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對人生活有什麼影響?能治嗎?

董其斌


扁平足分為結構性功能性兩種類型,結構性扁平足通常是先天遺傳因素或神經系統疾病所致,基本很難改變,而功能性扁平足是由於後天習慣所致,是能夠通過訓練矯正好的,具體怎麼矯正功能性扁平足,請看文章。


足弓在運動過程中主要靠主動結構和被動結構維持,主動結構包括足底的神經肌肉系統,被動結構包括足底的小關節和韌帶組織,其中被動結構是不能主動改變的,而主動結構可以通過訓練調整,這一部分屬於可訓練因素,也是我們今天講的重點內容。

怎樣判斷是結構性還是功能性扁平足呢?請按照下面的方法自我檢測一下:

1、首先給足底噴上薄薄的一層水

2、站姿承重的狀態下在水泥地上踩下一個腳印

3、坐姿不承重狀態下同樣踩一個腳印

4、將腳印與上圖對比,如果坐姿踩下的腳印足弓正常,而站姿足弓消失,則為功能性扁平足,通過訓練比較容易矯正

5、如果兩種姿態下踩出的腳印相差不大,都出現扁平足,則為結構性扁平足,矯正難度較大,改善空間較小,但是堅持訓練也會有一定效果


加強足弓,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激活本體感覺,改善神經肌肉控制

1、網球滾壓足底

1、將網球平放在墊子上

2、單腳踩在網球上,向下擠壓並前後滾動網球

3、建議30次/組,做2組

2、足趾牽拉

1、腳趾分開平放於墊子上,如果分不開可用手輔助打開腳趾

2、抬起腳後跟,雙手扶膝向前跪在墊子上,充分感覺腳趾與足底筋膜被拉長

3、建議保持30秒,做2組

3、毛刷刺激本體感受器

第二步:恢復肌力

一、 足趾力量訓練

1、用腳趾踩住彈力帶,並將彈力帶向上拉起,給予足夠的拉力

2、腳趾慢慢放鬆伸展開,再收縮彎曲腳趾,下拉彈力帶

3、拉下後保持2秒,再慢慢還原

4、建議每組20次,做2組

二、 縮短足弓訓練

1、腳掌平置於地面上,慢慢收縮足底肌肉讓足弓縮短,保持2秒後慢慢還原

2、開始如果不能很好控制,可以用手輔助縮短腳掌,直到自己能夠主動收縮

3、建議每組20次,做2組

三、 腳踝抗阻內翻

1、將彈力帶套在踝關節上,向內下方拉緊腳踝

2、收縮足底和踝關節內側肌肉使足弓升高、踝關節內翻,保持2秒後慢慢還原

3、建議每組20次,做2組

第三步:動態整合訓練

一、勾腳尖提踵

1、兩腳平行自然站立

2、慢慢向上勾腳尖到最大幅度,然後再提腳跟到最大幅度

3、整個過程保持身體穩定,腳踝保持在中立位很關鍵

4、建議每組20次,做2組

二、平衡墊上保持

1、單腳站在平衡墊上,建議將平衡墊凹凸不平那一面朝上

2、穩定身體姿態,動態調整腳踝於中立位

3、可上肢做一些擺動的動作增加難度

4、建議每組60秒,做2組

三、單腳跳躍

1、單腳站立,保持身體穩定

2、腳踝發力向上跳起,落下時收縮肌肉保持踝關節中立位

3、可先從雙腳跳開始,逐漸過渡到單腳跳

4、建議每組20次,做2組

作者


張博士體態康復


其實扁平足如果沒有症狀,是可終身不治療的。

  足弓是人類腳的重要結構,能使足部富有彈性。扁平足就是缺失了正常的足弓。但並非所有足弓的缺失都需要治療。

30%成年人是扁平足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主任李旭教授介紹,其實所有的孩子剛出生時都是沒有足弓的,足弓是在學走路之後才慢慢發育出來的。孩子在學步期如果能儘量光腳走路,會更有利於足弓發育。

  不過,受遺傳因素影響,30%的人成年後也是扁平足,沒有發育出足弓。如果父母是扁平足,那大部分的孩子也很難避免同樣情況。但也並非所有的扁平足都需要治療。臨床實踐中,這三成的扁平足成年人中,大部分人是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的,只是偶然的檢查中被發現沒有足弓而已,並未影響其日常生活,甚至日常參與普通的體育運動例如打籃球、踢足球等也沒有問題。

