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治什麼病?

和小廚


艾灸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或者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供其免疫效應,大大增強了人體的免疫力。

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於多種疾病的康復。據統計,艾灸法適用於300多種疾病,療效顯著者佔200餘種,所以經常施灸能對人體產生明顯的良性影響,因此艾灸在被古代稱為長壽術。

目前艾灸可以調理的病症乳如下:

1、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三高病症

2、心血管疾病。

3、肩頸不適、頸椎不適、關節麻木、腰腿疼痛

4、類風溼炎、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

5、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氣血虧虛、宮寒痛經、閉經、少經等。

6、脾胃不適、食慾不振、腸胃不好

7、手腳冰涼、肝火鬱結、失眠多夢

8、腎虛、脾虛、胃痛、胃寒、

9、溼邪、胸悶心悸、寒邪、神困疲乏

10、呼吸道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咽喉疼痛

11、咳嗽、打嗝、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痔瘡、心悸

12、頭痛、眩暈、暈厥、中暑、糖尿病

13、心臟病、腦出血、中風、慢性胃炎

14、肝硬化、遺精、陽萎、男性不育、前列腺炎、產後乳汁不足

15、子宮脫垂、女性不孕症、習慣性流產、子宮肌瘤

16、更年期綜合症、肥胖、皺紋、黃褐斑、雀斑、

17、班禿、酒渣鼻、面色蒼白、溼疹、神經性皮炎

18、硬皮病、驚風、百日咳、小兒腹瀉、小兒遺尿

19、小兒哮喘、小兒厭食症、


吉艾金金


首先感謝您的提問。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通過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柱等燻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中醫認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為“經絡不通,陰陽失和”,也就是西醫說的“新陳代謝受阻,血液循環放慢”,經絡閉阻不通,氣血流行不暢,甚至氣滯血瘀,從而引發肢體或臟腑組織的腫脹、疼痛。氣血不能正常運行到相應的肢體和臟腑、組織,又會引起肢體的麻木、萎軟、拘攣或者臟腑組織功能活動失去平衡。艾灸是通過熱量的共振傳導,打開瘀阻的經絡,讓經絡恢復暢通。艾灸理療中,經隧在立體螺旋的熱旋流照下,經脈裡會瞬間增壓,以強大的壓力衝破瘀阻點,使得經脈重新流暢,熱量帶動氣血沿經絡快速前行,達到祛風散寒,疏通經絡的效果。經絡通了,身體自然康復。

艾灸適合的是一些寒性病、虛性症,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如:消化系統疾病包括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胃腸功能障礙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證為虛寒型的拉肚子、胃脹、胃痛,可通過艾灸治療。關節性疾病包括退行性關節炎、關節活動障礙、肩周炎、腰椎病、頸椎病等;辦公室白領因工作性質導致的腰椎病、頸椎病需要經過醫生辨證之後,才可判斷是否適合艾灸。其他如一些常見的婦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還有一些屬於虛寒型的症狀如小便清長、腰膝痠軟、下腹墜脹等也屬於艾灸的治療範圍。頑固性疾病包括強直性脊柱炎,一些通過中醫的辨證,屬於虛寒性的診斷不明,沒有辦法解釋的功能性疾病。

以上解答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藥事健康



[艾灸不治病 ,艾灸治百病]

艾灸的調理作用

[通經絡,和氣血,調陰陽,扶正氣]

體寒怕冷,失眠多夢,體質虛弱, 挑食,感冒發燒,鼻炎,咽炎,咳嗽等。

宮寒痛經,月經不調,子宮肌瘤, 乳腺增生等。

頸肩痛,腰腿痛,風溼等。一百多種病症。

艾灸的作用,本質上就是利用純陽之火,通過艾灸穴位來提高我們人體原本就有的,與生俱來的自愈力,靠人自身的自愈力來調理。人體久病,元陽必虛,元陽虛,就不能戰勝病邪。艾灸溫灸能補充元陽,元陽充足,很多功能才能啟動,有了元陽,才能燃起人體的太陽,有了陽光的照射,才有生機。艾灸通經活絡,大補原陰元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足百病除,艾灸最好貴在堅持!


