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存在哪些飲食誤區?

糖尿病科普



可以說,在早期糖尿病包括糖尿病長期治療過程中,所有的患者都曾遭遇過飲食療法的誤區。

主要體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點就是飢餓療法,全素食療,這是不對的。

很多患者得了糖尿病之後特別恐慌,不得不給自己禁食,他們長期飢餓,每天不吃任何葷腥,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

是熱量攝入減少,血糖當然會下降,但這種下降是暫時性的!

這樣的飲食療法,後果是營養攝入不足。導致脂肪分解供能,會出現酮症酸中毒。

還有一些患者擔心血糖超標,堅信一點,不能吃主食或者只能吃粗糧。

從均衡營養的角度講,蛋白質應該在每天攝入量的15%到20%,脂肪小於30%,碳水化合物在50%到60%。只有多樣化的選擇,保證膳食平衡,才能保障身體的免疫力和健康狀態。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科學的換算保障血糖量不超標。

專家支持: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曠勁松


遼瀋名醫


糖尿病患者一般經過專科醫生和社會媒體的教育後,會對飲食特別注意,有時候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然而,受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以及科技進步帶來新的認知,以下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飲食誤區:

1、聞“糖”色變 實際上有些含有“糖”字眼的食物成分,如菌類多糖、植物多糖,人體沒有消化這類糖的酶,因而不會引起血糖的升高,實際上,菌類多糖、植物多糖如枸杞多糖、木耳多糖、抗消化澱粉,對於糖尿病還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對這類“糖”原料應多吃;

2、對“無糖”“低糖”“糖醇”盲目信任 實際上無糖、低糖食品指的是含葡萄糖、果糖、麥芽糖之類的單雙糖含量非常低,而食品中可能含大量的麥芽糊精、澱粉之類的易升血糖原料,對血糖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這類食品要避免(學會看食品標籤,排序前面的代表含量多,往後的代表含量少)。此外,糖醇也要注意,儘管不直接升血糖,但食用量過多時,由於糖醇吸收慢、在腸道被微生物代謝,容易造成腹瀉、脹氣,這類糖醇食品也要少吃;

3、水果類不可一概而論,要有區分 有些水果含糖高而纖維、膠質少,比如西瓜、葡萄儘量少吃或不吃,多吃富含抗氧化成分(如顏色比較深的水果)、高纖維的水果,如蘋果;果汁對一般人而言是健康食品,糖尿病人儘量不要吃。

當然,就算是能導致血糖上升的食品,這也要看食用總量。1997年,美國哈佛大學學者Salmerón等將攝入碳水化合物的“質”和“量”結合起來,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即血糖負荷(glycemic load,GL)。膳食GL實質上是對總體食物或膳食模式升高血糖效應的定量方法。 GL=GI×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克)/100g食物。GL≤10的食物稱為低GL食物,而GL≥20的食物歸屬為高GL食物,兩者之間的則屬於中GL食物。


多糖博士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方法之一,可是很多人對於飲食療法的認識不夠全面,很容易陷入誤區:

一、只要吃得少,血糖就不會高:朱姐是糖尿病患者,她認為自己得上得上糖尿病就是因為生病之前吃得太多了,現在生病了,就少吃點,那就血糖就不會高。朱姐在飲食上嚴格限制自己,每天都感到很飢餓,可是血糖還是控制不好。

解析:飲食療法並不是說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一定要餓著自己,糖尿病患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以及工作性質來計算出自己每日所需能量攝入,也可以向醫生尋求幫助,制訂每日所需能量攝入。然後每日飲食攝入不要超標,但不能低於能量攝入,不然就容易飢餓,容易發生低血糖。

二、以後甜食不能吃了: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攝入不要超標,在能量允許範圍內,可以少量吃些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自己平日愛吃但是不敢吃的食物),主要還是為了解饞,不能大量食用。

三、肉類都拒絕:這也是錯誤的,因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須的三大營養物質,脂肪不吃不行,多吃也是不行的,脂肪攝入應占全天能量攝入的30%,飽和脂肪酸攝入不應超過總能量的7%。

四、不吃主食:這也是錯誤的,和前文提到的一樣,碳水化合物也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應占總能量攝入的50%~60%,並且儘量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主食,如粗細糧搭配食用。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飲食有哪些常見誤區?