足弓墊無助於形成足弓

  當然,也有少部分沒有足弓的人群會產生不適症狀。而這種有症狀的扁平足往往屬於僵硬性的扁平足,這種情況下穿戴足弓墊進行矯正是沒有意義的。

  足弓墊的意義在於緩解症狀,而不可能進行矯正。也就是說,使用了足弓墊,因缺乏足弓而容易在走路久之後產生痠痛無力的情況可以得到緩解;但使用足弓墊並無助於形成足弓。

  如果使用了足弓墊仍然無法緩解走路後產生的不適症狀,那就有必要接受手術矯正了。

  實際上,兒童的扁平足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僵硬性,一類是柔軟性。醫學上,有症狀的稱之為平足症,平足症才需要進行矯正治療。

不一定要矯治

  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在使用足弓墊幾年之後,發育出了足弓。李旭認為,其實這並不是足弓墊的作用,而是本來就可能存在緩慢發育出足弓的情況,不使用足弓墊也會恢復足弓。但是足弓墊可以為足部提供一個更好的力學環境,促進足弓發育。

  如果是柔軟性扁平足,有什麼辦法恢復足弓呢?手術是唯一的手段。基本的原則是,有症狀才需要手術,沒有症狀可以終身不需要治療。

廣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遊華玲


大洋網


扁平足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從所謂正常的“足弓”說起吧。最早的猿人從樹上下地,先是用四肢著地行走,原來的手和足(或者理解為“前蹄”“後蹄”)的差距並不是非常明顯,隨著進化逐步過渡到直立行走,手足開始分家,手負責靈巧活動,腳失去了抓、握等功能,負責穩固負重,雙足逐漸承擔了身體的全部重量,腳在這過程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形成了足弓。對比現在的黑猩猩等類人猿,我們可以發現,人類足弓的發育最完善,既有從腳趾頭到腳跟的縱向足弓,又有由內至外的橫向足弓。那麼足弓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呢? 有了足弓,首先是負重能力的增加,腳從原來的平板一塊變成一個有彈性的結構,可以分散行走、奔跑過程中的壓力。舉個例子,有名的趙州橋就是由於其弓形結構能夠分散其所受的壓力,從而千年不倒;其次是足弓內的空間可以用來容納血管、神經、肌肉和肌腱,對它們形成有效的保護,使得足部能夠獲得充分的血運和營養,耐受長距離行走的需要。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扁平足呢?一般說來,人在站立的時候,正常情況下足底內側皮膚離地面應該有三到四個釐米的距離,而扁平足的人的這個距離會很小,甚至足底皮膚全部貼到地面了,這說明內側的縱弓已經塌陷。如果從後面看腳跟的話,可以發現腳跟往外翻的比較多,還能夠看到第四第五、甚至是第三腳趾頭(正常應該只能看到第五腳趾,其他腳趾都被小腿擋住了)。這些是簡單分辨扁平足的辦法,當然最穩妥的還是去醫院就診,請醫生確認,同時還能夠找到相關的原因以及應對辦法。

如果發現自己有扁平足,應該怎麼辦呢?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看有沒有症狀,相關症狀包括腳的酸脹、疼痛,部位可以是內側中間部位、腳跟外側等,嚴重的還會影響小腿後方的肌肉。如果是從小就有扁平足,日常生活都沒有不適,走路時還能恢復一部分足弓,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是不用特別處理的。而對於有症狀的扁平足,不論是小時候就有還是成年後發生的,都應該來醫院就診,醫生會通過詢問病情、查體以及一些輔助檢查來尋找可能的原因,並給出專業的治療建議。這些治療方法大致分為保守和手術兩大類。保守治療包括使用足弓墊或者定製鞋墊來對足弓進行支撐,減輕症狀。對於保守治療失敗或者是一些嚴重疾患的患者就需要手術來解除病因,重建足弓。手術治療的決定需要非常慎重,需要醫生和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因為足弓塌陷涉及的因素很多,每一種手術操作只能處理一個因素,有的可以解決骨性等靜力學的問題,有些可以解決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問題,而對於國人來說,到了真正需要手術的時候,有些患者的病情也已經較為複雜,一兩個簡單的手術方式不一定能夠既解除臨床症狀,又重建足弓,可能需要多個手術操作聯合多管齊下,但是每一個手術操作對於腳而言都存在一些相關的手術風險,比如延遲癒合、感染、切口癒合不良、血腫等等。所以希望有症狀的平足症患者能夠儘早就診,早期干預,避免病情的加重和複雜化,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與醫生充分交流,做到科學認識和明智的決策。


