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隊裡面,參謀長和副軍事主官誰的級別高?誰的權利大?

好想有一隻萌萌的柴柴


如果是一支軍級部隊裡面,參謀長是準軍級,副軍長則是副軍級。如果是一支師級部隊裡面,參謀長是準師級,副師長則是副師級,你說誰大?副軍事主官大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用具體部隊做例子,八路軍副總指揮為彭老總,參謀長則是葉帥,但葉帥長期駐重慶,副參謀長左權實際上行使的是參謀長的權利。彭老總在朱總會延安後是八路軍實際上的一把手,擁有指揮大權,而行使參謀長權利的左權是彭老總的副手,責任相當於古代的軍師。

再比如我華東野戰軍,副總司令為粟裕大將,粟裕大將擁有華東野戰軍的軍事指揮大權,而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矩實際上是粟裕大將的下級。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授銜儀式上 粟裕大將是大將軍銜,陳士矩則是上將。

綜上所述,軍隊中的副軍事主官比參謀長的級別要高一級。實際上參謀長能比較的是比他低一級的軍事主官,比如軍參謀長和副軍長,在戰爭年代,擁有實權的師長地位是在軍參謀長之上的 但在和平年代,以級別論,軍參謀長卻又你比師長高半級,就是這樣。


林屋公子


“參謀不帶長,放屁不帶響”。通常來說,副軍長比參謀長權力更大,除非參謀長是軍長拿來和副軍長鬥爭的工具。

舉幾個大家很熟悉的例子。

1,八路軍。

八路軍的總司令是朱德,副總司令是彭德懷,總參謀長是葉劍英,副總參謀長是左權。這幾個論起職位排序,肯定是朱德>彭德懷>葉劍英>左權。


八路軍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是,兩個指揮部,總指揮部在延安,朱德和葉劍英領導,前方指揮部在山西麻田,彭德懷和左權領導。

也就是說,作為副軍長,極有可能被單獨指揮部隊,單獨執行軍事任務,這對參謀長來說,是不可能的。參謀長是軍事主官的幕僚首領,必須時刻在主官旁邊。

2,新四軍。

新四軍前期,軍長是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職位排序上是葉挺>項英>張雲逸。


在電視劇《新四軍》中,看到項英權力很大,讓葉挺很不好受,原因在於,項英不光是副軍長還是政委,政委和軍長平級,而且還有一個新四軍軍委分會,項英是書記陳毅副書記。

如果政委和軍長配合不好,軍長很難做。比如給林彪做政委的人中,只有羅榮桓和他配合的好。給李雲龍趕走好幾個政委,只有趙剛和他對付。

皖南事變後,葉挺被抓,項英被殺。新四軍領導機構如何設置呢?陳毅擔任代軍長,張雲逸擔任副軍長,劉少奇任政委,賴傳珠為參謀長。

陳毅從第一支隊司令兼軍委分會書記升為代軍長,張雲逸從第三支隊司令兼參謀長升為副軍長。


同樣的,長征末期,紅軍整編為陝甘支隊。司令員,副司令員,政委,參謀長分別是彭德懷,林彪,毛澤東和葉劍英。其中副司令員林彪兼任一縱司令,參謀長兼任三縱司令。地位高下一目便知!

所以說,副軍長進可以獨當一面甚至指揮全軍,退可以指揮主戰部隊,而參謀長要麼是軍事主官的親信幕僚,要麼是非主戰部隊的主官,比起副軍長來說,還是差不少的!


歷史知事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關於參謀長跟副軍事主管誰的級別最高,誰的權利最大。 首先參謀帶長一般只要團級以上單位才會有,團以下都是小參謀,沒啥實權。說到參謀長和副軍事主管的話,按一個團來說的話,他們的等級是平等的,都是副團級別,按照師來算的話,他們也是平級的,都是副師級別待遇。所以說按照級別的話,他們是同級待遇。


說到權利的話,這兩者不能有比較的,因為他們擔負的任務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各級的參謀長抓的工作都不一樣,就按團師級別參謀長來說,參謀長的實權就是一個直屬隊,基本上直屬隊的兵都是歸參謀長管,而作戰指揮制定方案方面基本上都是參謀長的事情,屬於司令部機關的最高負責人。

而副軍事主官分工也是比較多的,具體看各部隊工作協調,一般副職軍事主管主抓的是安全,負責各部的安全後勤裝備保障等工作,主要負責部隊的安全保障後勤這一塊,具體作戰指揮基本上都是正職的事情,政工教育方面都是政治主官是事情。

總結以上,我覺得級別上他們是平等的,權利上我不好說,因為看著參謀長權利比較大,但是副職軍事主管的未來前景是非常好的,參謀長晉升的話機關的可能性大,而副職軍事主官晉升軍事主官的機會比較大。謝謝!