1、將飢餓療法當作控制飲食:糖尿病人也需要營養,糖尿病人飲食控制講究的是平衡膳食,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合理搭配。許多人誤解為飲食控制就是什麼都不能吃,一味地忍飢挨餓或偏食,結果導致營養缺乏。

2、副食代替主食:麵食、米飯等主食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就是醫學上的“糖”,許多患者不敢吃,而用肉食等副食代替主食。只要心臟跳動、大腦活動就要消耗熱量,而碳水化合物是最經濟實惠的熱量來源;如果靠蛋白質來獲得熱量,就如同“西氣東送”一樣,本身會消耗許多熱量,而且蛋白質的代謝廢物還給腎臟增加負擔。

3、一天兩頓飯:許多患者為控制飲食而一天只吃兩頓飯。其實,無論你進不進食,胰島素、消化酶等到點就會分泌。分泌了你不進食,內分泌系統就無所適從,不知道你要幹什麼,長此下去會擾亂生物鐘,帶來更多的內分泌問題。而且減少一頓飯,下一頓就會“報復性”的飯量增加。應堅持定時定量進餐,既能保證營養充足,又可減輕胰腺負擔,有利於控制好血糖。

4、水果中有糖,不能吃:有些水果比如葡萄、香蕉的單糖含量高,應儘量少吃,但許多水果的糖含量並不高,而且是多糖,可以選擇吃。而且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這些對糖尿病人都是有益的。糖尿病人在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後可以選擇性進食水果,大可不必一概排斥。

5、不敢喝水:糖尿病人多尿是因為大量的葡萄糖從尿中排出而引起的滲透性利尿,擔心尿多而不敢喝水會導致體內嚴重缺水和電解質紊亂。

6、食物取代降糖藥:早期糖尿病,通過減少飲食的攝入可以控制血糖,但並不是說食物有降糖作用。所有的食物,只有升血糖作用大小的區別,任何食物都沒有降血糖的作用,不能取代降糖藥。

7、多吃“無糖”食品無妨:所謂的“無糖食品”只不過不含蔗糖等單糖而已,但仍含有多糖類碳水化合物,吃多了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李青大夫”


李青大夫


WKZPY:

你好。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分為I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和II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兩種糖尿病中由於病因不同,治療方案與所選藥物也是有所不同的。II型糖尿病對胰島素的需要相對I型來說較低,但胰島素仍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昏迷或酮症酸中毒時的首選應急藥物;還有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方案最好是選擇少量多餐,平常要注意監測自己的血糖水平防止意外的發生;糖尿病患者由於對胰島素的分泌或攝取利用發生障礙,不僅會發生高血糖,還有可能發生低血糖,總的來說就是血糖水平比較不穩定,因此不僅要學會正確區分昏迷是由於高血糖還是低血糖,在低血糖時還要注意及時補充糖分,提高血糖水平;此外,某些水果或食品雖然吃起來可能並沒有那麼甜但是其中的糖分含量仍不可小覷,如火龍果.麵包.饅頭等,在吃完這些食品之後需要注意控制對其他食品的攝入。某些控制餐後血糖水平的藥物是需要在餐前服用才能更好的發揮藥效。


科學運動與健康


您好,我是健康管理師小康,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

大部分糖友們都知道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並積極進行了相關的飲食控制。但是很多糖友們反饋飲食控制沒效果有的甚至起了反作用,這時候糖友們就要對小康接下來將要介紹的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的飲食誤區一一對號入座啦~

