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發麻怎麼辦?是什麼原因?

手機用戶101245567286


64歲的付同志,在半年前偶爾出現手大指母發麻,以為是頸椎病,沒有引起重視。後又出現短暫一過性頭昏,自服血塞通。漸漸地食指出現了發麻,之後又出現中指發麻,再之後出現無名指發麻,最後出現小指發麻。



每個手指順序發麻!他自己認為怪事了。就在本月,他到醫院進行了相關檢查,被醫生通知要住院治療了,什麼病嚴重到要住院呢?難道不是頸椎病嗎?自己從來身體均好,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只是一輩子抽菸,近2年來身體稍有點胖而已。就是手指有點麻,其他的還好。




真實的病情是

1、血液化驗提示其有高脂血症,如圖



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2、經顱多普勒檢查

提示左側顱內動脈血流速度稍減慢,其實這個檢查只是粗略估計,一般不能真正估計腦血管狹窄嚴重程度。



3、頸部血管彩超檢查

(1)、雙側竇部粥樣硬化斑形成(混合斑);

(2)、右側頸內動脈硬化斑塊形成(軟斑),斑塊致使管腔狹窄;



(3)、左側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硬斑);

(4)、左側頸總動脈內中膜粗糙增厚。



血管有的地方非常狹窄了,軟斑塊隨時可能脫落形成栓子,可導致腦血栓,腦梗死等危險,手指發麻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缺血的表現之一,所以醫生叫住院治療。



老人家回家把家事按排好了再去住院,醫生暫時給服用的藥物為阿司匹林腸溶片(每天100mg一片),阿託伐他汀鈣片(每天20mg一片),尼麥角林片(10mg一片,每日3次),消栓通絡膠囊(0.54g一片,每次2片,每日3次);但是,目前患心血管危險事件(腦梗、心梗等)風險特別大,願老人家儘快住院治療。




現如今,老年社會,心腦血管疾病高發,老年人手指發麻,需警惕血管硬化狹窄,腦中風等危險事件前兆可能,一定要到醫院正規檢查才放心。



誠然,手指麻的原因還有很多,如頸椎病、肘和腕部的相關疾病、神經及風溼性疾病等均可引起,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發生危險!


餘千蘭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經常有人問我類似的問題。手指發麻,有很多種原因,這裡做一個總結。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頸椎病。頸椎病的時候壓迫神經,由於上肢的神經都是由頸椎那邊發出來或者支配。從而會導致上肢的麻木,頸椎病,很多人都會有頸部的痠痛,有些人有上肢痠痛,麻木。如果懷疑是頸椎病,最好結合醫生的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最好的就是做一個核磁共振看一下。對於一般的頸椎病,如果症狀不是很嚴重,可以口服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以及非甾體類的藥物,對於嚴重的頸椎病,有些甚至要手術。



第二個原因就是周圍神經的壓迫,比如說,臨床上最常見的碗管綜合症是由於正中神經,在網管內受到壓迫,從而導致手指的麻木,對於這種情況,最好能做一個肌電圖看一下,如果確診是腕管綜合症,且症狀比較嚴重的話,那這種情況也是要開刀的。如果不是很嚴重的,可以通過休息制動,口服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以及非甾體類的藥物。

第三種原因,就是由於某些動作壓迫了局部的神經,從而導致手指的麻木,比如說有時候午睡的時候趴在桌上,壓著手上的神經,會導致剛醒過來的時候,手指頭麻木,甚至整個手都麻木,這種情況一般休息一段時間慢慢會好轉,有時候幾秒鐘就能恢復了。這種情況應該問題不大。

第四種原因,就是有過外傷,比如說撞擊傷或者刀砍傷等等引起的神經損傷,有時候打架打得不巧,也會導致局部神經的損傷。如果由於暴力導致手部發麻,或者手知覺減退,一定要到醫院去看一下,如果急性神經損傷,是需要手術把神經修補起來的。

