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前三個月有多苦?

我知道為什麼


十二年士官為您解答!

說說自己新訓三個月的親身經歷吧!這都是9年前的事了。(注:我是直招士官,所以當兵9年,大學3年,一共12年)

大學三年生活,經常的同學聚會,鍛鍊了酒量,增加了煙癮,壞了自己的身體。幸好年輕,在確定被應徵後,我在學校還堅持3公里跑步一個月。

2009年8月10日,綠皮車、硬座,部隊的接兵幹部把我從武漢拉到了柳州,開始了三個月的新訓生活。

剛到柳州基地的第一天,就被班長帶著去理髮店推了個8毫米板寸頭。路上班長特意吩咐“以後遇到帶拐的就要喊班長,要敬禮。遇到帶星星的就要喊首長,更要敬禮”,我那時都還分不清什麼肩章代表什麼級別,反正遇到不是板寸的就先敬禮。哈哈

因為要等別的省份的兵員到齊,所以前三天疊被子。每天上午把被子攤在涼蓆上,用小板凳按著搓,把裡面的棉花壓實、搓平。下午就用尺子量“印子”,然後疊形狀。就這樣週而復始,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時間,被子有了“豆腐塊”的形狀。因為我們新訓是夏天,所以不用蓋被子,不用像冬天訓練的戰友要早起疊被子。

8月16日,所有的兵員到齊了。新訓大隊長和教導員給我們開了個動員大會,新訓正式開始。當天下午就做了個5公里體能測試,我的天啊,我一直以為只用跑3公里啊。名正言順的,我沒及格,而且還跑吐了,戰友都是體育專業生嗎?

這裡要說說部隊一日生活制度-起床,早操,整理內務和洗漱,開飯,操課,午休(或午睡),課外活動,點名,熄燈。

三個月,我們早上訓練三大步伐、擒敵拳、警棍盾牌操(我是武警部隊),下午正熱時去學習室上政治課學習三大條例,不熱了就去搞體能。反正一天很充實,訓練節奏很緊。

說兩個記憶深刻的事。一個是打掃衛生。每個排每個班都劃分了自己的“專屬”衛生區,每天早操後,一部分人回班裡面打掃內務衛生,一部分人打掃外面環境衛生。因為基地裡種的那種樹總是掉果子,所以衛生區全是那種摔下來砸稀爛的東西,掃起來很費勁,哪個班輪到那個衛生區就總會拖延全連集合開飯。我們班有次因為這個事而被班長懲罰-全班鴨子步,那天真是把我的老腿快走斷了,站著都感覺自己小腿肌肉在抖。

另外一件事就是每週的條令條例考試,那真是把比高考勤奮一萬倍的能力拿出來了,晚上睡覺熄燈後,趁著站夜崗的時間背,一邊背一邊默寫。當時老在想,要是高中有現在這種精神,說不定就考一本了。考試過了,週六下午和週日一整天,都是可以自有活動的,可以打球看電視玩psp,很幸福的。考不過的就慘了,週六下午要先跑個5.公里作為懲罰,然後週日上午讓你複習一下,下午再考,一般都會考過的,因為試卷是一樣的。

總的來說,新訓三個月是軍旅生涯中最開心的時光,因為大家都是小夥伴,只用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你去想其他的,有苦大家一起吃,有樂大家一起笑,很簡單,很平淡。


直招老士官


部隊是一個大熔爐,也是一個大學校,也是年輕人嚮往的地方,你可以在那裡得到鍛鍊 ,鍛鍊你的意志 ,能學到,很多社會經驗 ,最主要的是能磨練自己的成長。


新兵三個月,苦不苦,累不累?只有當兵的人,才有深刻的體會到。新兵一般都是十七八九歲,來到了部隊,來到部隊以後,首先新兵訓練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新兵要按照訓練大綱,訓練成一個合格的軍人。


三個月,新兵是很苦的,首先新兵來到新兵連,早晨做早操,然後整理內務,吃早飯,吃完早飯,全連集合,各個班,走單兵隊列,班隊列,排隊列,晚上吃完飯以後,各個班,每天晚上,必須得開班委會,每個人必須的發言,一天的學習成績如何?要向班長彙報,九點準時睡覺。

新兵白天和晚上,每個人輪著去站崗,站崗是連隊大院崗,站崗兩小時,有的野戰部隊,有彈藥庫,必須得派人去站崗,保護彈藥庫,預防壞人破壞,新兵在睡夢中,經常的連隊搞緊急集合,新兵要穿好衣服,用繩子捆好被子,拿起槍,上外邊緊急集合,跑上一個小時兩小時,然後回到寢室繼續睡覺。