誤區1: 只吃素不吃葷

某些糖友們認為肉類的熱量比較高,所以幾乎不吃肉,但是肉類屬於優質蛋白質其所含的各種氨基酸比例都比較恰當,幾乎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和利用,相反如果長期單純的素食會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既可使人體能量物質代謝紊亂,還可引 起人體的負氮平衡,造成人體消瘦、貧血、免疫功能降低、代謝功能障礙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誤區2:少餐導致多吃

有些糖友認為少吃一頓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其實這樣到了下一頓飯的時候食慾大增,食物攝取總量或許更多,而且不規律的進餐易導致血糖時高時低,進一步加重對胰島功能的損害。

誤區3: 少吃主食多吃菜

很多糖友們以為主食才是影響血糖的“大頭”,於是就主食少吃,菜就不控制了。其實有的菜多吃的後果比主食更嚴重,比如土豆、芋頭等含有大量的澱粉的蔬菜,也易致血糖升高。

誤區4: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主食最好粗細搭配,米麵混食,薯類、根莖類食物可充當部分主食。過多的粗雜 糧攝入,或可影響維生素的吸收,會造成胃部不適、食慾下降。

誤區 5: 堅果有益,多吃沒關係

堅果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12粒花生熱量就相當於半兩米了。所以,如果你食用了堅果,就應相應的減少油脂和蛋白質的攝入。

誤區 6: “無糖”食品真健康

由於國內糖尿病患者數量逐年增加,“無糖食品”應運而生,眾多糖友們成為了“無糖” 食品的忠實粉絲。 其實“無糖”食品中添加的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對身體存在者其他的副作用,也不能多吃。

誤區 7:水果是甜的,吃不得

水果雖甜, 但富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如果控制好食用時間和攝入量,吃了反而對身體有好處。在血糖平穩的時候可進食部分水果,宜選在兩餐中間。進食水果了,當天就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保證總熱量不超標。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每次在查房時候都會遇到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和冠心病已密不可分。

這些朋友總有一些自以為的糖尿病飲食,您看看他們對嗎?

1、單純控制主食的攝入就等於飲食治療,飯吃的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利。

當然不是了,糖尿病患者飲食應該定量,這樣血糖才能更加穩定。



2、鹹的食品或含甜劑的糖尿病專用食品不需控制食入。

不僅僅含糖食物會升血糖,熱量也會,GI越高血糖升高越快。


3、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藥劑量就可以使血糖正常。

如果這樣理解,就不用控制飲食,只需使勁加量胰島素就行了,(定時定量進餐)。



4、飲食控制如非常嚴格,吃點零食沒有關係(零食儘量避免,尤其堅果類,熱量很高,血糖會很高)。


糖尿病飲食不是自以為是的飲食,一定是在醫生指導下,科學的飲食方案!


心血管王醫生


最大的誤區是:

1.用藥後可以隨便吃!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2.沒有人懂得糖尿病患者必須學會自我管理!

3.不知道糖尿病營養干預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手段,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方法!

4.不知道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48小時內可以有效控制到正常水平!

5.也不知道糖尿病營養干預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干預時間。

6.更不知道經過低碳水化合物干預後轉為中碳水化合物飲食干預。

7.不知道自己什麼東西應該吃,什麼東西不能吃!

8.不知道每天正確的飲水量,運動量。

9.不知道自己應該每天攝入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

提醒糖尿病患者下載食物庫🍎,首先知道自己每天吃的東西是否正確,食物庫🍎會告訴你每一種食物的成分,幫助你擺脫食材選擇的困擾!


