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嬰幼兒有隱睪是怎麼回事?

手機用戶51772260950


隱睪是小兒泌尿生殖系最常見先天畸形之一,多數隱睪為單側,約15%為雙側。早產兒、低體質量兒發病率約為30%,健康新生兒約為3%,3個月約為1%。

睪丸未能按正常發育過程自腰部腹膜後下降至陰囊,包括睪丸缺如、睪丸異位及睪丸未降或睪丸下降不全。一般臨床將小兒隱睪症分為非腹腔型和腹腔型2類。腹腔型隱睪指睪丸位於患者腹腔內腎下極至腹股溝內環口上方,非腹腔型隱睪指睪丸位於腹股溝內環口下方位置,但未降至陰囊,臨床上約80%的隱睪為非腹腔型隱睪

臨床表現:患側陰囊空虛。單側者陰囊發育不對稱,患側陰囊發育差,空虛。雙側者表現為陰囊發育差,甚至無明顯陰囊,陰囊內觸及不到睪丸。中低位的隱睪常並鞘狀突未閉,甚至腹股溝斜疝,突出至陰囊內的疝囊往往讓人誤以為是睪丸,在體檢時特別對於嵌頓疝時尤其需仔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陰囊內是否有睪丸。約80%的隱睪可在體表觸及,多位於腹股溝區。觸及到的患側睪丸較健側體積略小,不能推入陰囊。觸壓睪丸時,患兒多有不適。


大多數隱睪的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前3~4個月完全下降至陰囊,如果6個月以後還沒有降下來,就需要引起重視,一歲以前經過治療,睪丸生長會追上正常孩子。直到1歲仍有隱睪的,可能出現生育功能障礙。隱睪手術的最佳年齡是6月-12月,最晚不超過18月,越早治療效果越好,6個月之內不需要治療,睪丸有自行下降的可能。


兒科醫生鮑秀蘭


未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