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這句話什麼意思?

從容A先生


朋友你好!

本人是在農村長大,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野狼,所以不知道狼怕一託這一說,但是狗怕一模這個是深有體會。小時候我們村基本是每戶人家都會養狗,而且都是那種比較兇的土狗。雖然都是鄰里,但是狗不一定都認得你,所以有時候走在鄉間小道上,或者路過鄰居家的時候,就會與別人家的狗開展一場生死搏鬥。雖然每次都會拿著一米多長的木棍,但是你會發現那種兇的狗,你越打它撲的越兇,小小年紀的的我最終只能說落荒而逃,最終選擇繞路。

所以我想出來兩個方法,一就是帶著自己家的狗去跟別人家的狗搏鬥,二就是開闢新的道路。直到後來跟奶奶一起出了趟門後,才知道怎麼對付這種狗的方法。最終奶奶教了我兩招絕學,一招打狗棍法,一招就是你說的"狗怕一模”。

關於打狗棍法,就是當你手中有棍棒時,而且惡狗也向你撲面而來,一般人會對著狗一頓亂打,其實在你揮打棍棒的時候,給狗留了一定前進的空間,會然你感覺狗離你越來越近,最終你會頂不住壓力,落荒而逃。所以打狗棍法的精髓就是,打時要左右揮打手中的棍棒,這樣,狗就不會有前進的機會,也會知難而退。另外一招就是“狗怕一摸”。當然這是下下策,當狗有向你撲來的跡象時,你做一個下蹲動作,狗會以為你是在撿東西打他,所以它也會害怕,有時候會逃離躲避,但是它還是會繼續追你,所以說這個狗怕一摸的實質意義更多的是幫你拉開空間,讓你逃跑。這招真的是屢試不爽,小時候的我曾經就是用這招以一人敵四狗。

好了,就說這麼多,這幾招你學會了嗎?或者有更好的招數,教給大家吧!


農村大松哥


對於從小在山村長大的有書君來說,對“狼怕一託,狗怕一摸”的真正理解來自於生活實踐。

記得有一年夏天,家鄉乾旱,母親經常在凌晨三點多就到菜園附近的水坑裡去挑水澆菜。有一天,母親來到水坑邊,剛想放下水桶,忽然發現,皎潔的月光下,一匹狼正蹲在水坑旁對著月亮長嘯,眼裡冒出綠瑩瑩的光。

母親嚇了一跳,但是,仗著自己手裡的扁擔,她靜下心來,把扁擔橫著舉在胸前。結果,那匹狼見了,竟然慢慢後退,夾著尾巴,跑到隔著菜園的山那邊去了。


母親回家後告訴我們“狼怕一託”。這個“一託”又寫作“一庹”,庹是一種丈量的單位,成人手臂張開之間的距離為一庹,過去一庹長的農具很多,鋤頭、扁擔、禾耙、鐵鏟……這些工具既可以攻擊,也可以防禦,所以,即便在外幹農活遇到狼,農民伯伯也不會太害怕。

如果一個人夜行走山路,人們往往會帶上一根一庹長的棍子用來防身。武松上景陽岡時,不就帶了一根哨棒嗎?

因為狼的疑心很重,“橫草不過”,哪怕是舉著一根長長的草葉,它也會擔心有陷阱,所以又有“麻桿打狼兩頭怕”的說法。

如果沒有棍子,也可以把把手舉起,比劃託槍瞄準的動作,狼害怕獵人追殺,所以也能起到威懾的作用。

老人家常說,狼是“銅頭鐵腿麻腰棉肚”。以前,只有村莊附近出現了狼,全村老少都會抄起鐵鏟扁擔、甚至拿著獵槍去追殺,狼的記憶力很好,大概是怕自己被傷著要害,所以,看到長棍子,或者端獵槍的動作它就會知難而退。

