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作品中常見的暴露性感的女生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傳奇小明銘原畫


這個問題,其實日漫的性感美女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與以下三個方面有關。


一.消費者的需求

在這個時代,只要還是活生生的人,就對兩個東西不可能無動於衷,一,糖類,二,色情,食色性也,這是人腦的內在構成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這種需求才是性感角色巨大消費和創作的源動力。同時日漫添入了理性的美感和對人類本性、哲學理論的思考,和對事物熱情抑或佔有慾,可以說已經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藝術品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二.這東西日本的文化產業有很大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日本的色情業 ,輻射到了服務業、旅遊業、影視業甚至ACG。近年來廣泛影響東亞或東南亞地區。2000年直接的經濟效益達600億美元。


早在日本幕府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那時候就有了“遊女”這個職業,幕府也很喜歡推行這中政策,當然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這些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閱。

三.時代和風格都在變

因為人們的審美在變化,所以角色也在不停的演化和轉變,相互之間也在借鑑和參考,例如青山剛昌的《名偵探柯南》中的貝爾摩德和工藤有希子的原型就是《魯邦三世》中的峰不二子。




東宮恨寒


以前我們國家引進日本的動畫是經過嚴格把關的,所以我們看到了灌籃高手,足球小將這些以弘揚正能量,講述熱血少年不斷成長的動畫。但是不要以為以前的日本漫畫界就全部是這種,其實他們的漫畫一直都有性感暴露女性角色。
去年斯嘉麗主要的動作科幻電影攻殼機動部隊就是翻拍自日本1989年開始連載的同名漫畫,主角的形象看上圖就能清楚的瞭解到。

2000 年開始連載的無限流鼻祖殺戮都市。被盜夢空間粉絲普遍提及的日本懸疑動畫盜夢偵探發行與2006年,比盜夢空間還要找了四年。

以前我們能看到的漫畫,男主人公無一例外必須是正面,陽光,且道德觀超正,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絕不可能有第三種可能,女主角必須是端莊嫻熟,知書達理。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許多我們以前看不到的漫畫也開始在網上流傳,有很多像上面這三部動漫一樣,女主角都是性感暴露。這其實並沒有什麼擔憂的。

我們看漫畫更應該注意漫畫本身所要表達的東西,攻殼機動隊表達的是對未來科技發展與人類生存的憂慮,殺戮都市表達的是對人類自身命運的抗爭,盜夢偵探表達的是現實與虛擬之間界限探索。


邪惡永恆


著名文學教授陳奇佳先生在他的著作《日本動漫藝術概論》中,按照不同時期作品的代表性以及文化的演變程度將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史分為六個階段:萌芽時期(1917~1945)、探索時期(1945~1962)、全面振興時期(1963~1978)、黃金時代(1978~1989)、世紀末的輝煌(1990-2000)以及新世紀的迷惘(2001~)


在千禧年之前,絕大多數動漫都以熱血,機戰以及科幻等主題為主,像題主提及的《龍珠》、《聖鬥士星矢》、《足球小子》、《灌籃高手》《新世紀福音戰士》等經典動漫都是這樣,雖然偶爾也會有一些比較暴露的鏡頭

但整體來說是比較保守的,對於感情線的刻畫也比較單調,頂多來個三角戀就了不得了,沒有現在各種狗血又曲折的虐戀,像《純情房東俏房客》這種後宮動漫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

但自EVA以及鋼煉之後,日本動漫開始陷入停滯,整個行業的創造力幾近枯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真正的神作出現。當然,這與日本的社會與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受泡沫經濟崩潰後的影響,股票價格和地價等資產價格極速下跌,日本整體經濟長期低迷,失業率劇增,直到零二年之後國外市場需求拉動後才有好轉,這段歷史被認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甚至“失去的二十年”。

經濟的蕭條帶來的是人們內心精神世界的匱乏,再加上互聯網的逐步興起,傳統的熱血動漫已經無法滿足各階層人群的需求,新時代的青年渴望新鮮的東西,再加上如今的戀愛已經步入“閃電時代”,青年及青少年群體對於愛情越來越迷惘,在這種強烈需求的帶動下,GALGAME(美少女遊戲)以及後宮動漫應運而生,於此同時衍生出了萌、賣肉、骨科、傲嬌、病嬌、紳士、耽美以及百合等種種方向的二次元文化,與傳統的動漫相比,快餐式的賣番更容易在短期內產品化。


這種對短時間內感官刺激的追求所帶來的是:整個動漫行業都在進行流水線生產,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月番制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走向成熟的,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各種大膽暴露元素的不斷增加,一部動漫如果沒有賣肉的情節,只憑借出色的設定是很難積累人氣的
這就是日漫中女生形象轉變的原因了,比起設定,外在形象更容易引起關注,雖然確實讓我們大飽眼福,但仔細研究,幾乎都經不起敲打。在某種程度上,不得不說這是日漫走下坡路的表現。


二次元異聞錄


有市場,才有需求。

題主這個問題,跟動漫的快餐化脫不了干係。

首先,動漫製作者,也是需要賺錢養家的,想賺錢,就必須要有流量支撐。

曾經的日漫,重劇情,重內在意義,多在表達對世界,對未來,對人性,對生活的看法和暢想。 但這些題材都比較...宏達,深刻,甚至可以說是沉重。

作為休閒來說,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直到後來,一個新選項出現:媚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講道理不喜歡看,那就乾脆賣肉,或者打各種擦邊球。

以對人胃口的方式,去製作動漫,結果發現,還真的很不錯! 然後,越發的,現在的動漫或多或少都有各種福利的東西。

泳裝,浴衣,蜜汁劇情,反正就是為了符合大量受眾(宅男)的喜好。 你也喜歡看,錢也能賺到手,豈不兩全其美?

這種改變,其實都是市場決定的。

這麼多年看過來,感覺也並不奇怪吧。只是,媚宅作品太多,真的好麼。 對了,題主還提到了coser... 怎麼說呢,動漫角色如何,基本上決定了coser的選擇。

人氣高的性感女角色,自然也是炙手可熱的cos對象啦。 一步一步~日漫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是好是壞就不討論了,只能說,這個變化過程挺讓人難受的(聽起來很違心啊)...

你怎麼看這種現象呢?


動漫配遊戲


沒有福利?那漫畫的意義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