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家的長短工,一個是紅軍師長,一個是國軍中將

陳賡家的長短工,一個是紅軍師長,一個是國軍中將

陳賡大將生於湖南省湘鄉縣二都柳樹鋪羊吉安村(現為湖南省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羊吉安)。取名陳庶康。祖父青年從軍,屢立戰功,曾是跟隨曾國藩南征北戰的湘軍猛將,號建威將軍,曾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搏殺日本軍。後辭官解甲歸田。父親陳紹純憑著祖父帶回的積蓄,先後購田數百畝,成為當地有名的大戶。同時也是私塾教師。陳賡家中的僕人中也出了兩位大名鼎鼎的軍人,一位是賀龍的愛將盧冬生,一位是國軍中將許克祥。

盧冬生是陳賡兒時的小夥伴,比陳賡小五歲,出生在一戶佃農家裡,剛滿七歲時,就來到陳賡家裡當牧童。陳賡沒有把冬生看作是僕人,而是待其親如兄弟。1916年,陳賡離家投軍,第二年,冬生就離開了陳家,到湘譚一家工廠當徒工,在那裡經歷了8年牛馬不如的困苦生活,使他明白改變要受苦的命運,只有像陳賡大哥那樣,去參加革命。

1925年農曆正月,盧冬生效法陳賡的行動,悄悄跑到衡陽,投入唐生智的湘軍第四師當兵。這個部隊在第二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參加了北伐戰爭。盧冬生隨部隊作戰到達武漢時,竟意外地碰到了被派到唐生智軍特務營當營長的陳賡,成為同一條戰壕裡生死與共的戰友。

1928年初,黨中央考慮盧冬生機智勇敢,又熟悉兩湖情況,便派他護送周逸群、賀龍等到湘西北組織革命武裝。同年3月參加桑植起義。1933年,盧冬生任紅3軍第7師師長,1934年10月又任紅2軍團第4師師長,後率部參加開闢黔東、湘鄂川黔蘇區和長征。長征途中,率部或作前鋒,或當後衛,時而攻堅,時而阻擊,屢擔重任,屢建奇功。抗日戰爭初期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0師358旅旅長,1939年被派到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45年9月回國後,盧冬生先後任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職。12月14日晚在東北哈爾濱市制止蘇聯紅軍士兵搶劫時被害。殉職時年37歲。他要不是死得早,至少能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賡家的長短工,一個是紅軍師長,一個是國軍中將

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許克祥(湖南湘鄉人)小時候也是陳賡家的長工,他在現代史上名氣很大,因發動馬日事變,大肆屠殺我黨人士而遺臭萬年。陳賡:“許克祥出身是很苦的,他家離我家只有幾里路。他父親許七在鄉里走街串巷謀生,每年冬夏兩季都要到我家裡來幹活。

許克祥和陳賡是湖南老鄉,二人住的很近。許克祥比陳賡長十三歲,但是家境貧窮。為了生計,年幼的許克祥不得不每年都去陳賡家做傭工,賺點救命錢。後來,許克祥進入湖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參了軍。1916年升陸軍第一師營長。1920年任第六混成旅第十九團團長,1925年任黔軍第四師獨立旅旅長。

1927年春,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五軍第三十三團團長,駐防長沙。

1927年5月21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後任國民黨政府獨立第二師師長,1927年10月,兼任討逆軍第二路軍司令,率部討伐唐生智,被唐生智擊敗後退至廣東連縣,為李濟深收編,改部隊番號獨立第三師。

1928年1月率領兩千餘人的部隊在湘南進攻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餘部。

1928年6月,蔣桂戰爭爆發,許克祥率部攻打桂系,在賀縣、八埠、回集與張發奎部遭遇,張發奎敗退。1929年以後許克祥屢次參加對紅軍的圍剿,1933年許克祥率部攻下紅軍根據地的吉水,升任國民黨陸軍監察委員及第二十四師師長,1936年1月25日,南京委任許克祥為陸軍第三十七軍中將副軍長,其師長職務由老部下黃子恆接替。

1937年因病辭職,調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49年遷居澳門。1953年去臺灣,任總統府國策顧問。1964年春去世於新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