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為什麼不是宗教,滿足什麼條件才算宗教呢?

瀟湘夜雨li


為什麼說儒家是教育不是宗教?

一、首先,宗教的三大基本特質大概可以表述為:

1、宗教崇拜超自然的東西,這些東西形成信奉者不以現實為相互印證的信仰;

2、宗教關注的是人的終極價值的追求,認為神靈主宰宇宙並以因果報應為價值規律;

3、每一種宗教都相應的有其嚴格的宗教祭拜儀式。

以儒家學術方法對比,則可以辨析儒家與宗教的本質性差別。

儒家對超自然力量的態度,“子不語怪力亂神”,可見儒家對其是敬而遠之的。

儒家對鬼神之說的態度向來較為含糊,但儒家認為自然萬物皆有其規律,所謂“天道”自有其不以神力而改變的自己的規律。

在這裡,儒家所謂的“天道”,實際上是一種至高的理性範疇,它是沒有人格與形象,也沒有神秘色彩的。儒家實質上是一個嚴謹的學術體系,它是教育而非宗教。

儒學的核心是一個註解與闡釋的系統,它將儒家經典學術的含義與現實聯繫起來,以經典與現實現象互相解釋,同時也相互印證。而在用儒家經典解釋現實的同時,經典的含義被定義成與現實更為符合的意思,可見儒家學術的認識的基礎是現實世界的事實,而非超現實力量。

二、其次,從受眾面及闡釋者來說,宗教教義傳播的基本方式是教。

對於宗教世界來說,解釋宗教教義是少部分教士的工作,大多數信徒只能是盲目地信奉。世界的未來掌握在少數宗教的“上層人士”手中。

而儒家與此情況則極為不同,在儒家世界裡,讀書人鑽研儒家經典的過程本身就意味著對經典的註解和重新闡釋,從這一方面來說,闡釋儒學經典是整個受教育階層文化生活的主體。儒家要做的似乎是通過教育世人而讓他們去重新思考與認識,去與現實相印證並找到自然世界的真理。而宗教生活的主體永遠是信仰,與現實聯繫甚少甚至是毫無干係。

三、再次,對終極價值的認識,宗教普遍崇拜鬼神而認定人的靈魂的存在與不滅,並以生命行為判定靈魂的歸屬。而儒家更關注的是現實世界,無暇也不願去考究不可驗證的超自然事務。

孔子的弟子曾就祭祀的問題相詢,孔子認為我們對人生時的情況尚且不瞭解,又如何知道死後的情形;我們對生存的人民要做的事尚未做好,又何必過多關注死去的人或是虛無縹緲的鬼神呢。

所以說儒家執著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及人民生活疾苦,淡漠人的所謂“靈魂”的最終歸屬。

四、最後,儒家禮儀,它以禮教來維持社會等級秩序,儒家是禮儀的維護和倡導者,但不是禮儀的制定者。

通常來說,宗教制定禮儀,信奉鬼神,這與儒家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的。

五、總之,儒家的“信仰”是被證明的由客觀真理和科學知識所產生的思想,它可以說是一個教育與認知的完整系統。而宗教的信仰是未證實的理論和主觀感受產生的假定的思想觀念。這樣來說,儒家是教育而非宗教。

【孔子儒家思想】核心為“仁”,“仁者愛人”,整個“仁”論,其原動力為悲憫情懷。沒有表現出超越個人能力的神奇力量。各種可能導向超然的情感,在一個人文主義者不語怪力亂神的話語中,歸屬於世俗,歸宿於凡塵!

以儒家思想治學,以佛家思想做人,以道家思想做事!



十三財神殿


孔老二建立儒家思想的出發點是讀書人為了追求美好生活向統治者獻計獻策的一個謀生的手段。當時可能存在單純的思想,是想讓統治者知道有這麼號人,志向成為統治者輔助工具,通過忠誠,馴化及絕對服從,讓統治者欣賞,從而使自己獲益處。歷史證明,這個思想的確為統治者所利用,不僅奴役了勞苦大眾,而且捆住了士大夫。從而確立封建王權思想對人們盤剝統治。

2000餘年的馴化,儒家思想形成了巨大影響力,逐漸被讀書人所接受,被統治者所重視。並視為珍寶級教化工具。對中華民族的荼毒是深刻的,無恥的。單純地將其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是欺世盜名之舉!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無益處。


Beanon


雨兄好,我不請自來,因為雨兄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

好像千百年來,中國的讀書人都遵循著儒家的思想,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被尊為“聖人”,一代代的讀書人也都自稱“孔子門生”。

