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孕到孩子出生,寶媽的母嬰用品採購雷區有哪些?

user9613020925174


從懷孕開始,自己就在網上、聽別人的經驗下準備了很多東西,當時以為是準備周全,其實都是無用,花了很多冤枉錢。

嬰兒床



這個對我來說真是沒有用,買上就用了幾次,一點都不方便,寶寶小的時候,頻繁起夜,用嬰兒床沒有孩子睡在身邊來的方便,等孩子不吃夜奶之後,把他放嬰兒床上,他也因為不習慣而哭鬧不睡覺,後來只能作罷,所以嬰兒床對我們來說一點用都沒有還佔用地方,當了放雜物的床,上邊放寶寶玩具、衣服等。

束腹紗布

當時在網上看別人的介紹,說是如何的好和實用,買回來用了幾次之後就放棄了,太麻煩,每天裹的和粽子一樣,還需要別人的幫助。

防溢乳墊

我大姑姐告訴我的經驗之談,說她因為奶水旺盛,每天如何把衣服弄溼之類,為了防止自己有類似的尷尬,我買了防溢乳墊,事實證明,我的乳汁只夠寶寶吃,沒有白流的。

吸奶器



剛開始我因為寶寶沒有吮吸乳房,導致乳房被堵塞,疼痛難忍,老公去買了吸奶器,以為用了吸奶器就好了,事實是一點都吸不出來,這種情況下,是應該先通乳腺管。


丁媽親子時光


給寶寶買衣服真的是很容易踩雷的!


在娃出生之前,就有很多朋友提供了一些寶寶衣服,以為可以一勞永逸,可誰知道寶寶一天可能需要換好幾套衣服,這點衣服既不合身又少,於是又開啟了買買買之路。


最開始買衣服的時候沒經驗,想著他長多少釐米就買多少釐米,當時他才50釐米,可是外面的衣服最少是59釐米,我還專門問店員,有沒有50釐米的衣服,可是店員說沒有,我買59釐米衣服的時候還挺勉強。


後來遇到了血的教訓。當時正逢雙十一,給寶寶買了三套棉襖,每套都是59釐米,因為當時他正好59釐米。可是買了之後還沒有到穿那些棉襖的程度,想著等天再冷一點再給他穿,於是就到了12月份,等我興致勃勃把新買得衣服拿出來給他穿得時候發現衣服竟然小了,因為他迅速的長長了。我這時才意識到寶寶在頭幾個月長勢是非常快的。所以每次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一定要買比他現在身高大一號的衣服,甚至是大兩個號都沒有關係,因為衣服大了可以卷卷袖子就能穿,可是如果衣服小了就真的穿不了了。


夏天的衣服稍微便宜點,給他買大一號就可以,可是冬天的衣服本身就比較貴,加上衣服比較厚,裡面穿個小毛衣以後棉襖一定要大2號,這樣才能保證棉襖能穿進去,然後把袖子捲起來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以省錢,也可以讓寶寶穿得更舒適,一舉兩得。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我是欣然育兒說美味,我有兩個小孩,總結我備孕到孩子出生的經歷,來給各位說一說最糟糕的母嬰用品雷區。

束縛帶,產後恢復用,一般推薦用紗布束縛帶,生老大的時候我買了,但是沒人幫忙纏,月子裡自己都累的要死,更別提一圈圈的纏束縛帶了,如果你要用,前提得每天有人幫你纏。生老二的時候我買了一體式束縛帶,方便使用,但是用的是真不舒服

嬰兒車,推薦買可摺疊的簡便款,太過笨重的車看著實在但說實話,只能用幾個月,一旦孩子可以出門了,這種車就會被淘汰扔家裡,最終你還得再買一款可摺疊的輕便款。

嬰兒斗篷和一體式棉衣,基本沒啥用,在家用不到斗篷,出門也不方便,還不如一件外套來的實在。至於一體式棉衣,完全不合理,出門穿太冷,在家穿上衣有點厚,髒了一點地方還得都拿去洗,太累

熱奶器,我是母乳餵養,這個買了完全是個擺設,即使斷奶後寶寶開始吃奶粉,剩奶不斷加熱,還得擔心細菌滋生,對寶寶健康不利。

嬰兒手套、腳套,有的媽媽為了防止寶寶抓傷小臉,給寶寶帶上手套,但這樣反而限制了寶寶對新世界的摸索認知,不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至於腳套,還不如襪子來的實在