軍林天下


兩者都是部隊的首長,嚴格來講,一個是機關部門的首長,一個是整個機關的首長。從部隊首長排名來看,副軍事主官肯定排在參謀長之前。

舉個例子說吧,譬如師裡的副師長和參謀長,雖然倆人都是副師級,但副師長是師領導,參謀長是師機關司令部的最高首長(師機關由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和裝備部四大部門組成),從領導職務上說,副師長是參謀長的上級領導。當然,在軍事方面參謀長主要對師長負責,特定的時候也要對副師長負責。

至於誰的權利更大,若從職務上看副師長的權利更大。一般情況下,倘若師長不在時,肯定是由副師長全權代理負責,而不會是參謀長;若從訓練及作戰計劃的部署與指揮來看,作為參謀機關,可能參謀長發揮的作用要更大些。



再從平常職務晉升來看,通常也是先由參謀長晉升副師長,再由於副師長晉升師長或其它同等職務,當然也有參謀長直接提升師長的。

總之在部隊裡下級服從上級那是鐵律。


城市陽臺見聞


很多人不懂瞎說。解放前,不論國共,參謀長一職除總長外,都低於現級主官兩級且沒有啥軍權。

解放後,我軍正規化學習蘇聯,明確參謀長為第一副職。批教條主義後,參謀長不再為第一副職,但還是同級副職,並進黨委領導班子。

文革後,我軍又重新正規化,並下文重申了參謀長並不是部隊部門長,而是部隊首長。從排名看,參謀長好像排名第五,排在副司令及副政委之後,但司令部本身就是業務部門,當了部隊大半個家,司令部首長參謀長又是班子成員,又是部隊首長,實際權力排名在第三位,發展到現在,主官退了後,大多參謀長接任。而副職越來越雞肋,有的副職,連黨委班子成員都不是。


機械人生105074058


“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參謀帶上長,眼睛都發光。部隊裡的參謀長從級別到軍銜一般會略低於副的軍事主官,但是從戰爭時期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實參謀長的權力更大一些,這是由各級部隊的司令部人員結構決定的。



部隊裡參謀長的配置基本從團級司令部開始,我們以《長沙保衛戰》中第九戰區為例,司令長官薛嶽是二級上將,副司令長官羅卓英、楊森等也都是上將,但戰區參謀長吳逸志僅僅是中將軍銜,然而第九戰區的事情,除了“老虎仔”之外,恐怕說了算的就是老吳了。羅卓英只管贛北第19集團軍那一攤,出身川軍的楊森就是掛個副長官的名份而已,除在自己的第27集團軍發號施令外,戰區並無實權。

這就是第一個原因,老吳那是薛嶽的保定軍校同窗、同鄉和早年的老部下,可以說參謀長幾乎都是軍事主官的親信,否則這個班子搭不成,而副職大多是軍中冷板凳或掛職,位高未必權重。



同時,在戰爭時期,參謀長是主要的作戰幕僚和作戰計劃的制定、佈置和執行者,也代表著軍事主官的作戰決心,而只要主官健在,副職在作戰方面是可有可無的。

李天霞就是個悲催的例子,1944年第74軍軍長王耀武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時,副軍長李天霞完全夠資格接班,然而王耀武卻在張靈甫的建議下調來了施中誠,李天霞喪失這次機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因為他當時不在湖南軍部,而遠在貴州訓練新兵,換句話說,哪怕在戰事緊張的年代,一個副軍長在不在前線並不影響大局,但參謀長邱維達卻一定在王耀武身邊。



