遺憾。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不完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難以平復。


京豐3


家裡有多個孩子的,父母偏心那是很正常的,所以不用大驚小怪,往往父母會偏袒家裡最小的孩子,因為他們小,需要被照顧,有的父母也會偏袒女孩子,因為她們比較脆弱,需要更多的愛。所以如果做為家裡的男孩子,而且自己是最大的那個,完全不用計較這些問題,應該做的是讓自己更有擔當和責任,同時也應該像父母那樣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因此對於這樣的偏袒你要問我長大後怎麼辦,我希望這樣的偏袒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