明明也是有所傳承,可為什麼儒家不是“宗教”呢。

我思考了很久這個問題,我對比了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世界三大宗教,也對比了佛教、道教。

我想到了一點,就是這些宗教都有一個共同點,而“儒教”沒有,在此我且以“儒教”來稱呼。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個世界觀,一個獨立於現實世界的世界。宗教的創始者及後來的繼承者們為信徒們描繪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遠比現世要好,在現世得不到的,可以在那個世界得到。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在亂世得到發展,生活在亂世的人們總是苦不堪言,但再痛苦也不能去死啊,這就使人生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地步,現世太痛苦,可是無法擺脫。於是宗教出現在身邊,那是一個死後可以到達的美好世界,是不是真有這麼個世界沒人知道,但至少使得來生不那麼痛苦,人好歹能有活下去的希望。越是痛苦的亂世,宗教發展越迅速,因為受苦的人越多,渴望救贖的人也越多,信徒就越多。

大家說說宗教是不是這樣。

反觀“儒教”,並沒有描繪什麼世界,儒家學說是服務於現世的,告訴人們行為舉止,言談操守該遵循怎樣的教化。儒家致力於構建現世的秩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同的人用儒家思想做不同的事,帝王用儒家平天下,臣子用儒家取得功名以治國,一家或一族的家長用儒家來團結血脈,放於個人,則用儒家思想來修身。

所以,儒家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工具,他可能會改變現世,但卻不會獨立於現世。

所以,“儒教”不是宗教。

興之所至,隨口胡謅,不足之處,還請雨兄指正。






無月文化館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個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一直以來都不好回答的問題。估計很難有讓所有人都認可的答案。根據有關資料和個人粗淺理解,試著簡要分析一下。

首先,“儒家”與“儒教”不是一個概念。“儒家”作為一種重要且影響深遠的學說,從孔子創立之初一直延續至今。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但“儒教”是不是一種宗教甚至“儒教”這種提法,從古至今無論在文化領域和宗教領域,還是在學術界尚存很大爭議。儒、釋、道在中國古代並稱“三教”。因此很多人認為,正如道家和道教並存一樣,有儒家肯定就有儒教。時至今日,除我國(準確的說是中國大陸,因為港澳臺對宗教的界定一直與大陸有所不同)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歷來都承認儒教(有的叫做孔教)的存在。個人覺得,儒教就是儒家學說與傳統宗教相結合的產物。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而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標誌著儒教的誕生。儒學是釋經之學,是對儒經的註釋,儒學就是儒教的靈魂。在傳統文化研究領域,學者們往往難以接受“儒教”的提法(擔心與神學混為一談),但在宗教研究領域,“儒教”的提法則得到比較廣泛的認同。事實上,近年來,關於“儒教”的提法已得到官方承認(有關論述可參見2012年至2014年中國社科院《宗教藍皮書:中國宗教報告》)。

其次,關於“宗教”的界定標準,我國與國外也有所不同。這是由於中國和西方的文化背景歷來不同。很多朋友都知道,“宗教”(religion)一詞源於拉丁文reiligo,是指“對某種能夠決定人類命運的超自然能力或強大力量的信仰”。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一般認為儒學在本質上是不相信超自然能力的。儒家不相信神,因此很多人認為儒教不是宗教。簡單點兒說,就是宗教信奉“有神論”,而“儒家”信仰“無神論”。但是,從目前主流的“宗教三要素”(教義、教儀、教團)評定,“儒教”也屬於宗教,與是否信仰“有神論”並無直接關聯。

綜上分析,不難得出結論,“儒家”是一種傳統學說不屬於宗教,但“儒教”不僅屬於宗教的範疇,且已被國內外承認並將逐漸被認可。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何謂宗教?大家都仔細研究一下各個宗教的教義,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解決人的生死問題!人最怕什麼?最懼怕生離死別!可是宗教很好的解決了大家心中的恐懼,我們怎麼來的?是神創造出來的,是上帝創造,是安拉創造,是六道輪迴創造,人人都有來處,你不用苦苦思索!那我們的去處呢?死去後,是如同睡著了般沉寂,永遠…永遠嗎?不用怕,宗教也給了你答案,只要相信我,你死後就能上天堂,那裡無憂無慮,天使環繞!或是去極樂世界,那裡珍珠瑪瑙鋪地,金銀蓋房,人人快樂……怎麼樣,是不是死亡其實沒那麼害怕了??好了,人的起點和終點都有去處了,那就信吧,接下來就是按照教義規範去約束自己,貫徹一生…!儒教呢??它只是作為一個社會活動群體,是讀書人的統稱,跟玄冥教,鐵掌幫是一樣一樣的,它沒有自己對生死的一個定義,所以不能嚴格稱之為宗教!