一般的軍事副職,確實也基本分管著後勤、行政和新兵工作,很少參與作戰指揮,那是主官和參謀長的專屬,而一旦沒有了作戰指揮權,在軍中地位自然下降。

第三個原因,是參謀長一般分管司令部直屬隊,比如師級單位的什麼警衛營、輜重營、炮兵營等等,直接掌握這些直屬部隊的日常管理和軍事調動,也就是掌握一定數量的“兵權”,而這個待遇副職基本是沒有的。到今天,我軍的團參謀長仍然主管“團直屬隊”。



侵華日軍由於實行軍政與軍令分開的體制,參謀長和參謀直接對上級司令部的參謀長負責,所以各單位的參謀長權力更大,很多時候是作戰的實際指揮者,無非以主官的名義下達軍令而已。比如師團參謀長標配是大佐軍銜,但他卻可以代表師團司令部直接指揮少將旅團長作戰,而副職乾脆就是擺設。

別忘記了,參謀長只有一個,而副長官幾乎沒有名額限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問題。《亮劍》中李雲龍的鐵桿兄弟張大彪後來就成為了參謀長,戲份比邢志國多的不是一點半點。


度度狼gg


軍事副主官和參謀長平級,但軍事副主官排名靠前;參謀長沒有決策權和指揮權,地位和權力不如軍事副主官,參謀長平級改任副司令屬於重用向上走,但幾乎沒有副司令改任同級參謀長的,如果有那屬於降職了。

現代參謀制度起源於德國,德軍中有這樣一句話:”聰明又懶惰的人,適合當司令官,聰明又勤快的人,適合當參謀長,愚蠢又勤快的人,可以被支配著使用,愚蠢又懶惰的人,就只能叫他滾蛋了。”

從法定職責來看,參謀長在團級以上各級部隊設置,團以下單位,只有作戰參謀,沒有參謀長一職。嚴格來講,參謀長是軍事指揮部門的首長,其職責是:

協助該部隊的軍事主官進行指揮,經軍事首長授意,向下面單位佈置具體的戰鬥任務。

這個職責定位很明確,參謀長是協助,不是決策;是下達任務,而不是直接指揮。

在軍事戰鬥中,參謀長可以提出建議或詳細作戰計劃,但沒有決策權和否決權,也不能直接指揮軍隊,而是根據軍事主官的決策和命令,負責命令的具體傳達。

軍事副主官不一樣,很多認為副職沒有決策權,這是不對的。

軍事副主官他在自己分管範圍內是有決策權的,也可以按照權限直接指揮部隊,這一點參謀長不能比,參謀長只有在兼任軍事副主官時,才有直接指揮部隊的權力。

不排除個別參謀長因為能力突出,影響力比主管作戰訓練的副司令還要大的情況,但那是因為人與人的能力差別,就法定權力來看,參謀長是不如副司令的。

我們看看人民軍隊歷史上的參謀長是什麼地位。

八路軍時期

八路軍沒有實行軍銜制,但屬於國民革命軍序列,很多將領都是被國民政府授予軍銜的,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參謀長葉劍英,副參謀長左權,甚至115師師長林彪、120師師長賀龍、129師師長劉伯承,最初都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從軍銜級別看是一樣的。

這個排名是嚴格的,不能亂。

八路軍有一個特殊情況,有兩個指揮機關,一個是後方總司令部,朱德是總司令、葉劍英是參謀長;一個是前方總指揮部,彭德懷以八路軍副總司令之職兼任總指揮、左權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之職兼任參謀長。

就權力而言,八路軍副總司令只有一個彭德懷,參謀長葉劍英的排名和權力都不如副總司令,即便彭德懷不兼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一職,參謀長的權力也不如副總司令。

再看師、旅、團一級,也是如此。

115師師長,師長林彪,副師長兼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周昆;

386旅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

685團團長楊得志、副團長陳正湘、參謀長彭明。

從職務排序和任職人選來看,上述參謀長的地位、排名和權力都不如軍事副主官;當軍事主官空缺時,一般由副軍事主官代行職權,是輪不著參謀長代行軍事主官職權的。


解放軍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幾經整編,但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的排序始終沒有變化,以四大野戰軍為例:

三野,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張震;

四野,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副政委鄧子恢,第一參謀長蕭克。

野戰軍下轄的兵團、軍、師各級單位,參謀長的地位和權力,也都在軍事副主官以下。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軍制趨於規範,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軍區,首長排序都是:1號司令員、2號政委、3號副司令員、4號副政委、5號參謀長,參謀長是5號首長。

為什麼很多人堅持認為參謀長比軍事副主官有實權呢?