總之,症狀性平足症的治療是特殊且專業的領域,需要專業的醫師團隊聯合康復中心、矯形支具等部門來進行診斷和治療。早期的診治既能夠緩解症狀,又能夠保留足部的柔韌性,避免出現僵硬足或者關節炎的出現。


醫數


想了解扁平足,就得知道扁平足裡面的足是什麼意思,這個足指的就是人的足弓,足弓由骨骼,肌肉,肌腱,韌帶,蹠腱膜等結構共同組成,包括內側縱弓,外側縱弓和橫弓。

足弓的作用

1,吸收和緩衝外界衝擊力:足弓像一個彈簧一樣,能夠很好的緩衝外界衝擊力。

2,支撐體重,分散應力:踝關節通過足弓將體重分散給後面的跟骨和前面的蹠骨,從而維持穩定。

3,維持穩定,平衡能力:足弓成一個三角形椎體,下面有三個點支撐維持身體的穩定。

4,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足弓支撐起的空間可以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擠壓。

講了這麼多足弓的內容,那麼扁平足是個什麼呢。其實扁平足就是足弓的塌陷。



扁平足對人體的影響

足弓塌陷使足弓的緩衝,穩定,保護等功能消失,使足底承受的衝擊力增大,容易導致各種損傷。
1,由於足部應力過大,所以扁平足的人腳部需要更好的保護,不能穿緩衝差的鞋子,不能在過硬的場地上長時間活動,不能穿高跟鞋等。

2,由於足部負荷增加,並且足部的應力會通過骨骼往上傳導,除了造成足部受傷外,還會引起各種膝關節,髖關節的損傷。造成足底筋膜炎,拇外翻,跟腱炎,膝關節損傷等。

扁平足分為先天性扁平足和後天性扁平足。

先天性扁平足與遺傳,發育不良等有關係,幼兒時期症狀輕的長大後可恢復正常。嚴重的,8歲之前可以通過糾正器有機會恢復健康。8歲之後恢復可能性較小。

功能性扁平足主要是由於後期的錯誤姿勢,不良習慣,體態異常導致,可通過康復訓練糾正。

如何康復

1,增加足底肌肉的練習。比如用腳趾抓毛巾,練到足底肌肉酸脹為度。



2,小腿肌肉練習:採用不同方向的踮腳尖走路,10米的距離,正著走過去倒著走回來,然後腳尖朝內走過去走回來,最好腳尖朝外走過去走回來。練習腳踝周圍肌肉力量。

3,增加下肢肌肉力量練習

4增加關節穩定性練習

足弓的維持主要靠肌肉韌帶肌腱等彈性機構維持,足弓塌陷後需要加強肌肉練習來維持足弓,另一方面足弓塌陷後需要增加肌肉力量來代償足弓散失的緩衝外力功能。

想了解更多運動康復知識,可以關注我,或者評論區留言。


運動康復王帥


足弓塌陷的人其實還挺多的,我找了一下數據,大概會佔到6%—21%,不同地區、年齡的發病率不同,所以現在看一下自己的腳丫,你是扁平足嗎?

在站立位,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側腳底板,是否是扁平的呢?

扁平足:肌腱,韌帶和小骨頭無法正常支撐身體並隨後塌陷時發生。在發育中的嬰兒和幼兒時,平足被認為是正常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腳下的組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硬,並形成一個減震拱。遺傳傾向,肥胖和穿著不支撐的鞋都是扁平足的因素,在大多數情況下,扁平足不會對成人造成症狀或負面影響。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說,扁平的腳會導致腳/腿/背部疼痛並限制他們走路,跑步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因此,固定或容納扁平腳可能是重要的問題。

孩子至少在5歲之前(有時甚至晚到10歲)平足是很正常的,因為腳下部的骨骼,韌帶和肌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形成支撐弓。因此,如果您的孩子腳扁平,請不要驚慌,特別是如果他們似乎沒有引起疼痛或行走或跑步的問題,他們可能會長出來,所以不需要尋求治療和試著解決它。

  • 進行平面測試以確定平腳。弄溼你的腳,然後踏上乾燥的表面,展示你的足跡。如果您的腳的整個表面都可以從打印中辨別出來,那麼您的腳就會平坦。
  • 由於沒有與表面接觸,拱門正常的人在其足跡的內側(內側)部分具有新月形的負空間。
  • 兒童平足很少引起疼痛。