女子學堂之一


我是艾灸的受益者,至於說它能治療什麼病,我還真一時半會說不完。在中醫裡,艾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治病方式,且不會給身體帶來危害,無任何毒副作用。

艾灸調和陰陽,扶陽固脫,昇陽舉陷,因為生活習慣不良,工作繁忙,壓力過大,年老體衰,溼氣重造成元陽之氣過弱,病邪之氣入侵,人就會生病。

人活著就是一口陽氣,艾葉是純陽之物,再加上火屬陽,兩陽相合可益氣溫陽。可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可以說艾灸治百病,哪裡不舒服都可以灸一灸,它是一種很神奇的治療方法,只能長期親身體驗,方可悟出其中道理,我艾灸快兩年了,我的身體素質整體得到了提升,不再動不動感冒,動不動貼膏藥,動不動去輸液,感恩艾灸帶給我的福氣!


莘9851289991393


一、風溼科

肩周炎、腰間盤突出、足跟痛、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網球肘、腱鞘炎、老寒腿、落枕。

二、心腦血管科

高低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腦血栓、腦動脈硬化、面癱、抑鬱症

三、五官科

鼻炎、咽炎、牙痛、乾眼症、近視,流淚眼、白內障等

四、 胃腸

便秘、結腸炎、胃炎、胃寒、胃下垂、胃癌、闌尾炎

五:呼吸內科

感冒、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

六:婦科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產後少乳、不孕症、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盆腔炎、宮頸炎、尿道炎、乳腺炎、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炎、腺肌症、產後風、乳腺癌、更年期綜合症、宮寒。

七:美容科

祛斑、痘痘、口臭、狐臭、灰指甲、白髮、減肥

八:男科

陽痿早洩、前列腺炎、腎虛、陰囊溼疹、精液不液化、精索靜脈曲張、附睪炎等

九:神經科

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症、中風、失眠、神經衰弱、癲癇等

十:泌尿科

尿瀦留、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腎炎等

十一:小兒科

小兒遺尿、流行性腮腺炎、小兒洩瀉、小兒疝氣、小兒疳積、小兒驚風等。

十二:其他

胰腺炎、肺氣腫、改善微循環、甲亢、甲減、口腔潰瘍、甲狀腺炎、腎積水、脂肪肝、乙肝、頭暈、脾虛、帶狀孢疹、淋巴結腫大、醒酒、上火、去溼氣等。

雖然上面列舉了這麼多得病症,但需要明白一件事,艾灸在治療基礎上,更多得是去防病。


連氏艾灸


你好:艾灸是現在的養生會所比較受歡迎的理療,艾灸可以治什麼病呢?

艾灸對女性朋友來說特別好,好多女性朋友都是宮寒痛經,艾灸可以溫熱子宮,散寒,改善血液循環,對痛經很有療效!

艾灸可以治療婦科炎症,如陰道炎,白帶增多,宮頸炎 艾灸可以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



另外艾灸可以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改善內分泌失調,比如月經推後 月經延遲量少暗沉有血塊,排出不暢,月經前後白帶下多,腎虛,腰痠的這些症狀!

艾灸還可以散寒祛溼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溼太重造成月經不暢,艾有通經絡調氣血,祛溼活血之效。女性朋友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艾灸不但可以治病還可以養生,沒事可以去做做艾灸,對身體有好處!


現在好多人都是手機不離手,頸椎病患者不妨試試,艾灸可以緩解頸椎疼痛!


梅梅小號


《扁鵲心書》:“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好處多多,主治範圍很廣,但多數治療寒溼,陽虛,氣虛引起的諸多病症。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可以治療陽虛氣虛引起陽痿,早洩,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等。古時候,有一個將軍,有9房姨太太,90歲時還隨征戰沙場,人們都驚歎他的精力,死後人們發現他的肚臍下面是黑色的,問其家人後才知道,他每天灸肚臍下3寸關元穴的位置。

風溼骨病

艾灸可以治療骨關節冷痛,風溼性關節炎,寒溼引起的頸肩腰腿痛等。

內外婦兒雜病

除此之外,還可以治療寒性的腹瀉,腹痛,痛經,陽虛引起的手足冰冷,宮寒,風寒感冒,腎虛腰痛,氣虛乏力,脾虛腹脹等等。同時還可以提高1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是保健的常用方法。治療涉及內外婦兒,非常廣泛。