至於“狗怕一摸”,是指狗害怕人類彎下腰來摸石頭的動作。可以說這個方法對付山村的土狗還真是百試不爽。


農村裡都有養狗看家護院的習慣。只要你出門路過別人家的矮院或者籬笆,那些可惡的土狗就會狂吠不止,甚至尾隨身後,這時,一些脾氣火爆的人就會彎腰撿地上的石頭扔過去擊打,因為命中率很高,這些土狗也常常被打的“嗷嗷”直叫,落荒而逃。


久而久之,那些狗兒也害怕人們彎腰撿石頭的樣子了。有書君小時候就用這種方法,很多次嚇退過那些狂吠的野狗。

所謂“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是農村人利用狗和狼的一些弱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用於自我保護的經驗,和“狼怕彎腰狗怕蹲”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開發的速度加快,現在在農村是根本就看不到狼了,而作為看家護院的土狗養的人也越來越少,倒是各種品種的寵物狗越來越多,你再彎腰去摸也找不到石頭,它也不會怕你了,更何況,狗命高貴,可不敢輕易去摸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句話是民間防狼防狗總結的實戰經驗,直到今天依然有效。鐵錘先解釋諺語,再講解裡面的道理。

“狼怕一託,狗怕一摸”,所謂一託,指的是一託長的木棍之類防身武器,一託的長度,就是兩隻手伸展開來的長度,基本上跟一個人的身高差不多。類似於武林人士使用的“齊眉棍”。

狼怕一託,就是說狼在兇狠,只要你手上有一根棍子,狼就有所忌諱。

所謂一摸,就是做一個蹲下來摸磚頭的動作。這個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告訴孩子,如果有惡狗追過來,千萬不要拔腿就跑,因為人再跑也跑不過狗,除非你是《烏龍山剿匪記》裡面的土匪頭子田大榜。

為什麼“狼怕一託,狗怕一摸”呢?首先,狼的特點是“銅頭鐵腦豆腐腰”,狼雖然兇狠,但是身上也有罩門,狼頭是非常結實的,你就是一棍子砸上去,也不會造成多少傷害,但是狼的腰部非常脆弱,非常的細,你看看動物世界就會有印象。所以有經驗的人打狼的時候,都會對準狼腰狠狠的擊打,有力氣的一棍子就能把狼腰打折打殘廢。其實狼的腳也很脆弱容易受傷,所以野外的瘸腿狼是很多的。

至於惡狗撲來的時候,你迅速蹲下來,做一個摸東西的動作,基本上這隻狗就會嚇的掉頭就走。這其實也是動物的本能,屬於記憶中一代一代遺傳的東西。人一蹲下做動作,狗就會認為你要摸磚頭,石頭去砸它。動物的危機感其實很強的,人類稍微做一些動作,動物都會感受到危險。

畢竟,人類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啊。


鐵錘歷史


首先正確的寫法是這樣的,

狼怕一 庹(tuǒ),“庹”的意思是雙手手臂伸平後兩手之間的距離

前半句


深夜在路上能經常見到狼,狼是既兇殘又狡猾的動物,在農村如果獨自出門的話,都會帶上一根棍子,不需要多長,兩手之間所形成的距離就是一託,遇到狼拿起棍子,狼就不敢貿然的進攻你,既使沒棍子也要做出託著棍子假裝舉起來的動作,狼就害怕這個,貌似是以為這是槍,具體就不得而知了

後半句



當你遇見狗的時候,你彎一下腰,狗就會嚇跑,因為你彎腰的時候,狗會以為你是彎腰撿石頭砸它,所以它就揪著尾巴跑了(貌似這個得分狗,有的狗就不吃這套)


北漂的蒲公英啊


老人常說:“狼怕一託,狗怕一摸”

,這句話和農村俗語:“狗怕彎腰狼怕蹲”有異曲同工之妙。說的都是人類根據常年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怎樣對付狼和狗的有效辦法。

狼怕一託

“狼怕一託”的“託”有書君村中老人說應該是“庹”[ tuǒ],意思是成人兩臂左右平伸時兩手之間的距離,大約五尺。狼怕一“庹”指的是狼怕一“庹”長的木棍子,因為以前山野鄉村,常有野獸出沒,人們外出時,心中常握一“庹”長的木棍子,以對付野獸的侵犯,當然也包括狼。