從出生時開始出現緊繃的跟腱(先天性)對足部的前3/4施加過大的壓力,阻止正常的彈性弓形成。[3]跟腱將小腿肌肉連接到腳跟。當它太緊時,會導致腳跟在走動的每一步中過早地抬離地面,導致腳下的緊張和疼痛。在這種情況下,腳在站立時變平,但在不承重的情況下保持柔韌。

  • 具有先天性短跟腱的柔性扁平足的主要治療選擇是伸展或手術的侵略性方案,其在下面更詳細地解釋。
  • 除了足弓和足跟疼痛外,扁平足的其他常見症狀還包括:小腿,膝蓋和/或背部疼痛,腳踝周圍腫脹,腳尖站立困難,跳高或跑得快。

無論承重與否,堅固,不靈活的扁平腳都沒有拱形。它被認為是醫學中的“真正的”扁平足,因為無論活動如何,足部底部的形狀始終保持不變。這種類型的扁平足通常由骨骼畸形,畸形或融合引起,以防止在童年時期形成牙弓。因此,這種類型的扁平腳的可以是從出生,或在成年期獲取的當前由於腳損傷或疾病,如骨質疏鬆症或炎性關節炎。

  • 剛性扁平足經常會產生更多症狀,因為足部的整個生物力學都會發生變化。
  • 剛性扁平足部最能抵抗調節性治療,如鞋墊,矯形器和物理療法。

成人獲得的扁平足通常是由於肥胖。另一種扁平足通常被稱為成人獲得,但通常是由於後脛骨肌腱的過度拉伸/過度使用/損傷,其從小腿肌肉沿踝內側延伸並終止於足弓內。肌腱是牙弓最重要的軟組織,因為它提供了最大的支撐。脛骨後肌腱過度拉伸的最常見原因是必須長時間支撐太多的重量(肥胖),特別是如果通常穿著不支撐的鞋。

  • 扁平的腳並不總是雙側的 - 它只能在一英尺內發生,特別是在腳踝或腳骨折後。
  • 成人獲得的扁平足常常對調節性治療有反應,但減肥通常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果你的扁平足有一些柔韌性(不是僵硬的)並且它們主要是由於肌腱/韌帶脆弱或緊張引起的,那麼你應該考慮某種形式的康復。物理治療師可以向您展示特定的和量身定製的伸展運動,併為您的腳,跟腱和小腿肌肉加強鍛鍊,這有助於恢復您的足弓並使其更具功能性。物理治療通常需要每週2-3次,持續4-8周,以積極影響慢性足部問題。

  • 緊張跟腱的常見伸展包括將雙手靠在牆上,一條腿一次伸展在你身後,處於類似弓步的位置。確保將伸出的腳平放在地板上,以便在腳跟上方伸展。保持約30秒,每天重複5到10次。
  • 物理治療師可以用堅固的膠帶綁住你的腳,這可以通過提供一個臨時的人工拱來幫助緩解症狀。
  • 物理治療師還可以用治療性超聲治療發炎和柔軟的弓(稱為足底筋膜炎和扁平足的常見併發症)。

足科醫生會檢查你的腳,並試圖確定你的扁平足是先天性的(遺傳性的和出生時)還是成年後獲得的。[9]他們還可能在X射線的幫助下尋找任何骨創傷(骨折或移位)。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扁平足的原因,足病醫生可能會建議簡單的姑息治療(休息,發燒期間的冰敷和消炎藥),矯形治療,鑄造或支撐足部,或某種形式的手術。

  • 成人獲得的扁平足影響女性的頻率是男性的四倍,往往發生在晚年(約60歲)。
  • X射線非常適合觀察骨骼問題,但它們無法診斷軟組織問題,例如肌腱和韌帶問題。
  • 您的足病醫生接受過相對較小的足部手術訓練,但更復雜的手術通常是整形外科醫生的領域。

如果你的扁平腳造成很多問題,並且沒有得到支撐性鞋,矯形器,減肥或強化物理治療的顯著幫助,那麼請向您的家庭醫生詢問潛在的手術方案。您的醫生可能會使用CT掃描,MRI或超聲診斷來更好地瞭解您的足部軟組織。對於高度僵硬的扁平足的嚴重病例,特別是如果由t骨聯合引起(足部兩個或多個骨骼的異常融合),那麼手術建議很可能。對於長期緊繃的跟腱(通常是延長肌腱的簡單手術)或過度鬆弛的脛骨後肌腱(通過肌腱縮小或縮短),也建議進行手術。您的家庭醫生不是足部,骨骼或關節專科醫生,因此如果需要手術,您可能會被轉診給整形外科醫生。

