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丨運-9飛機是兩次啟動研製才成功!由於多種原因而中止!


國產運-9運輸機:是中國兩次啟動研製的飛機型號。中國第一次自主研製的大型軍用噴氣式運輸機曾命名運-9,該項目於1969年立項研製,由於多種原因而中止。運-9重新研製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陝西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負責,為載重20噸級中型運輸機。運-9研發成功、裝備中國空軍,改變了僅靠運-8中型運輸機的歷史。2014年11月,運-9運輸機作為中國空軍現役裝備出現在第十屆珠海航展。

運-9也是空警-200、高新-6號等型號的飛機平臺。,運-9中型戰術運輸機採用平直梯形懸臂式上單翼,雙梁箱式結構,低阻層流翼型。機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和外翼三部分組成,尾翼沿用了普通梯形佈局。運-9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佈局。為了適應中國草地、雪地和沙土地等簡易跑道起降的要求,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可能進行了必要的改進,如改進液壓剎車裝置和使用低壓輪胎。

運-9的駕駛艙風擋佈置也有所改進,其目的估計是為了使駕駛員在實施戰術空降作業時仍然有非常出色的向下和向前視野,而且在地面機動過程中有利於提高駕駛員的注意力。運-9採用了機翼整體油箱,機內載油提高到20噸左右,航程由運-8F400的3000多公里提高到5000多公里,滯空時間增加到8個小時以上。


運-9採用了國產渦槳-6C發動機,功率從渦槳-6發動機的4000馬力提高到5100多馬力,同時換裝新型六葉複合材料螺旋槳,提高發動機效率,降低了油耗和噪音 。新型動力系統使運-9較大改善了高溫、高原起降性能。飛機最大起飛重量由61噸提高到65噸。飛機載重由15噸提高到20噸,在拉薩機場最大載重從5噸提高到15噸。

運-9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進行了改進,採用一套數字式雙通道自動駕駛儀代替運-8飛機的模擬式自動駕駛儀,航空電子系統採用ARINC429數據總線進行集成,可以將飛行、導航等系統有機的聯接在一起,實現數據的統一處理和綜合顯示,主要顯示系統是4塊大屏幕液晶電子飛行儀表顯示系統。運-9具備在晝夜全天候低空飛行的能力,從而讓運-9具備一定的特種作戰能力。

運-9運輸機,具有貨艙寬敞,貨物裝卸方便,機場適應性強,用途廣泛的特點,運-9的戰術技術指標比運-8有了較大的提高,達到或者接近C-130J的水平,不過運-9畢竟脫胎於前蘇聯50年代設計,還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機翼面積較小,只有C-130J的80%左右,因此運-9的最大載荷航程等指標要低於C-130。另外運-9的貨艙設計較早,高度和寬度不足,支持中國陸軍新一代車輛的空運能力仍顯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