久而久之,狼只要見到人類手中的一“庹”長的木棍子就會敬而遠之或者逃跑。

“狼怕一託”的“託”的另一種意思是用手掌承著東西,這裡指的是人類用手承著槍的動作。

在狼的經驗裡,人類只要託槍,蹲下身子,做瞄準動作,它們的安全就沒了保障,有的時候還可能搭上性命,所以人類託槍的動作在他們大腦中根深蒂固,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看到人類一託槍,狼就懼怕,然後逃之夭夭。

無論是狼怕一“庹”還是狼怕一託,都是人類根據狼的這種條件反射,總結出了一條抵禦狼的行之有效的經驗,然後總結成了一條諺語“狼怕一託”。

狗怕一摸

“狗怕一摸”指的是狗害怕人類彎下腰來往地上摸石頭的動作。因為以前人類常用這種動作讓狗吃盡了苦頭,有的被打得嗷嗷叫,有的還有皮外傷,久而久之形成了條件反射。

後來狗學乖了,看到人彎腰往地上一摸,它們就害怕了,本能地趕緊跑遠了。

人類根據狗的這種習性,總結出了一條俗語“狗怕一摸”。

可現代的寵物狗像個小精靈,你遠遠的一呼喚,它就趕緊跑過來,向上躥,搖著尾巴輕輕蹭蹭你的手,那親熱勁兒讓你一天的疲勞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你蹲下身子往地上一摸,它還以為你給它送口糧呢,一蹦一跳竄到眼前,搖頭晃腦嗅一嗅,舔一舔,哪還有害怕一說呀!

至於藏獒等大型犬,你摸也白摸,它可不吃這一套。

所以“狗怕一摸”隨著時代變遷,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之後已經沒了現實意義,毫無用武之地了。

而“狼怕一託”也因為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野外狼的逐漸減少,而失去了其價值。

老人常說:“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隨著時過境遷,已經沒了多大意義,而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卻越來越和諧了,我們在動物園裡可以隔著籠子看看狼的尊容,在家裡可以養著寵物狗,再也不用那些“狼怕一託,狗怕一摸”的老經驗去嚇唬狼和狗了!


24幀半


首先更正一下題主的小錯誤,這句對付犬科生物的俗語原話是“狼怕一庹,狗怕一摸”。其中“庹”發音是三聲的“tuo”,更正了這點我們就好解釋了。

之前山腳下的村莊裡常常會遭到狼的攻擊,我們山西這邊幾十年前也有諸多萌萌的狼來院子裡偷東西吃。而狼一般喜歡夜間行動,所以走晚上走山路的百姓們都會隨身拿一根和手臂展開長度相近的棍子,萬一半路和狼邂逅,狼看到你手中有棍子就不敢攻擊你,屢試不爽。這就是“狼怕一庹”的解釋,這裡的“庹”就是兩手張開的距離,引申為隨身的防具。

而“狗怕一摸”也有特別的解釋,雖然摸狗頭是和狗表達有好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僅限於與你相熟的狗。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狗,這個狗子們對陌生人可是不太友好,有時候還會擋你的道。這句話中的“摸”不是摸狗頭,而是蹲下身子摸石頭或者其他能扔出去的物品,狗會以為你要攻擊它,就會嚇跑。

當然,這招並不是百試百靈的,有時候你會遇到性格爆裂好鬥的狗,你要是蹲下來,反而會激發它們的鬥志,就會向你撲過來,你如果這時再蹲下身去扌……


邏輯文史游


農村有很多有智慧的俗語,都是平時人們通過換吧而得出的結論。那麼狼怕一託,狗怕一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狼怕一託

