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臉皮最厚的好漢,實力差卻與猛將齊名,其外號至少有8人不服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在《水滸傳》的世界中,你沒個“聽起來很厲害”的外號的話是難以行走江湖的,所以這也造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有的讀者讀完《水滸傳》甚至都記不清某些人具體做過些什麼事,反倒是他們的外號卻令人印象深刻,有些反客為主的意味,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某些角色的外號吹過頭了,其本身卻沒有多大的本領。

梁山臉皮最厚的好漢,實力差卻與猛將齊名,其外號至少有8人不服

(宋萬、杜遷劇照)

提起梁山上那些名不副實的好漢大夥兒心中應該都有數,多數人會把“小霸王”周通、“摸著天”杜遷、“雲裡金剛”宋萬這些角色給拎出來,的確,這些人的外號都取得過於誇張了,周通就是一個小山賊而已,他既沒有項羽之勇,也難以與三國時期的孫策相比,無論如何“霸王”之名對於他來說過於沉重,他扛不起;而杜遷和宋萬取外號的方式就比較直白了,無論是“雲裡金剛”還是“摸著天”說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這倆人長得高。

可這3位好漢的外號雖然誇張,卻不會弄得他人不愉快,因為他們的外號不會其他人有衝突感,而本文的主角則不然,他與一位猛將齊名,卻越發顯得他名不副實,而且至少有8位好漢不服他的外號。

梁山臉皮最厚的好漢,實力差卻與猛將齊名,其外號至少有8人不服

(單廷圭劇照)

此人便是“聖水將”單廷圭了,他原本乃是朝廷的將軍,與“神火將”魏定國一起被派去攻打梁山,這貨剛登場的時候還是挺牛氣的,將關勝的副將“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給抓了(後二人被李逵、鮑旭、焦挺救走),結果到了凌州的時候他便被關勝輕鬆制服,歸順了梁山,順便投梁山的還有他的五百玄甲兵。

這裡筆者要解釋解釋了,單廷圭作為水戰聞名的將軍,在陸地上的實力並不強,而且他帶的“特種兵”玄甲兵在古代就是穿黑甲的重甲兵,也和他“善於水戰”的特性並不相符,單廷圭後續的表現也十分一般,被關勝拖刀計擒獲也顯得他沒什麼智謀,而與他齊名的魏定國則不同。

梁山臉皮最厚的好漢,實力差卻與猛將齊名,其外號至少有8人不服

(魏定國劇照)

首先魏定國號稱“神火將”還是將這“火攻”發揮到了極致的,起碼他手下五百絳衣火兵是比較符合他擅長的作戰方式的,而且在於關勝、林沖、楊志打的時候,魏定國也顯露出了一定的將略,明顯要比單廷圭高一個檔次的感覺,兩人雖齊名,但那單廷圭在魏定國面前就像是個湊數的角色。

梁山臉皮最厚的好漢,實力差卻與猛將齊名,其外號至少有8人不服

(李俊劇照)

​之所以讀者會有這種感官其實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就是這依山傍水的水泊梁山上善於水戰的頭領本就有不少了,此時再冒出來一個自稱“聖水將”的角色不僅顯得有些多餘,也難以服眾,就連筆者都想替梁山上的其他好漢問一句:“他也配叫聖水將?”也不知道“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等人怎麼想,只怕就連“出洞蛟”童威和“翻江蜃”童猛都不會服他,因為這些善於水戰的頭領個個都不弱於他。

所以單廷圭這個角色堪稱梁山上臉皮最厚的好漢了,也不知魏定國怎會願意與他齊名,李俊等人又如何忍受得了這個吹牛皮的“聖水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