當然,手部的麻木還有很多種,其他可能,比如說末梢神經炎等等,對於手部麻木,如果長時間不能恢復的話,建議儘快到醫院去看一下,因為神經非常重要,有時候神經損傷或者神經壓迫處理不及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骨科袁鋒


(特約回答:全科陳醫生)


很多人都有是不是手麻的情況發生,有時稍加活動就會緩解,但有時卻要持續很長時間,今天就來聊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不同類型的手麻。

短時間的手麻多由不良姿勢壓迫造成。比如休息時趴在桌子上睡覺,或者壓著胳膊睡覺,醒來之後直接手麻了,這是正常情況,大多數人胳膊、手臂、腿腳壓迫的時間長了都會有這個情況發生,因為壓迫了血管、神經,導致局部供血不足引起麻木。


長時間持續手麻則可能是骨關節病引起,最常見的是由於頸椎病。長期不良的姿勢或者老年性退化,往往會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就會出現手指麻木、感覺異常等症狀。除了頸椎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腕管綜合徵”,腕管內除了有軟組織以外還有正中神經穿過,由於長期勞損導致腕管內軟組織腫脹壓迫了正中神經,所以會有麻木的感覺。


有一種原因能引起手麻,並且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便是心腦血管意外。臨床上有時會遇到僅僅以“左手中指麻木”為主訴的心梗病人,而腦血管意外卻可能是無特定性的手麻。雖然手指麻木不一定都是心腦血管意外,但對於40歲以上的人群來說,如果經常出現胸悶、心悸、氣促、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肢體麻木、舌頭髮脹等症狀,且患者平時又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頸椎病以及“腕管綜合徵”等由於長期不良姿勢所引起的手部麻木,是可以改善的,比如在工作、學習的間歇,可以做做捏頸仰頭運動,用右手掌捏住後頸部, 用力仰頭, 然後放鬆手掌, 頭頸亦恢復中立位, 再用力捏, 仰頭反覆20次, 左手掌亦同。


醫患家


手指發麻在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一種事暫時性的,生理性的。比如你長時間緊握,或者堅持一個姿勢很久,這樣在勞累和姿勢長時間沒改變的情況下,造成了感覺手指發麻。等到放鬆了,活動了,改變了姿勢以後,這種發麻就會緩解,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還有一種就是疾病引起的手指發麻,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頸椎病。頸椎病最常見於長時間坐著打麻將,低著頭摸牌的麻友身上。越打越麻,越麻越打,惡性循環。

頸椎病引起的手指發麻,是因為頸椎問題造成了神經的壓迫,導致了遠端指節神經的症狀。如果能夠解除壓迫,那麼發麻的情況就會緩解。

另外,對於老年人,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腦部疾病引起的手指發麻。如果說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手指發麻,不靈便,並且伴隨有口眼歪斜,胳膊腿無法正常活動等異常,那麼一定要注意腦中風的發生,儘快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婦產科女司機


平日裡的確經常有患者跑來門診詢問該問題,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其實,導致手指發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則有以下幾種:

1、腦血管病變:大腦是掌管我們一切生命活動的中樞,為了自身功能的協調,大腦存在著多個分區,每個分區都對應著某種軀體功能,而腦血管發生病變時,就有可能導致某個區域內的腦組織供血供氧不足,進而引起相對應的軀體功能障礙或缺失;而手麻就是腦血管病變最常見的表現;


2、頸椎病:所有的上肢神經都由此通過,當頸椎出現病變時,可能會壓迫到這些神經,導致神經信號傳導異常,進而引起上肢的麻木疼痛感,手指自然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3、糖尿病:該病導致手指麻木的情況也比較多見,主要是因為高濃度的血糖水平會對微小血管造成損害,從而引起神經營養因子的缺乏,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引起手麻;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手麻,比如高血脂、腕管綜合徵等疾病,所以,為了能夠獲得有效治療,我們應該首先去醫院確診病因!