總之當兵在這三個月中,要學會各種各樣的軍事訓練,實彈投彈,實彈射擊,成績都要達到優秀。有的部隊在三九天,在坑道里睡覺吃飯,進行鍛鍊新兵的意志。


現在的新兵伙食比較好,以前的老兵,在新兵連,吃的是二米飯,高粱米和大米,凍白菜,凍土豆,是新兵連的家常飯,有的新兵受不了,經常想家,所以新兵連三個月是很苦的,只要熬過三個月,各項成績達到了優秀,能分配一個好連隊,就是新兵的福氣。

各個兵種不同,新兵三個月,也有不吃苦的,比如文藝兵,和一些特殊的兵種,簡單的訓練一下就可以了。


聖伯


作為一個退伍兵,可以很明確的說,新兵連比起以後的日子來說,並不算多辛苦,也不算累,有人說訓練標準高…其實也不高的。

比如一般新兵連不會跑5公里的,新兵考核也只是跑3000米,及格(體能只有及格和不及格,沒有優秀,良,及格和不及格的劃分)只需要13分40秒,而老連隊及格就到了12分鐘內了,單槓一練習(也就是引體向上)5個及格,老連隊就是12個及格。

其實真的覺得苦的原因,就在於不適應新環境而已,現在很多年輕人就是從學校畢業,就去當兵了,在家本身不怎麼鍛鍊,所以在部隊裡體能訓練會非常惱火,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全身痠痛。

當年我們新兵排長說,你們剛來體能一點一點加,然後第一天跑1600,第二天就跑3000,然後天天都3000米了,尼瑪,這叫一點點加?現在的人,走個500米都少,一來就跑1600米,當然會很惱火…

再來說隊列訓練,其實新兵連主要任務就是把一個普通青年變成一個合格的軍人,這個軍人嘛,自然就包括各種養成,什麼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都是很簡單的要求。

無論是體能也好,隊列訓練以及其他訓練,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同,訓練有快有慢,這很正常,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堅持下去,有句話地方上也常說,那就是態度很重要,只要堅持下去,總有一天都會訓練好,體能好的,如果天天跑個三公里,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了…習慣成自然了。

真的,新兵連天天三公里,到老連隊以後一下子就變成了2400米(我們部隊一圈就是800),瞬間淚流滿面呀,同志們,你們是不曉得那跑的才叫一個輕鬆,爽呀…

有個詞叫同年兵…沒有當過兵的人是理解不了的,估計韓國人會比較感同身受的,總之新兵連都是自己的同年兵,所以人際關係的壓力其實是很小的,但是老連隊就不一樣了…每個班就兩三個同年兵,其他全是士官老兵…你能說話的人,能發牢騷的也就同年兵,部隊官大一級壓死人,所以其實新兵連才真的是最輕鬆的時候呢。