嬰兒枕頭,買了之後發現原來新生寶寶竟然不需要枕頭。是的,真的不需要。新生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全,過早使用枕頭反而會影響寶寶骨骼發育,更會有寶寶發生窒息的危險。

新手媽媽初次懷孕,都會比較欣喜和激動,大家容易把這種心情通過實物來表現出來,於是有了很多買了之後又後悔的事情發生,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理性購買還是需要注意的。大家可以聽一聽過來人的經驗,根據實際需要選取自己所需。

我是欣然育兒說美味,我是左手育兒右手美食的二孩媽媽,歡迎大家關注 交流,我將為您做最詳細的答疑解惑


欣然育兒


從備孕到孩子出生,大部分的東西都是我自己親力親為買的,網購和實體店配合買。說說自己買的用途比較雞肋的待產用品吧。

1.產婦衛生巾一次性內褲之類的~網上買的待產包裡面帶的。結果因為側切醫生直接不讓用,所以出了月子直接給寶寶當尿墊了。當然這個因人而異的。

2.嬰兒溼巾,當時頭腦一熱直接買了好幾包,結果月子裡沒怎麼用,寶寶皮膚太嬌嫩了,再怎麼聲稱天然不刺激的溼巾用給寶寶總是不放心,不如直接買乾的綿柔巾,沾點溫水當溼巾用,擦完再抽一張乾的擦擦,安全而且乾溼兩用。

3.隔尿巾,用來隔離大便方便清洗尿布的,因為弟媳坐月子我照顧了半個月,深知洗大便的感受,所以到我自己這,就買了隔尿巾,結果發現這個是最最雞肋的,孩子什麼時候拉粑粑根本沒有固定時間,墊上去尿溼了就得換下來,沒墊的時候偏偏又拉上了,我都用來擦鞋了。



4.高景觀嬰兒車,只能在家裡附近推著轉轉,而且有時候在外邊寶寶鬧人,不坐車非要抱,腦補一下一手抱孩子一手推個大笨車的畫面吧,簡直不要太累人。不如直接買個輕便的,可躺可坐的小車子,這樣寶媽可以一邊拎著孩子一邊推車子。


5.防溢乳墊。也是因為當時見弟媳買了,所以我也買了,結果我太高估自己了,奶水壓根就不夠,被我當擦桌布了。

總體來說自己準備的東西足夠我應付初次當媽媽的慌亂了,凡事靠自己才是最靠譜的。


語桐悠悠


記得我當時懷孕時,也是到各大論壇蒐集待產包清單和寶寶用品清單,以為不會踩雷的,結果還是買了一些沒用的東西:

1.嬰兒床。


當時在某寶上買的。聽了很多過來人的經驗,說是應當從小訓練寶寶獨立睡覺,所以就買了嬰兒床。娃她爸爸”吭哧吭哧”組裝了2個小時,寶寶才睡了1次,從此淪為堆放雜物的工具。

說實話,嬰兒床真心不方便,半夜寶寶餓了,你還得下床來去抱她,又還擔心她被被子蓋住口鼻。特別是頭三個月,一晚上要起來多次換尿不溼、餵奶,真心不便,還是覺得放在自己手邊最方便。

2.腰凳。


寶寶大概4、5個月左右可以豎抱時,隨大流買了一個腰凳,考慮的是帶寶寶出去玩時,寶寶坐在腰凳上,胳膊不至於抱得太累。

但實際用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個雞肋,寶寶根本不肯乖乖坐在腰凳上,扭來扭去還不好固定,還不如用手抱著舒服和安全,用了一次也被我束之高閣。

3.紗布束腹帶。


當時聽到過來人的建議是紗布透氣,對身體恢復有益。實際用的時候才知道纏起來太麻煩了,誰有空幫你像裹粽子似的裹一遍,睡覺時又拆半天?早知道買個粘貼式腹帶了,使用方便。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母嬰用品採購雷區,希望能幫到你!

