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南京GDP還有追上武漢的可能嗎?

長江經濟觀察


作為南京人,靜靜的看著你們活在自己的幻想裡!

作為老百姓,從來不關心什麼GDP,而是看居民福祉,公共服務,綜合管理能力,以及自己的收入!

說什麼GDP的都是假大空

南京免費公園,區域內地鐵,高鐵,對周邊縣市的覆蓋,道路的平整度,行政機構的服務意識,武漢無法相比,也超越不了,這是長三角城市的先進性

武漢適合去旅遊,投資置業,如果不是當地人,是不適宜生活的

南京則不一樣,外來常駐人口購房的幾乎佔了30%,南京不用搞什麼戶口遷入高額政策,一樣很多人遷過來!

有了人才,才有經濟,才有GDP


辛冬遊天下


我既不是武漢的,也不是南京的,且兩地我都去過,我想問武漢拿什麼和南京比?

武漢周圍有什麼地方?

南京周圍是什麼環境?

周圍都窮一家富,整個湖北就發展武漢,周邊的資源全部被武漢一地吸走。南京周圍全是有錢的,當地的資源還要被上海吸走,從戰略環境看,武漢比南京安逸多了!

我來補充點資料

2017年江蘇gdp85900億,南京是11715億,佔比13.63%,人均14.1萬元,南京人口833萬,面積6587平方公里!

2017年湖北gdp36522億,武漢是13400億,佔比34.10%,人均12.4萬元,武漢人口1094萬,面積8494平方公里!

南京所在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現狀是一超多強,百花齊放,上海是另類的存在,其他地區經濟發展均衡。

反觀武漢把湖北的34%的資源都吸走了,武漢覺得是光榮呢?湖北經濟發展這麼不均衡,還笑南京!!!!更何況人多地廣,周圍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比南京也就多了1700個億,真是幽默!!!

最後本人安徽人,與江蘇湖北均相鄰省份,因此只中立看問題!如果我要出去工作,安家,毫無疑問選擇南京!因為南京的地緣優勢還是非常之強的!

最後我建議武漢人,湖北人,南京人,江蘇人最好不要跟著評論,因為你們肯定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只有第三方的意見,看法才相對客觀公正


8請叫我大聖8


短期內GDP沒有可能超過


國家定位

武漢:副省級、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南京:副省級、特大城市、長江三角洲副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根據二個城市規劃和國家定位來看,武漢前景肯定是好於南京的

參考資料:《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


地區生產總值

多少年來,南京GDP未進入前十,即便是江蘇省出臺政策(扶正南京老大位置,提高南京首位度,發展還是很慢),南京目前目標是GDP超過杭州再來談超過武漢。

2018年前三季度武漢GDP名義增速大城市中高居第5,增量排第6,增量不僅超過南京近450億還超過蘇州近200億。


綜述,短期內南京GDP無法超過武漢!


XLaylay


前三季度GDP:

武漢10579億增速8.3

南京9458億增速8.0

由於武漢人口、基數、增速都比南京強,短期內南京GDP總量難以超過武漢,但不代表沒有機會(如果武漢像天津瀋陽那樣擠水)

另外,列舉一些南京比武漢強的地方

教育:南京勝

地鐵:南京勝

人均GDP:南京勝

高鐵:南京勝

航空:南京勝

歷史:南京勝

金融:南京勝

醫療:南京勝

經濟腹地:南京勝


小僧網紅鳩摩智


話不多說數據說話











心雨溪


這是誰提的問題黑武漢呢?去年有幸攜全家自駕去武漢玩了幾天。快過年的時候,高速幾乎都是往湖北趕的車輛,往南京方向的車輛很少。所以我們去的時候會很堵,回來通暢無比。回武漢的車很滑稽,裡面塞滿桶,棉被各種生活用品。一看裡面都是風風僕僕的勤勞的湖北在江蘇浙江打工回程的人。我承認去了武漢,其實武漢也不錯。但是南京的包容性還是遠超武漢的,容納了很多包括武漢在內的務工人員。反觀南京向武漢輸出的都是高級管理人員,高級銷售人員,人數少而精。

整體感覺物價水平基本差別不大,商業消費能力上,南京超武漢不少。南京面積小了點,人口少了點,但是富裕程度還是不錯的。

另外談一下蘇州,江蘇的所有項目,作為省政府的南京幾乎都有大哥的樣子,包括當年的新加坡工業園等一股腦子項目,都往蘇州送。後面發現效果不是特別明顯,現在大型項目基本會考慮南京本地發展。

不懂的人才說上海的輻射。上海的輻射能力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強。蘇州崑山的項目並不是上海分了杯羹給他們。用腦子想想,上海本地的嘉定崇明都是個爛攤子,經濟指標等各方面遠遜江蘇蘇南一般的發達縣級市。