手機用戶51853711813


儒家算不算宗教?這個問題歷史學早有定論:儒學不是宗教。因為儒家思想的目的性很明確,那就是為人群服務,為社會秩序而誕生的學問。臺灣歷史學家許倬雲有段話很能說明問題:“儒家意念並不是上天神諭,而是經世的使命。”雖然儒家誕生時,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非常有限,也將“上天”“天命”作為最高意志,但儒家較早就認識到這是自然現象和自然的力量,是人與自然的關糸,並沒有把自然變化當成諸神的意志來奴役民眾,而是強調“天降大任於人”,人主必須修身養德,有教化民眾的義務。這與宗教毫不沾邊。何況儒家沒有組織形式,沒有行動綱領,不建樓臺廟宇,更無須膜拜,為何總有人說儒家是“儒教”呢?

費爾巴哈關於宗教的形成有段說法:“如果太陽老是待在天上不動,它就不會在人的心中燃起宗教熱情的火焰。只有當太陽從人眼中消失,把黑夜的恐懼加到人們頭上,然後再度在天上出現,人們才向它跪下......”可見宗教的誕生與人們對生命產生恐懼相關連,儒家與此更不沾邊,怎麼會是宗教呢?


思源73918016


儒家的精髓...拿得起

道家的精髓...守得住

佛家的精髓...放得下

儒家稱為...儒學

道家稱為...道教

佛家稱為...佛教

佛家講...萬物皆因果

道家講...萬物皆規律

儒家講...萬物皆進取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


胡文躍文


獳家不但是宗教,而且是中國成形最早宗教,也是對中國毒害最大,歷史最久癌毒瘤宗教。

儒在商朝時,就已經專指專職從事喪葬職業的人士。

孔老二還沒投胎前,制定《周禮》儒教始祖的周公旦封地魯國,儒教早已成熟,成為魯國國教。

正是因為有了魯國儒教的社會環境,才有了以哭喪為生的孔老二,有耳聞目睹浸淫儒教的環境,跟人習禮的條件,和用儒教當做自已騙人錢財暴發斂財的工具。



宗教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必須要有符合組織的各種形式、再加上符合宗教的諸多特徵。

作為組織,一般有固定加入和退出的儀式、有成文的組織規則、公開的組織系統,組織成員需要遵守行為規則、承擔違背行為規則的責任。

而宗教的主要特徵包括,有教主/教宗或宗教系統內系列神靈,有公開、穩定/呈文的宗教理想/經典、有成熟的傳教模式、有系統的宗教修行方式和規則/紀律、宗教成員有遵從教主指令行為的義務。

大家可以對比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各種組織形式/行為規則,來對比以上組織和宗教的各種特徵。

而儒家,從整體上來說,雖然有公開、公認的經典著作,但沒有組織規則,也沒有帶約束力的成員行為規則,更沒有違背行為規則需要承擔的強制責任。

所以,儒家從形式上就不能作為完整、完善的組織存在和發展。

同樣,儒家文化屬於自然擴散,並沒有組織去做主動的傳教模式,學習儒家經典也不需要遵守什麼特定的行為規則(如禮拜),最關鍵的是沒有組織結構和組織領導,沒有固定成員活動,成員也不需要按照組織領導的指令去做事。

所以,儒家和儒學作為一種流傳很久的文化,是開放性的,你可以學或不學,也跟血緣出身沒有任何關係,學一半放棄也不需要任何人同意或經過什麼手續,所有這些,都代表著這一文化現象,即沒有組織性,更缺乏宗教特徵。

在中國歷史上,更接近宗教形式的是道家,但道家追求自我修養的特徵,與傳教模式的宗教形式差別較大,這也是道家即使算類宗教也競爭不過佛教等其他宗教的生存結果吧。

儒家和儒學,在有些特定年代被一些教條主義者,特意的向宗教模式上引導,比如增加各種祭孔儀式、人為制定各種日常行為規則、各地設立孔廟為核心的組織機構,等等。

但總體上,這些束縛人性的宗教手段,都是與儒家思想解放人性的本意相違背的,所以也都是不了了之,沒能把儒家拖入宗教的泥潭。


理得心安


儒家在中國是宗教。

在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沒有儒教和道教。在中國三大教有儒教,道教,儒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在中國發展壯大。

宗教是一個時代,也就是一個朝代的產物,君主皇帝的欽點和民眾的信仰,隨之而產生的。

這裡宗教的宗,有點,祖宗,宗廟的意思,但宗教是以一個大的集團而信仰所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