因為多數人瞭解參謀長是從影視劇中,影視劇中多為戰爭場面,參謀長和軍事主官出鏡最多,而且參與作戰計劃實施,負責下達軍事主官的指令,看起來呼風喚雨,相當拉風,軍事副主官戲份比較少。

縱觀我軍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參謀長的地位和權力都在軍事副主官之下,軍隊副主官可不是當泥菩薩供著的。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各部隊情況不一樣,打仗的時期和平時不一樣,資歷不一樣,部隊性質不一樣,因此比較起來比較亂。

戰時,部隊單位排位一般是一把手司令,軍長,師長,團長,二把手都是政委。三把手是副職,四把就是參謀長,參謀長是唯一可以代替一把手指揮部隊作戰的部門領導,政治部,後勤和裝備領導都不行。

但和平時期,部隊沒有打仗任務,性質不一樣,參謀長往往排位很靠後,有時很難排進前五,一般有一把二把,這是部隊雙正職,也是部隊一二號首長。接下來就是副職幹部,包括副政委,一個單位副職可能多達四五個,參謀長只能屈居其後。

部門領導有時看資歷,兵齡早,進部隊早可能排位或者說話分量就重。

但情況不完全一樣,有時還得看一把手信任誰,關係如何。

總之一句話,部隊參謀長可大可小,大的時候代替一把手,小的時候,排位很尷尬。

本人當兵十六年,熟悉部隊情況,如果有新老兵問題,可以關注並私信我,一定回覆。





兵天兵地


我是淚別橄欖綠,為您解答!歡迎留言評論。

查閱解放軍《內務條令》後,我們先來定義下參謀長和軍事主官副職的職責。

  • 參謀長

1.定義:旅(團)參謀長隸屬於旅(團)長和旅(團)政治委員,是部隊的首長之一,是司令部的直接首長,其職責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司令部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2.職責:參謀長是團以上單位軍事指揮部門的首長,協助該部隊軍事主官指揮部隊。

3.級別:團參謀長是副團級,師參謀長是副師級,軍參謀長是副軍級,戰區參謀長是副戰區級。

  • 軍事主官副職

1.定義:連以上部隊都設軍事主官副職若干名,也是部隊首長之一,根據分工分管不同部門。

2.職責:隸屬軍事主官和政治主官,主要配合軍事主官抓好部隊建設。

3.級別:比軍事主官低半級。

所以,在級別上,參謀長和軍事主官副職是同等的,而且兩個職位都是黨委常委會常委。區別不同在於,參謀長是司令部一把手,是部門領導;而軍事主官副職是部隊副職首長。

至於誰的權利大,軍事主官副職肯定比參謀長大。但我以前的部隊有個副政委幹了兩年後調成政治部主任,但沒聽說過有副師長調成參謀長的。比如武警部隊參謀長秦天,後面也是調成武警部隊副司令員,所以說權利上軍事主官副職肯定比參謀長大!


直招老士官


同一級別軍事單位內,軍事主官副職和參謀長在職務上是平級的,沒有級別上的高低之分,比如一個集團軍內,副軍長是副軍級,參謀長也是副軍級,在級別上是相同的,沒有官大官小之分。但說到具體權力大小,總體而言參謀長要優於副主官。

參謀長相對於單位來講,更準確的說法是部門領導,是司令部的一把手,而軍事副職則是單位領導。就像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一樣,一個是政治主管副職,一個是政治部部門領導。

我們以師為單位舉例,通常會有多個軍事主官副職,而且分工也比較明確,比如分管軍事、後裝、管理工作等,而以抓軍事為主的司令部,自然也要隸屬於師長和分管副師長的管理,而司令部除了擔負師部直屬部隊的管理之外,還負責全師部隊的軍事訓練管理計劃和協調。比如重大軍事活動,以及各下屬單位的軍事訓練計劃、經費、設施等,都需要司令部的相關科室來負責擬製呈報。

在前途上,近些年有一些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參謀長開始優於軍事主管副職,從大區到有參謀長編制的團,參謀長直接晉升軍事主官的例子很多。而參謀長,基本都擁有各級單位軍事主官的履歷,而副職就未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