HLH王泓


你好!養生君以為,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飲食是糖尿病人控糖的基礎,不注意控住飲食,光想通過藥物要來降糖,只會讓病情加重。而飲食如果控制的好,很多糖尿病友,甚至可以做到遠離藥物和胰島素。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會吃,會吃就等於會控糖。

今天養生君就談一下,自己在科普過程中,發現的一些糖尿病友們,常見的飲食誤區,具體如下:

誤區一: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養生君經常看到有糖尿病友問:葡萄能吃嗎?香蕉能吃嗎?蘋果能吃嗎?近期天氣變熱,西瓜和甜瓜也上市了,又有糖尿病友開始問:西瓜能吃嗎?甜瓜能吃嗎?……

養生君可以很肯定的講,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水果的。根據營養學的推薦,糖尿病人是需要每天食用200g以內的水果,以滿足機體對於營養素的需求。

如果還不放心,那麼我們就來以數據說話,直接看下圖: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以上的水果,除了乾燥對血糖的影響大以外,其餘的水果對於血糖的影響都很小。糖尿病人如果食用200g,大可不必擔心血糖飆升的情況。

誤區二:食物隨便吃,降糖有藥物

這種類型糖尿病友與上面的糖友,就是兩種極端。一個是什麼都不敢吃,一個是什麼都亂吃。

這種什麼都亂吃的糖尿病友,就是把降糖的任務全部都放在了藥物上。不錯,藥物是可以降糖,但是長期不注意飲食習慣,就會加重胰島功能的負擔。

原本患糖尿病以後,就已經是胰島出現了故障,如果飲食還不注意,胰島每天都需要拼命工作才能滿足降糖的需求。藥物的刺激也是讓胰島更加玩命的工作,長此以往,胰島豈有不罷工的理由?

短則3-5年,長則8-10年,胰島素一罷工,併發症也就來了。

誤區三:無糖食品隨便吃

現在市面上針對糖尿病人飲食,推出了很多無糖食品。它們的實質就是用甜味劑代替傳統蔗糖,如木糖醇和阿斯巴甜。

這種甜味劑確實比傳統的蔗糖對血糖的影響要小很多,但這並不是說這種東西就可以任意吃了。因為它們肯定都含有熱量,有點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一樣會對血糖造成較大影響。

誤區四:不吃主食,或者只吃粗糧

我們很多糖尿病友認為主食對血糖的影響大,或者聽說吃粗糧對血糖好,就乾脆放棄吃主食,或者全部吃粗糧。

其實這也是一種極端的做法,不吃主食會造成一天所需的總熱量不夠,有低血糖的可能。

多吃點粗糧的確對糖尿病有益,但不必矯枉過正,一點細糧也不吃。而通常情況下,儘量採用粗、細糧搭配,粗糧佔1/3為宜。

以上就是糖尿病人最常見的飲食誤區,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銳光醫線


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好不好,要看是否合理用藥,還有一個關鍵是相關的知識和意識,如果跑偏了,或是盲目聽信沒有根據的所謂經驗,那可能會越努力,病情越延誤。如果再痴迷於不良商家所宣傳的“無糖”食品中,那問題就會更嚴重。

隨著糖尿病患者的不斷增多,許多人也瞄上了其中的商機,藉機宣揚自己的商品,把一些患者帶入了康復歧途。需要認識到,我們平時所吃的很多食物,在代謝後最終都變成了葡萄糖。因此,在飲食控制中不僅是要盯著食物中的直接含糖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關注總量控制,保持熱量的平衡。

按照相關規定,無糖或不含糖食品是指每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中,含糖量少於0.5克,但很多無糖食品雖然不含小分子精製糖,卻是由麵粉、穀物、牛奶、雞蛋、油脂等製作而成,或是隻添加了膳食纖維但仍含較多澱粉,並非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因此,吃多不利,而且無治療效果,不能替代降糖藥的服用。

人在飢餓狀態,會分泌激素,引起反應性高血糖,主食攝入過低,是會影響到病情控制的。主食過少,身體就會動用脂肪和蛋白質來提供能量,其分解產物會易引起酮症或酸中毒,或是導致機體狀態下降,引起感染。正確的方法是將粗糧、雜糧、雜豆類當部分主食。水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健康有益,糖尿病患者也需要補充,只是要注意,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再吃水果,另外注意,不同水果的升糖能力是不一樣的。其次,量不宜超過每天200克,進食選在兩餐間,不要在餐前或剛進餐後吃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