你好,我是希媽,我是一個職場媽媽,有個愛讀繪本的6歲女兒,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希媽育兒”,查閱更多關於孕產、育兒問答,一起學習育兒知識,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希媽育兒


因為是第一胎,所以並沒有任何經驗,都是上網看和諮詢有了孩子的朋友,儘管如此還是買了很多用不上的東西。

第一,嬰兒床。



生之前看了很多文章說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睡覺的習慣,所以生完後出院回家那天我先生就興沖沖地去買了嬰兒床回來,並且都沒吃飯就急著先組裝好床。結果呢,只是在白天睡過幾次,晚上都是跟我睡的。因為那個時候天氣也比較冷,新生兒寶寶還是不放心讓她自己睡的。後來天氣暖和了,孩子也大了,覺得晚上醒了衣服一撩就能餵奶,簡直太方便了。而且孩子也習慣了和媽媽睡,之前嘗試過幾次給她自己睡嬰兒床,結果是一放上去就醒了,失敗告終。現在那張嬰兒床上都是孩子的衣服。建議如果要買嬰兒床最好是買那種可以和大床拼接在一起的,既能方便照顧孩子,大人也有足夠的空間睡覺。

第二,尿布。



生之前問了朋友關於尿布的問題,建議我買,萬一尿不溼用了不透氣紅屁屁就換尿布。那個時候對於尿不溼完全沒有任何研究,也覺得和我們用大姨媽紙一樣,不透氣,肯定比不上尿布了,所以就買了幾十片尿布。月子裡看到寶寶屁屁紅了趕緊換尿布,結果就是一尿就是差不多溼一身了,衣服褲子都溼。後來又看了很多關於孩子用尿不溼還是尿布的文章,堅決放棄了尿布。用尿不溼後孩子也很少會紅屁屁,勤換就可以了。

第三,高景觀大嬰兒車。



孩子出生後最初那幾個月用這種大的高景觀嬰兒車還是很不錯的,空間大,孩子躺起來舒服,視覺上也會好一些。但是,真的太佔地方了,不僅僅是家裡佔地方,外出收起來放車裡也佔地方啊。而且一個人帶著外出的時候根本搬不動啊。我們家有一輛,孩子爸買的,質量是真的好,但是每次出去都是和我先生一起我才會用。輕巧便捷的嬰兒車還是實用性更高。


長夏安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上來叨叨兩句。


一、生第一個孩子時著急買了一大桶奶粉,進口的,孩子出生,怕她餓,急著打開了,結果她第一天根本不喝。


第二天,我奶下來了,她有奶喝,奶粉就一口不喝了。整整一桶奶粉,沒人喝,怕浪費了,我喝,說實話,我壓根就不喜歡那個味。😂😂😂


生二寶,決定母乳餵養,前期果斷不買奶粉。準備斷奶時再買。


二、買了幾大大包紙尿布,


紙尿片真心不好用,遠沒有紙尿褲省事,孩子隨便動動,就漏尿了,又貴又不實用。性價比太差。


三、入手了一大堆嬰兒衣服,厚的,薄的,長的,短的,那會第一次當媽,看到漂亮的就忍不住買,從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再有外面披的,結果出生後,發現很多都穿不上,很多來不及穿就小了。而且有的看著漂亮,但穿著孩子皮膚過敏,總之太浪費錢。