除非你分到了好單位…比如後勤。


木榮雨北


做為一個當過兵的人,在這分享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當的是消防兵,當然,到今天消防退出現役了,我作為末代消防兵,見證了班長們是如何整我們的。明白了班長以前新兵的時候是如何被整的。好了,進入正題。 2017年9月12日,我們到了雲南消防培訓基地(每個省的消防總隊都有自已的培訓基地,用來訓練,比武。)每一百人被分為一箇中隊,共四個中隊,我是在三中隊。一開始,覺得運氣好,聽戰友說,我們班長是脾氣最好的,確實是這樣,也不怎麼管我們,整天笑嘻嘻跟我們開玩笑,一開始隊列練不好,也沒有生氣,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教。但我所在的那個新兵中隊,是四個中隊裡面最難熬的一箇中隊。來了三四天以後就給我們一個下馬威。一個新兵上廁所沒衝,然後我們所有人在那一層樓的中廳集合,以最標準備的蹲姿蹲了2個小時,最後解散的時候,腿麻得沒知覺。在這2兩個小時裡,班長教那個新兵出來承認錯誤,由於始終沒有人承認錯誤,我們中隊以班為單位被帶到廁所去摸翔,是的,是摸翔。你沒聽錯。 這只是我新兵第一次被整的開始。當然我沒碰著,跟我們住同一層的四中隊的兄弟摸了翔。 後來被整的次數太多太多,被子沒疊好,內務不行,中午偷偷睡午覺……太多太多的理由。蹲著成為常態了,每天中午從訓練場帶回宿舍,我們都會以各種理由被幹。被子被扔的,吃飯後,去找找趙班長(大魔王),一排雙腿搭在洗簌臺上,雙手撐在地面上,撐一箇中午,汗流浹背😭😭😭😭忍著😂😁。 站軍姿沒站好,頭歪的,手夾不緊的。後面直接就是一腳。肯定倒地,一開始不習慣,後來都習慣就好。 還有拳握撐,我們新兵進去,俯臥撐都做不了幾個。第一次做拳握撐真是要命啊,撐在水泥地上,別人中途休息,我們拳握撐的。後來我練出來了😃😃😃在瀝青路上都能撐,班長看我們有點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沒用拳握撐了。 那個趙班長,他覺得是我們中隊的魔王,我們曾被他穿著常服做抱頭蹲跳,常服緊的很,一般人能做5,6個就開始受不了,我們被逼著做了300多個😂😂。 鴨子走路,蛙跳被逼著走了田徑場大圈。好吧,這只是一小部分。。。好多好多都是淚啊。 下面我就說說我們的班長,我們大部分中隊班長都是喜歡直接動手教育你的,具體的就不說了,所以我們中隊被稱作魔鬼三中隊。晚上我們跑步,其他中隊,過生日的過生日。聚會的聚會,休息的休息。整整三個月,我們都沒怎麼睡過午覺,除了三餐,也沒什麼吃的,相比其他中隊,我們中隊,出現過一個班十一個新兵吃一包薯片,新兵在食堂拿六個饅頭,最後被班長下令必須吃完不能喝水。班長都忍不住笑。 最開心的事是在就寢之後,每個新兵拿到下午食堂的🍎在床上像🐭一樣慢慢啃完。品嚐好甜。慢慢進入夢鄉。那種幸福,是千金難買。 我們普遍瘦了二三十斤。 最後下隊的時候,班長跟我們說,必須要這麼打,才會帶出兵來。 後來我們覺得也是這樣。入伍之前,我一個俯臥撐都難做,現在最多時候,做了六百多個俯臥撐,這就是改變😄😄😄😄。 新兵連的確是軍人生涯第一次蛻變,肯定是要吃盡苦頭,才能在以後的軍人生涯中更好的走下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感謝你看了我雜亂無章的故事。



橫田捏你


不一樣的新兵3個月,讓我們報國光榮!

我和戰友們1985年11月8日晚到部隊,第2天領一支嶄新的81槓。從此,就開始了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連春節都要訓練的緊張生活。

12月1日,我們新兵都領到領章帽徼,參加團部對越自衛反擊戰宣誓大會。12月19日我們部隊長途跋涉陝川滇,來到文山臨戰訓練場地。我們住在松林的帳篷中,吃著稻田水,在紅土地上開啟緊張的戰前訓練。白天早操5公里,上午下午全是軍事科目訓練,晚飯後政治教育學習,夜晚緊急集合時輪站哨執勤。

我和我的戰友,為了多消滅敵人保全自已,都拼著命訓練。86年4月8日夜半我們部隊接67軍149師陣地。4月28日晚,越軍在收復老山紀念日(84年4月28日)瘋狂報復,我同鄉同學戰友一等功臣李謀仁毅然拉響光榮彈同3名敵軍同歸於盡。犧牲時正好18歲,參軍5個月。

為了報國,我和我的戰友們自踏入部隊,一天也沒有休息過,大部戰友自入伍以來,從來就沒有完整地洗一次澡,只有犧牲了才被戰友們含淚清洗乾淨。

我有幸活著,也有幸回憶新兵訓練,那歲月值得我和我戰友們一生榮光!請大家不要忘記我和我的戰友們,尊祟他們,國家才會更加強大,人民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手機用戶嶺南風情


本人新兵連三個月,帶過五年新兵,深知此事。新兵連苦在啥地方呢?一是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過程,也是蛻變的苦,就像重生,蛻皮一樣,肯定痛苦,改掉以前的毛病,缺點,不規律,不服從等問題,變成服從命令,令行禁止的兵,因此很苦惱,不適應。二是隊列訓練的苦,這苦主要是體力上的,站著紋絲不動一小時,一天幾次,想一想啥滋味。如果北方的冬天能站出汗,你信嗎,你說苦不苦。而且隊列訓練是教育人的時刻,看似訓練,也是改變內心,因此也苦的很。三是內心世界需要從新定位,以前在家的觀念觀點都需要改變,部隊諧音不對,好多你感覺對的到了部隊都是不對的,需要不斷適應,不斷學習。四是整內務苦,豆腐塊都明白 把棉花弄成豆腐塊,想想也很麻煩,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考驗的是新兵耐力和韌勁,堅持和毅力,也很苦。