綜合內科張醫生


每次看到這個手指發麻的話題,我總是忍不住想答,卻也不知道怎麼能給你定位,因為單純的手指麻木,得到的資料真的太少,造成手指麻木這個症狀的問題,真的太多,舉幾個最常見的例子科普一下……

1.頸椎病

它排第一,沒任何毛病,發病幾率最高,不管是頸椎間盤突出症,還是頸叢神經卡壓,都可以造成神經的遠端出現症狀。

2.胸廓出口綜合徵

問題還是發生在頸部,只是出現在頸部的斜角肌,斜角肌前束和中束緊張就會卡壓刺激臂叢神經,造成手指麻木的症狀。

3.肘管、尺管、腕管綜合徵

尺神經、正中神經都可以在特定的部位發生卡壓,造成手指的麻木,鑑別就要根據症狀的表現不同,卡壓刺激不同針對分析。

4.前臂伸肌損傷

不少人把這個問題和肱骨外上髁炎混淆,前臂伸肌損傷,會導致這個部位的神經受到卡壓刺激,造成手指麻木,夜間明顯。

結語

上述只是舉幾個例子,還有很多原因,一般偶有的麻木,多數自我身體恢復就可以,長期的手麻,最好找醫生看一下,找到原因,再採取相應的方案處理,不可盲目緩解症狀。


健康新語


我是骨科醫生老牛,臨床工作近20年,來幫大家解答:手指發麻只是一種臨床表現,原因有很多,下面分別介紹:

1.頸椎病

準確地來說應該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可以導致手麻,除了手麻有的患者還可以出現胳膊疼痛,有時疼痛還很劇烈,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治療方面主要是頸椎牽引,營養神經、消腫以及止痛等對症治療,一般保守治療有效,極少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2.腕管綜合徵

由於腕管內壓力增加,導致腕管內的正中神經受壓,影響了傳導功能而引起手指麻木,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及環指靠近拇指的一半麻木,症狀比較典型,可結合上肢肌電圖明確診斷,注意與頸椎病相鑑別。初次發病可給予腕部固定,營養神經藥物及理療熱敷等對症治療,保守治療無效需手術鬆解正中神經,療效確切。

3.肘管綜合症

主要病變發生在肘關節內側,此處有尺神經行走,慢性勞損和肘關節外翻畸形可導致尺神經受壓變細,主要表現為小指和環指靠近小指的一側皮膚感覺麻木,保守治療效果一般比較差,建議早期尺神經鬆解前移手術治療。

4.尺管綜合徵

臨床上少見,手指麻木特點和肘管綜合症相似,有時難以鑑別,可結合肌電圖加以區分,主要治療方式仍然需要手術鬆解。

5.脊髓空洞症

此類疾病較少見,多表現為階段性皮膚感覺障礙,有時候和腕管綜合徵、肘管綜合症及尺管綜合徵難以區分,需要進行頸椎核磁共振檢查來明確診斷。治療上比較麻煩,無論保守還是手術治療,效果都不理想。

6.胸廓出口綜合徵

臨床上少見,容易被誤診和漏診,表現為臂叢神經損害,手指麻木不典型,肌電圖檢查常常不能幫助明確診斷,需要結合臨床查體方可診斷,主要有封閉治療和手術治療。


關注骨科醫生老牛,帶給你不一樣的科普,免費諮詢!


骨科醫生老牛


手指發麻就要找到“發麻”的病因,然後去除病因,就解決了。但現實中,手指發麻的原因還是很多的,也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

就病因我總結如下幾種

1、頸椎病 特別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容易發生手麻的。常伴有頸肩部、頸後部疼痛。神經支配區域有明顯的麻木及明顯的感覺減退。通常頸6、頸7、頸8神經根受壓表現為手部麻木。

2、胸廓出口綜合徵 由於臂叢神經在胸廓上口或胸小肌喙突止點處受壓,會引起上肢發麻。通常x線片可以發現頸肋或第7頸椎橫突過大。

3、鎖骨上方腫瘤壓迫臂叢神經也會引起手麻的症狀。


4、肘管綜合徵 就是尺神經在肘部的受壓表現出來的症狀。通常是環指尺側半及小指感覺麻木。

5、腕管綜合徵 就是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壓表現出來的症狀。通常表現為拇指、示指、中指及環指橈側半麻木。在疾病的晚期可有手的魚際肌萎縮,手對掌功能障礙。