生二寶時,果斷不買,全程舊衣,孩子穿著還舒服。


三、笨重的嬰兒車,大寶出生的時候天氣冷,頭三個月基本沒出門,等大點,能帶出門了,天也熱了,發現在裡面又悶又熱,孩子根本不願意做,也不好收。


真心推薦輕便傘車。


四、帶吸管手柄的塑料小奶瓶。嬰兒小,手柄吸管純粹多餘。再加上我家大寶在斷奶前,根本就不喝奶粉。


斷奶之後奶瓶太小了,根本不夠她喝。於是這個奶瓶就只能玩具。


五、嬰兒小搖床。


這個就更讓人鬱悶。夜裡你要睡覺,嬰兒要搖搖。不搖他就哭。還有半夜起來要餵奶,你又要再度起來。


三天下來讓我徹底崩潰。直接就把大寶從嬰兒裝抱出來,帶到大床上跟我一起睡。經常喂著喂著奶,自己都睡著了。大寶挨著我睡也不用搖搖。終於可以睡個覺了。


向陽Lydia


從備孕到寶寶出生,寶媽在高興之餘又辛苦的忙著採購各種母嬰用品。可是往往有些用品買回來後,卻覺得沒什麼用,很糟糕。

一、防輻射服。這個基本用不上。

二、寶寶餐椅。寶寶能夠自己吃飯時,不如讓寶寶和大家坐在一起吃,既方便照看,又增進親子感情。

三、溫奶器。這個很難用上。衝奶粉一般都按照適量原則,即便有剩餘,因為奶類極易變質,放置久了怕寶寶吃壞肚子,就丟掉了。

四、嬰兒泳池。這個充氣放水需要很長的時間,很費力,而且寶寶玩一會就不玩了,下次便不想再用。

五、手動吸奶器。這個我只用過一次。很費力,而且不容易清洗。

六、大型豪華嬰兒車。上下樓梯攜帶費力又麻煩,不如選購輕便易摺疊的。

七、嬰兒枕。寶寶剛出生不需要睡枕頭,幾個月以後才會用到。


良兒寶貝


關於給孩子買東西所採購的雷區我想每個寶媽都不一樣,這個主要也是與個人以及家庭生活習慣相關。我來說說我覺得沒必要買的物品吧!

1、嬰兒床

這個相信是大多數過來人媽媽都會認可的一件物品,佔地方而且使用率不高。

2、棉尿布

當時生娃寶寶,有的人說尿不溼怕捂著寶寶屁股不好啊之類的,我在網上買了一些棉尿布,結果一點也不實用,雖然不貴,但是後來丟了還是可惜了。

3、手動吸奶器

這個真的不好用,還是買電動的好,又快,又不累。

4、口水巾

這個口水巾估計每個媽媽要求不一樣,反正我家買了很多口水巾最後都沒有用上,而且給寶寶弄口水巾總擔心一不小心堵住她鼻子了。

5、寶寶輔食機

這個真心覺得用不上,給寶寶做輔食不用機器都可以,只需要有個研磨碗,和小刀,輔食機有時候清理起來很麻煩,反而還不衛生。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大家好,我是妮兒媽咪。育兒之路你我相伴,不離不棄,我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歡我的育兒生活,請關注我吧!


妮兒媽咪育兒




每個寶媽都會買到用不到的商品,因為每個寶媽的狀態和需求是不一樣是,而孩子的各種狀態包括育兒方式不同也會讓有些東西變成“雷區”。

說一下我踩的雷吧:

1.褲子、褲子、褲子,育嬰店搞活動,興沖沖買了幾條新生兒褲子,簡直成了大坑,因為剛出生的孩子是不穿褲子的,因為他們穿尿不溼!我家孩子在家直到一週左右才穿褲子,還是出門的時候。



2.手套,買了一套寶寶用品。手套沒用,因為孩子用手來感觸世界,有助於孩子的意識形成和發展。孩子戴手套看著乾淨,其實是阻礙。在醫院第一天就被醫生訓斥摘掉了。



3.爽身粉,孩子沒那麼矯情,現在家庭條件好不會那麼熱,其他地方不需要。小屁屁用爽身粉不好,不如不用,我家的爽身粉直接過期扔掉了。如果孩子真的特別胖需要了用,那麼可以到時候再買。



4.哄娃搖籃。看著挺好,可是孩子不在裡面呆啊。帶著“神器”的頭銜,卻還抵不了玩具的用途。朋友買了一個,娃放進去呆到第三次就哭著不去了,朋友轉賣了很久都沒賣出去,直接讓收廢品的收走了。這種得看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願意使用就買,如果不願意乾脆就別買。



5.防溢乳墊。奶水多需要,奶水少不需要。其實在家就算有點溢奶也無所謂,喂孩子難免會渾身奶腥味。出門了需要的也很少。這樣的話沒必要買一大包,可以看情況買。不太需要完全可以在內衣上貼一片護墊,效果也不錯。



6.腹帶。朋友建議帶腹帶,身材好恢復。可是我買回來帶了一次。因為我是剖腹產,纏上腹帶說容易傷口粘連,我就沒帶,後來出了月子帶了一次,麻煩。不過我身材漸漸在我健身下也恢復了。所以懶媽媽們就可以不用買腹帶了。



7.嬰兒床。懶媽媽的“雷區”。嬰兒床讓孩子自己睡的想法雖好,但是得有個不辭辛苦半夜抱來抱去餵奶,放來放去哄睡的人。如果你和老公不夠勤快,那麼還是母子一起睡吧。嬰兒床可以拜拜了。我身邊十個人買了嬰兒床有8個都閒置了,妥妥一個置物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