  • 外科醫生通常一次一隻腳操作,以免使患者失去能力並過度影響他們的生活。
  • 手術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融合骨骼無法癒合,感染,腳踝/足部運動範圍縮小,慢性疼痛。
  • 手術的恢復時間取決於手術(骨骼是否需要斷裂或融合,肌腱切斷或韌帶改變),但可持續數月。
  • 作為扁平足的貢獻因素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骨質疏鬆症,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韌帶鬆弛性疾病。

如果你對運動康復興趣,想通過運動來糾正體態問題,但是沒有方法不知道怎麼運動,可以添加公眾號:“上海雷澄運動體能康復中心”、不定期分享關於體態、呼吸、肩頸不適疼痛、腰痛、膝痛的分析和解決方案


雷澄運動康復師


足弓是人類特有的解剖結構,系適應長期單一站立及行走的需要演變而來的,由於人的生活方式及所處的環境不同,正常人足弓的高低不一,足弓低平者並不是造成平足症的原因,只有某些原因致足骨形態異常、肌肉萎縮、韌帶攣縮或慢性勞損時才形成平足症(the flap foot)。


症狀體徵

1.姿勢性平底足 即發病初期,足弓外觀無異常,僅在站立和行走過久後感足部疲乏、痠痛,足底和足背浮腫,一般經休息後可完全消失。

2.痙攣性平底足 即發病中期,由姿勢性平底足發展而致,主要表現為腓側肌群痙攣,足呈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下塌,疼痛加重,行走和站立均不能持久,經休息後不能完全緩解。

3.強直性平底足 即發病晚期,由以上2種類型處理不當發展而來。痙攣的腓骨肌發展為強直,足骨間韌帶亦強直,使足固定在外翻、外展及背伸位,足弓消失,行走及站立困難,疼痛卻減輕。由於足的正常功能消失,不能吸收震盪力,可出現腰及下肢其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而致疼痛。


平足症的治療方法較多,且大多都有一定療效,但尚無一種令人十分滿意的治療方法,故仍強調以預防為主的治療原則。

1.姿勢性平底足 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消除病因,給予理療、按摩、鍛鍊足內在肌和外在肌(如在沙灘上行走跳躍或用足趾抓握小球等)、穿矯正鞋或使用足弓墊。

2.痙攣性平底足 做足部理療、按摩,對嚴重者在麻醉下行手法矯正外翻、外展及背伸畸形,用短腿石膏固定在內翻內收位。待畸形矯正後(一般6~8周),拆除石膏,改穿矯形鞋。對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行手術治療,如Miller手術、三關節融合術等。

(1)Miller手術方法:

①切口:從內踝下方2cm弧形向遠側延伸至足舟骨粗隆後,彎向蹠側,止於第1蹠楔關節遠側2cm。

②骨-骨膜瓣:潛行分離皮膚和淺筋膜,顯露出距舟關節、足舟-第1楔骨關節、第1楔骨-第1蹠骨關節的外側,用骨鑿鑿出骨-骨膜瓣的背側、蹠側和遠側邊界。

③第1蹠骨-第1楔骨關節,第1足舟-第1楔骨關節融合:從這些關節上切除關節軟骨和軟骨下骨薄片,使關節間形成一個狹窄的“V”形楔狀間隙,楔形間隙較寬的底部位於蹠側和內側面。

④推進骨-骨膜瓣:將融合的關節面對合,在脛骨肌腱下方把骨-骨膜瓣牽向遠側,用2-0號不吸收縫線將其縫於附近的軟組織。如足舟骨粗隆突出非常明顯,將其鑿成與第1楔骨平齊。

⑤跟腱延長:如後足的外翻和前足的外展畸形被動矯正後,踝關節仍不能恢復至中立位,可能需要行跟腱延長術(圖2)。

(2)術後處理:術後採用長腿屈膝石膏管型分成前後兩片,然後改用短腿步行石膏管型固定6~8周。術後12~14周開始使用踝足矯形支具3~6個月。

3.強直性平底足 足弓完全塌陷,足骨變形,對無痛者可不用治療,對疼痛者則行三關節融合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