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54年,面積相當於賽汗塔拉!長征磚瓦廠

包頭長征磚瓦廠始建於1954年8月,佔地面積1萬多畝,相當於賽汗塔拉公園的面積。48年裡,長征磚瓦廠為包頭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包鋼、一機、二機、二〇二廠、包頭鋁廠等國家重點項目的基建用磚以及包頭市基礎建設的磚瓦材料基本上是這個廠提供的。2002年,這個歷經48年風風雨雨的老廠宣佈破產,在原廠的舊址上,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區拔地而起。時間雖然已過去了60餘年,但是我們卻不能忘記創業的艱難,更不能忘記那一代普通的磚瓦工人,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像一爐窯火,燃燒自己,溫暖他人。

建於1954年,面積相當於賽汗塔拉!長征磚瓦廠

工人們在一起學習(資料圖)

北京專家大年三十來援建

▲▲▲

1954年,塞外包頭拉開了建設磚瓦廠的序幕。元旦剛過,籌備組的同志們頂風沙、戰嚴寒、克服想象不到的困難,歷時兩個多月,往返行程數百公里,先後考察了蛇林灣、井卜石窯子、杜二撓梁、召灣、磴口等地區。獲得了上述地區的地質、地貌、水源、黏土的化學物理成分、蘊藏量以及交通運輸等第一手資料,最終將廠址選在毛其來附近。

緊接著他們在荒原上搭起了帳篷,完成勘測、設計、徵地任務。隨後奔赴北京、瀋陽、哈爾濱等地,商調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工程師李世昌等40名同志從祖國各地趕來支援包頭磚瓦基地的建設,他們多數都很年輕,離開條件相對優越的大都市,來到這偏僻落後的塞外邊城,他們一不圖安逸,二不為金錢,為的是支援祖國的邊疆建設事業。

李世昌曾任北京地方工業局基建科副科長。1954年臨近春節,41歲的他帶著剛剛籌建完北京竇店磚瓦廠的疲勞,在大年三十晚上,不顧家人的反對,坐上西去的列車風塵僕僕地來到包頭,與創業者們一起住窩棚、睡地鋪、建廠房、安設備。兩年後,他舉家遷來包頭,紮根邊疆,直至1993年去世,他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包頭的磚瓦事業。

說起當時的建設場景,磚瓦廠的老人記憶猶新:千餘名建築工人早起晚歸,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大小几十個工地上,人喊聲,車鳴聲,敲石擊磚聲交織在一起,夜晚篝火通明,整個大地都沸騰起來。由於建築工人的辛勤勞動,土建工程進展神速,1954年12月8通過驗收,進入設備安裝。

1955年7月,驕陽似火,試生產就是在此時熱火朝天地開始了。生產之初,因為勞動強度高,加之工作不熟練,工人們終日揮汗如雨,一班下來,總是累得筋疲力盡。那時,不僅生產條件差,生產工具也相當落後,推大泥、送溼坯用的是獨輪車,這種車子既不易駕馭,運輸量又小。輸送原料土用的是礦車,一車裝不了一方土,四個工人合推一礦車土要往返步行兩公里。在這種條件下,工人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在當時,食宿條件也很差,三間大的房子裡搭的是雙層木板通鋪,這樣一個居室要住四五十人,居住時間又多在夏天,因此室內氣味難聞。吃飯只有一個大食堂,最苦的是排長隊買飯,最長的甚至達兩個多小時,因買飯上班遲到的事兒幾乎每天都有發生。

艱苦條件下創出科研奇蹟

▲▲▲

儘管生活相當艱苦,工作十分勞累,但是,他們熱愛工廠,熱愛自己的工作,以廠為家的主人翁思想很快就樹立起來。他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不少人在短時間內就掌握了生產技術並創造出先進的工作經驗。青磚車間工人任富才創造的“勤下大灶,少下二灶”“明燎高灶,薄渣飛火”“薄渣翻燎”三種燒窯法,一年為企業節約炭598噸。乾燥工人付奎山創造的“三勤工作法”,使坯臺週轉率平均縮短了四天,半成品損失率由原來的40%下降到10%。

經過試生產的檢驗,證明全部工程完全達到設計要求,這標誌著投資353萬元,建設項目總計73個,年產機紅磚6000萬塊,平瓦410萬片的磚瓦企業最終建成並正式投入生產。從此,燃燒的窯火燒製出了數十億塊磚瓦,包頭有了林立高大的廠房、寬敞舒適的樓房,包頭的城市建設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

1964年,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廠子連續搞了三年的內燃燒磚試驗獲得成功,解決了磚瓦抗凍這個技術難題。

文革時期,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磚瓦工程技術人員潛心鑽研技術,大膽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創造,十年間完成技術發明和技術革新72項。其中,多鬥挖土機、一次擠壓瓦切割機、新型牆體屋面材料三項技術發明或技術創造,對企業以後的進步與發展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1967年8月,一個由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幹部參加的多鬥挖土機三結合研製小組宣告成立,工程師李世昌任組長,當時還是一名普通技術工人的陶林福擔任了主設計。從研製小組成立到第一臺多鬥挖土機制造成功,整整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多鬥挖土機的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磚瓦採掘工藝裝備的空白。十年後,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多鬥挖土機成為包頭市唯一獲獎項目。李世昌、陶林福兩人出席了全國科技大會並獲獎。多鬥挖土機的投入使用,比人工採土提高工效109倍,每生產1億塊磚少廢農田96畝,節省勞力900多名,年降低原料土成本24萬元。

建於1954年,面積相當於賽汗塔拉!長征磚瓦廠

長征磚瓦廠舊貌(資料圖)

第一個生產空心磚的廠子

▲▲▲

1971年,一次擠性壓瓦切割機的研製成功,不僅使產量提高了40%,質量提高了4%,成本降低了11%,而且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改善了職工的勞動條件。

1974年,廠子成立了新型牆體屋面材料領導小組,他們從收集國內外文獻資料入手,先後設計出九種不同規格的空心承重牆體磚及空心圈樑磚、空心樓板磚、空心拱殼掛勾磚和空心梅花磚等新品種。進入試驗以前,他們革新了出口、芯頭、刀架、切坯機等設備,試驗中又逐步解決了原料配比、出口成型、磚坯乾燥、碼窯培燒等技術問題。通過反覆實驗,最終形成了一整套生產空心磚的工藝技術理論。

1975年1月,空心磚系列產品在磚瓦廠批量生產。從此,它成為我國磚瓦生產歷史上第一個大批量生產空心磚的廠家。

1988年7月,該廠又生產出第一批非承重高空洞率空心磚,它的問世是我國制磚技術的一大進步,它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項空白,榮獲自治區人民政府“節能新產品”證書,創出了一條用國產設備生產高空洞率空心磚的成功之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包頭市長征磚瓦廠適應經濟形勢發展,建起了皮毛,陶瓷、紙箱三個合資企業,職工達到3000多人,企業開始尋求多種經營的探索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疊加,企業發展步履維艱,於2002年實施了破產轉制,2003年長征磚瓦廠的廠房、輪窯等廢棄建築全部拆除,在原廠址上,包頭鋁業園區正式掛牌成立。

如今許多磚瓦廠老工人,閒暇時都會去廠房林立的鋁業園區走一走,回味一番當年創業的情景。他們更希望後人能夠傳承前輩們以苦為樂的創業精神、勤儉持家的敬業精神、愛廠如家的奉獻精神、迎難而上的奮鬥精神,為包頭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丨劉清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