江蘇的發展基本靠的還是人才。人才決定一切,江浙地區重視教育,人才儲備足,經濟發展後勁大。江浙家長為了孩子教育都要瘋了,每天接送,回家監督作業,晚上自己根本不怎麼敢出去玩。週末各種輔導班,各位家長別看在外面光鮮無比,這個總那個長的,在家就是苦逼一個,天天為熊孩子操碎了心。

南京的歷史底蘊遠超武漢,不談將來,現在也不比武漢差,將來也不會弱於武漢。南京的科教文衛方面更加全方位領先武漢,這方面廣州都不敢和南京比。


蜀山之雲


很多人說房價推高了GDP,這個相信很多人也贊成,我看了一下武漢和南京的房價,武漢均價2萬左右,南京均價3.5萬左右,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房價比武漢高不少的南京,GDP卻依然比武漢差呢?只能說明南京除了房價以後的實體經濟真的不行,呵呵,就這一點,武漢吊打南京,武漢2017年GDP是1.34萬億,南京2017年的GDP是1.17萬億,再看2018年前三季度的名義增長率,武漢是12.58%,南京是8%,這種增速的差距也對應了前面說的實體經濟不如武漢,總量和增長率都吊打南京,南京GDP哪裡來的勇氣超過武漢?南京至少十年內GDP還真的超不過武漢


Bingo


南京追趕武漢,是沒有可能的。

南京的優勢是它的高等教育,但是武漢不同,武漢的高等教育比南京更強!

而南京的劣勢則非常明顯,地處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在中心城市上海的陰影下光芒暗淡。所以,南京的定位、地位都很低,只是長三角的二線城市。

而武漢的優勢,則正好是區位、定位和地位。武漢是中國中西部的黨政軍權力中心,幾乎所有大區機構都在武漢,全方位的大區中心城市,管轄中南幾省區。所以,武漢是緊隨京滬的全國三大一線城市。

武漢地位高,基礎好,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城市,更成為東半球的產業中心和企業之都。武漢的汽車、鋼鐵、半導體、光學、建築、水電、造船等產業都舉世聞名。而南京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型產業!

武漢還有大量的副部級央企總部、世界五百強企業總部。而南京,從未聽說有什麼央企總部在南京,南京也更沒有世界五百強企業,江蘇唯有的兩家世界五百強都在蘇州。

定位決定了層次,層次決定成就,因而,南京不可能趕超武漢。


武大東湖


快的話明年就超過武漢成都了,因為傳言近期會有區劃調整,把鎮江劃分一部分給南京,南京GDP一下子就會超過武漢,但是傳言畢竟是傳言,當不得真。

近期江蘇省提高南京首位度,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南京變成和廣州一樣的一線城市。堂堂中國經濟第二大省,人均最富裕的省份,經濟卻在10名開外,省會佔比全省GDP竟然倒數第一(山東濟南合併萊芙之後),多少人才和大型項目都被別的新一線城市搶走,所以無論怎樣大力發展南京都是必須的。

國家批覆南京成立江北新區,目的就是帶動周邊長江經濟帶城市共同發展,江北新區對標的是浦東新區,江蘇唯一批覆的國家級新區,未來不搞一點名堂,怎麼樣都說不過去,加上國家發改委批評南京首位度不夠,輻射力不夠。所以南京現在可以名正言順的動用本身資源去發展,所以起身開始小跑的南京明年就會超過杭州,不出5年就會超過武漢,不信我們拭目以待吧!


與噴子為敵


我的結論:我希望武漢強,武漢也必須比南京強,這裡武漢換成成都,重慶,西安中西部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

樓主真無知,我來說說:沿海省份靠的是改革開放政策好,全國支持,都富裕了,不止江蘇一家,浙江,山東,廣東都發達了。南京在省內不是一家獨大,不是南京不想爭,是爭不來,看看蘇州,無錫,南京離上海多近,主要是上海在全面帶動本區域產業集群佈局,市場行為大於政府行為,南京動的了嗎?

武漢以前可是直轄市,大上海,大武漢,武漢實力那時候強到什麼地步?沒有數嗎?不光湖北,還有四川,河南,江西一大堆難兄難弟都比沿海發展滯後,這些難兄難弟省會城市發展起來了就要被說吸血?再說,建國以來,武漢為湖北省貢獻了多少,削弱了多少,沒有數嗎?武漢吸血的話,襄陽,宜昌會發現起來嗎?在你們眼裡被定義為吸血的城市裡,有幾個可以給本省老二老三成長空間的?武漢是不是所有被你們認為吸血城市裡最對得起本省的了。

說中西部省會城市吸血的都是沒有良心的,國家今後肯定會傾向內地,擴大內需,均衡發展是必然的,到時候內陸城市肯定會出現幾個跟沿海相當甚至更強的城市,你們還昧著良心眼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