6、腕尺管綜合徵 就是尺神經在腕部受壓表現出來的症狀。主要也是表現環指尺側半及小指感覺麻木,感覺減退或消失。

7、末梢神經炎,通常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神經末梢病變,主要表現為對稱性的手足麻木。其麻木範圍和我們平時穿襪子帶手套的範圍基本一致。

8、旋前圓肌綜合徵 通常是前臂旋前圓肌病變壓迫正中神經引起拇指、示指、中指及環指橈側半麻木症狀。我想到的基本就這些了,希望對您有一些幫助。


骨科姚大夫



經常的手指發麻可以作為腦血栓的一個前兆,有心腦血管方面疾病的人,在發病前期也有可能手指發麻和手臂脹痛的症狀,其實手指發麻就是血液循環不暢通或者瘀阻造成的,有的活動後會有減輕,說明還沒有完全堵塞,活動一會促進血液循環就會好一點,但是風溼病也有可能引起手指麻木,有早上腫脹和麻木的特點,活動後減輕,糖尿病、高血壓、頸椎損傷,以及一些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都有手指麻木的現象。

手指發麻引起的原因很多,像氣血不足、體質虛弱的人,血液循環減慢,也有可能出現手指麻木的現象,活動後就會減輕,這種手指麻木一般是以手指頂為主,是身體末梢氣血不足的原因,治療方法是補氣養血,可以熬黃芪、炙甘草、生薑、白朮水喝,多吃些溫補的中藥材,都能起到補氣生血和養血的作用,如果是一個手指或者是幾個手指都麻木,尤其是大拇指麻木的,就提示有可能是心腦血管方面的瘀阻,發現有麻木的現象就要引起重視,用行氣活和血化瘀的方法治療,用藥有黃芪、丹參、紅花、三稜、莪術、三七、天麻、雞血藤等治療,提前發現、提前治療就有可能不會發生大的疾病,所以有手指麻木的人一定不要大意。


風、寒、溼三氣也有可能造成手指麻木,尤其是溼寒很容易阻止氣血運行,使手指末梢的供血不足造成麻木,這樣的一般活動一會後會減輕,也有的是經常一個姿勢工作和學習,或者吹風扇、空調,都有可能對頸椎造成損傷,使氣血運行受到影響,也會有頭暈和手指麻木的症狀,治療的方法是行氣活血和溫經活絡,用藥有:人參、桂枝、生薑、炒生薏仁、獨活、羌活、白朮、茯苓等治療,也可以用艾葉、生薑、紅花、桂枝熬水燙手燙腳,也有很好的祛溼作用。


中醫雜症


概述

手指發麻是指手指有麻麻的感覺。手指的感覺神經是由頸段脊髓分出神經根,在頸腋部組成臂叢神經,再分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等通過上臂和前臂,成為未梢神經分佈到手和手指。

病因

末梢神經炎、正中神經損害、橈神經損害、臂叢神經損害、頸椎病

其中頸椎病較為常見

上肢或者手指麻木是典型的頸椎病的症狀,也是平常我們說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症狀,麻木是間歇性發作的比較常見。這麼麻木很難受,需要根據頸椎的片子來判斷是哪個椎間盤的突出,針對的進行治療。也有可能是局部肌肉的卡壓引起。

西醫治療:甲鈷胺片,口服,通常成人一次1片(0.5mg),一日3次,可根據年齡、症狀酌情增減。

中醫治療:①適當鍛鍊頸部和上肢活動,就會逐漸使手指麻痛減輕。鍛鍊要循序漸進,先輕輕的做,再逐漸加強,並一定要堅持做。②熱敷法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症狀。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最好是用中藥燻洗方來熱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