狼怕一庹才是真正的含義,只是很多農村人不知道這個庹字怎麼寫,於是便念成了“託”。

庹(tuǒ)指的是雙手張開的距離,這是一個形容詞,形容這麼長的物體。狼怕這個尺寸的物體,因為在其記憶中,這麼長的物體屬於扁擔棍棒等物,可以攻擊到狼還能保證自己不受到傷害。在古代沒有護身的裝備,人們晚上趕路的時候都會準備這麼長的物體用來防身,千百年來一隻如此。遠了不說,武松正因為有攜帶庹的習慣,才讓他成功的將動物擊殺~

狗怕一摸

陌生人摸狗多數是會被狗咬的,因為伸手的角度會讓狗感覺威脅。但其實狗怕的不是被摸,是摸狗的動作,下蹲。



住在農村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當有狗追趕你的時候,你只需要回過身來快速的下蹲,假裝在撿東西,那麼這個時候多數的狗一定會後撤的。但假如你無聊傻狗,或者是兇猛的狗,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做,會引起狗的憤怒,會直接給你撲倒的。


其實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是“狼怕摸刀狗怕蹲”,不過都差不多,一個意思。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月亮灣拉布拉多


我給你們講講我們這邊的說法!


狼怕一託,狼為什麼怕一坨託呢,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一託,一託在我們這是方言就是兩隻胳膊伸開的長度,用白話說就是比作長棍!在以前放牧遊民,放牧的時候都會有狼或其它野獸來偷吃養羊,牛,而身上都會帶一根長棍來對抗狼,久而久之狼對長棍都會畏懼了!


狗怕一摸,這個大家只要是農村的都應該經歷過,每當走到陌生的地方時,狗狗都會追著叫,這個時候你彎腰朝地上一摸,它就會嚇跑。而在狗狗的眼裡,你這一個動作,他以為是你要撿石頭!

我說的是河南這邊的說法,

而你那是什麼意思,下邊留言區留言哦!


鹹水魚淡水魚


問:老人們常說:"狼怕一託,狗怕一摸,″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個題問前面20多人都回答了,回答完全正確,我再答也是雷同,也就不細說了。

意思就是狗對你汪汪,你只要一貓腰,就嚇跑了。狼看人手中拿棍,人手中哪怕拿著麻桿兒,狼也是害怕的,"麻桿兒打狼兩頭害怕"嗎!狼的疑心很重,就是"橫草不過",前面橫著一棵草,狼也要躲著走,怕是陷阱。

轉個話題吧,狼很狡猾,有時也跟人鬥智。上中學時有篇課文,就是蒲松齡先生的《狼》,說的就是狼和人鬥智,最終沒鬥過人: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途中兩狼,綴行甚運。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金蘋果老楊


很多民間的諺語其實非常的有道理,這些話的形成也並非一朝一夕,它是老輩們一代代的智慧結晶。靠著咱口口相傳直到現在,並且還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題主所說的“狼怕一託,狗怕一摸”也是非常流行的一句諺語,但是需要挑個小錯兒,狼怕一託的“託”,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庹”字,也就是狼怕一庹,狗怕一摸。下面咱詳細給各位朋友解釋一下。


所謂狼怕一庹,這個庹字根據《字彙補》中的解釋為:庹,兩腕引長謂之庹。說成大白話就是成人伸出兩臂後,兩個手掌之間的長度,大概是5市尺(一米七)左右,古人很聰明的把這個模糊長度用一個字“庹”來形容。ok,解釋完庹字,這個一庹的意思容易理解了,就是指大概5尺的木棍子,也就是說,在以前古時候,由於自然環境較好,人口也相對少,野獸是大量存在的,尤其是野狼,所以以前人們能遇到狼的機會是很大的,所以在獨行或者夜行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一根5尺來長的大木棍,這樣狼看到了就不會輕易的攻擊你,因為狼生性狡猾多疑,如果你拿著武器,它看到後先會忌憚三分,從而保證自己的安全。

而狗怕一摸,這個大家有興趣可以立刻實驗一下,題主以前小時候那是屢試不爽,如果你在小區內看到有狗對你不友好的狂吠,如果你立馬在它眼前蹲下做撿石頭的姿勢摸一下地面,這個時候狗肯定會掉頭就跑。(注:藏獒誤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