兵天兵地


新兵三個月,進行的強化訓練,苦就苦在訓練內容多,標準要求高,要在三個月內完成老百姓向合格軍人的轉變,必須付出艱辛。



新兵訓練的苦第一個表現是隊列訓練。其實,隊列訓練是新兵連的主要工作。大家當過新兵連長的都知道,每週上報到營裡的新兵訓練計劃,大多數內容就是隊列。從立正、稍息、跨立,到齊步、正步跑步,從停止間轉法到行進間轉法,從班隊列到分列式,這一切的過程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分列式整齊劃一的標準,不下苦工夫是不行的,三個月按步就搬也是不是行的。因此,新兵訓練經常要加班,早上、中午休息、晚飯之後、就寢之前,都有可能加班訓練。有時候要求新兵一步一動端半個小時,蹲下動作保持20分鐘,這些都是對體能和意志的考驗。如果端一步一動,你10分鐘就笑嘻嘻地放下了腿,那我肯定你在部隊不太可能成為提幹的人選,除非有主官類大校給你盯著。


第二個苦是體能訓練。新兵在家基本上都是小王爺,不是小王爺的,就算你是體育專業的學生,你的體能素質與部隊的體能要求也可能不吻合。比如,你是田徑110米欄的,那麼你可能過400米障礙的矮牆比較瀟灑,但是你爬低姿匍匐可能就不行,也需要不斷地訓練才能掌握動作概念。王寶強參加軍訓體驗節目,他是武術明星,武打動作玩的好,但是他走齊步就是順拐、彆扭,就是隔行如隔山的例證。 第

三是政治教育苦。新兵要進行政治教育,上課要記筆記,這不是你在高中筆記想記就記,在部隊必須記筆記,很多單位都會反覆檢查政治教育筆記,有的單位少一個字都不行,少了就重寫。教育方面的還包括學歌,新兵連教會你20首歌,你必須都會唱,開飯前如果你不是把歌大吼著唱出來,那麼你就要被班長批評。

其實要適應部隊還包括打掃衛生、整理內務、出公差勤務,很多新兵在家沒擦過玻璃,但是到了部隊,你擦的玻璃任何一個角度,都不能有任何的汙漬,抹布、報紙、手要一起上。如果覺得這個不適應,那麼必須要在心理上調整,其實這也是挺苦的,心裡苦。

但是,如果你把這些都克服過來了,3個月之後,你就是一名合格的解放軍戰士,你就能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開始你的專業訓練,去掌握打贏的本領。


軍林天下


可能在一般人看來新兵三個月是最苦的時候,下連隊以後就會輕鬆些,可以肯定的這個認識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新訓工作時讓一個社會青年到軍人的轉變過成,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絕不會在新兵吃不消的時候去搞吃不消的訓練,一個班裡除了班長,同班戰友也都是新兵,基本沒有等級之分,

新訓工作是讓初進軍營的戰友們對基本軍事技能的熟悉過成,對部隊一個初步認識,對自身各方面的轉變的一個開始。

新兵三個月真的是還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苦,只是一個軍旅路的開始,那什麼時候才是真的苦呢?

真正的苦應該是分連隊以後才會有所提現,因為下到連隊你所處的環境都是老兵士官,都是軍事過硬的老同志,再這樣的氣氛下是壓力感最大的時候,就是最苦的時候。比如別人五公里輕鬆加愉快,而剛下連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繼承受這心裡壓力,又要加強軍事技能!當然新同志肯定也是重點關注對象,各項軍事技能不達標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練,付出汗水加緊訓練。在苦累的時候,受委屈的時候,更是心裡的苦!

這應該才是最苦的時候,所以不會認為新兵三個月是最苦的。



微觀拍世界


新兵連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之所以說它苦是因為在這三個月裡要讓一個人完成從地方青年到解放軍戰士的轉變,環境的變化、身份的轉變才是最難接受的,所以說它苦。 訓練內容較多。新兵入伍要完成9個課目的訓練,包括軍事理論、隊列、戰術、射擊、投彈、衛生與救護、防護、體能、戰備。其中每個課目又包含若干個內容,想把這九個課目的每項內容都練精練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儘管每次新兵練訓練都是有側重點的,比如隊列只練到跑步,戰術只練臥倒、低資匍匐和側姿匍匐等等,但是還是很多人完成不了訓練內容,每年的投彈及格率只能達到七成。所以新兵連的訓練時間被排的很滿,除非你訓練成績優秀且和班長關係很好,否則只有挨練的份。