艾灸雖好,但要注意,熱證和陰虛患者慎用。


每天聊點育兒經


艾灸是用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在體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進行燒、灼、燻、熨,給人體以溫熱刺激,達到溫通經絡,益氣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

艾灸的作用及適用證

1,溫散寒邪(溫中散寒)

用艾灸可溫散寒邪,治療寒邪為患,偏於陽虛諸證,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久瀉等。

2,溫通經絡

艾葉辛溫,可通經絡、逐寒溼,加上艾火之熱力可深透肌層,故灸之可以溫通經絡、散寒活血逐痺,用於寒溼痺痛等證。

3,回陽固脫

臨床上常用於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陽氣虛脫證侯,以及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胎動不安,崩漏、帶下等證。

4,消瘀散結

《素問.調經論》說:“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氣為血帥,血隨氣行,灸之能使氣機通利,營衛調和,故瘀血自消。

5,防病保健

無病自灸,可以激發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另外灸法還具有疏散風邪,調和營衛的作用,凡衛氣不固、風寒束表、而無熱象者,亦可用灸法。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並點贊杏林巧手。


杏林巧手


針之不到,藥之不及,可以灸之。艾灸的適應症比較多,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材《灸法學》指出,艾灸目前在臨床上有確切療效的疾病有200多種,包括婦科、內科、兒科、骨科、外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並且,隨著現代科學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逐步深入,艾灸的適應症還在擴大。

由於疾病種類繁多,普通朋友可能記不住這麼多病名,而且,西醫學的病名可能好記,但如果病因不是中醫裡艾灸的範疇,也是不適合艾灸的,比如高血壓中的肝陽上亢,患者以血壓升高及眩暈為主,並伴有頭目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等一系列實熱、陽氣亢奮表現時,就不適合艾灸了。所以,建議從中醫學常識來判斷是否適合艾灸。

中醫認為,人體生病😷原因無外乎外感和內傷。

外感主要指:風、寒、暑、溼、燥、火、

疫癘(指具有傳染或流行特徵而且傷亡較嚴重的一類疾病,即溫疫,比如2003年的非典)

內傷:主要指人體陰陽、氣血津液方面的異常變化,還有情志內傷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任何一種情緒失常都可能傷及人體臟腑器官功能。

艾條為純陽之物,用它來灸身體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美容、延年益壽等功能,從艾條本身的性質和艾灸功能來看,艾灸主要針對寒症、溼症、虛症、陷下之症,因此,外感實熱燥火🔥之病,內傷陽熱亢奮之症都不太適合艾灸,至於有個別報道這類疾病艾灸見效的,其灸法和治療方式也應該由專業的中醫生執行,普通朋友不可隨意嘗試。

至於艾灸治療溫疫,更是要由專業中醫生來掌握了。

不瞭解自己體質和中醫病因的朋友,建議看過中醫生再確定是否艾灸及相關治療方法,有需要詳細交流或諮詢艾灸知識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討論。





天愛312


艾葉:溫經止血藥。

以湖北省蘄春縣產品質優,為地道藥材。

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外用止癢。

藥性: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

應用:

1,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為婦科溫經止血之要藥。

2,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脘腹冷痛,因入三陰經而直走下焦,能溫經脈,暖宮散寒止痛,尤善調經,為治療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

3,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為婦科安胎之要藥。如《肘後方》以艾葉,酒煎服,治療妊娠卒胎動不安。臨床多於阿膠,桑寄生等用,治療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此外,將艾葉搗絨,製成艾條,艾柱等,用以燻炙體穴位,能溫煦氣血,透達經絡,為溫炙的主要原料。

敬請婦女同胞要關注以下兩個艾葉的代表方劑與製劑。

(1),膠艾四物湯:艾葉9g,當歸9g芍藥12g,地黃12g,川芎6g,阿膠6g,甘草6g,水煎服。有養血止血,調經安胎的功能。

(2),艾附暖宮丸

處方:艾葉炭120g,香附(醋制)240g,吳茱萸(制)80g,當歸120g,川芎80g,肉桂20g,白芍(酒制)8Og,地黃4Og,黃芪(蜜制),續斷6Og。

功能與主治:理氣補血,暖宮調經。用於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腰痠帶下。

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一3次。每丸重9g。

(注意)陰虛血熱者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