生活節奏緊張。其實訓練的苦還能忍受,但是習慣了在家裡和學校自由散漫的生活,對於部隊這種緊張的生活環境非常的不適應。最不習慣的就是早上,每天早上是一天當中最緊張忙碌的,6點起床-6點10分出操-6點50分出操結束,7點20分開飯,在短短的半個小時裡面要完成洗漱、疊被、打掃衛生這一系列工作,對於新兵來說光疊個被都不止要半個小時。每天重複這穿裝具、脫裝具,取槍、還槍,集合、解散……走廊裡面只有行色匆匆的新兵,連老鄉見面打個招呼都很奢侈。



精神壓力巨大。這種精神壓力除了來自緊張的生活節奏還有嚴格的管理,管理的制度不止來自於條令條例和各種規章制度,還有班長的喜好。出班級的門要向班長請假,回到班級要和班長說我回來了,班長心情好的時候訓練的時候可以偷懶開玩笑,班長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一個動作做錯了上去就是一腳。在新兵連必須要學會夾著尾巴做人,看人臉色辦事,不然會死的很慘。我新兵班長每天晚上給我們每個人發一片報紙,做俯臥撐出的汗把報紙滴透才可以睡覺。 生活條件艱苦。我們新兵連是在一個廢棄的營區,營房非常的老舊,床架都是老式的,晚上睡覺的時候上鋪的人一翻身感覺床都要散架了;每天間歇性供水,樓內廁所基本上都是堵死的,大便只能去外面旱廁;沒有暖氣!在河南沒有暖氣!每天晚上蓋著被子+毯子+大衣才能勉強入睡,晚上還要因為大衣掉地上而醒無數回;吃的很差,不是分餐制,一個班一桌菜,最慘的一次一盤雞肉燉土豆裡面只有5塊雞肉,而我們班有9個人;營區周圍沒有樹,沒有樓,冬天的風颳得眼睛都睜不開,好多戰友的耳朵、手都凍壞了。 新兵連三個月有多苦?其實想想也就那麼回事,過來了也就過來了,拉練演習有多苦,過來了也就過來了,當兵十二年有多苦,過來了也就過來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瞭解更多參軍入伍諮詢,關注鐵血哨位!

當兵苦當兵累是眾所周知的,但是為什麼大家都說新兵最苦呢?

因為新兵貴在一個新字!

因為新所以他們一層不染,就像白紙一樣純潔!

新兵連什麼都需要學習,所有的軍事基礎,體能訓練都得班長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去教。

難免有接受能力差的戰士,學習起來自然費勁。就那最簡單的隊列訓練來說,光自己會做動作還不行。部隊隊列都是集體行進,沒有集體的大局意識是做不到整齊劃一的。所以就需要新兵同志一邊加上訓練,一邊相互配合。直到整個排面動作做到整齊劃一!

可想而知這裡的難度有多大,更何況是對於新兵來講!

一邊又一邊每天重複重複還是重複,需要付出特別多的汗水!

其次是體能訓練

新兵都是地方的青年,想必體育課也沒有做過多少個俯臥撐和跑個幾千米吧?

但是到了部隊,俯臥撐仰臥起坐,都是為了單雙槓做準備。沒有發達的肌肉是上不了單槓的。

所以就得練!

三公里是新兵連得了基礎課程,後面還會鍛鍊五公里增強你的極限耐力!

對於沒有訓練過得新兵可想而知有多痛苦!

還有就是內務!

整理內務新兵可以說是除了訓練之外的必修課!

整理內務先疊被子,被子疊不好是要託後腿的!

打掃衛生無死角,自己掂量一下什麼叫無死角吧!

新兵連班長都是戴著白手套檢查衛生的!就看你自己仔細不仔細了!

新兵連下連,老兵跳舞!

老兵為什麼跳舞💃?因為高興啊?

剛熬過去終於等到新兵下連。自己就是老兵了,以前的活有人幹了,有人使喚了。所以新兵下連依舊還是最苦最累的。學習完新兵連還有最多的訓練技能都是在下連後的連隊學習。

更多的訓練在等著他們,軍體拳刺殺操,格鬥技能,四百米往返跑等等!

還有站不完的崗哨!

所以說新兵是最累的一點不假!

但是相對於作戰部隊來說,新兵的苦惱只不過是一道開胃菜而已!

正真的苦於累是作戰部隊,是高海拔地區,動輒大雪封山的高寒地區,人跡罕至的荒野孤島!!

向最艱苦地區的戰友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