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白肉怎麼做最好吃?

探廚


酥白肉是我很小的時候特愛吃的一道菜,在我們那也有拔絲白肉的叫法。小的時候物質不那麼豐富,喜歡吃肥肉覺得很香,現在確實吃的就比較少了,人們都不缺肉吃了。不過偶爾解個饞還是很不錯的,吃上一塊滿口的酥脆香甜。

【酥白肉】

  1. 豬肥膘二兩,沖洗乾淨瀝乾水分,該切成小條狀(手指粗細),不能太粗否則容易膩;
  2. 土豆澱粉適量,加水和一點蛋清攪拌成麵糊,然後把切好的肥肉條放進去掛糊;
  3. 鍋裡下油燒至6層熱(大約160度左右),把掛好麵糊的肉條放進去炸,炸至金黃、浮起之後撈出,然後油溫調高一點下去復炸一次,撈出瀝油;
  4. 炒鍋下油,下白糖小火炒成糖漿(顏色微黃),然後把肉條放下去翻炒均勻,讓肉條均勻裹上糖漿,預備盛裝的盤子裡抹一層薄薄的熟油,要不然最後很難清洗;
  5. 糖漿裹勻就可以盛出上桌了,吃的時候準備一碗涼水,就像吃拔絲地瓜、拔絲蘋果一樣沾一下就不會弄的到處都是糖了,而且外面也會比較脆。

回想起來我已經好久沒吃過這道菜了,主要是現在真的也不缺肉食,雖說做好之後香甜不膩,但是那也是豬肥膘啊,還是隻偶爾嘗下解個饞吧。你有沒有這種小時候很喜歡吃,長大之後只是偶爾淺嘗輒止的美食呢?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酥白肉香甜酥脆不膩口,吃兩塊隔會還想吃,酥白肉就是這樣一道神奇的美味。

很小的時候,去舅舅家過年,舅舅做的酥白肉讓我記憶猶新,那酥脆感現在想來都好似聽到脆脆的聲音,香甜酥脆真好吃,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菜。


後來,陰差陽錯我做了廚師,剛學徒那會“酥白肉”還有得做,每天都能做幾份,再後來這道菜逐漸退出了餐桌,究其原因是人們肚子裡不缺油水了,吃不得這油膩大,熱量高的美味了。

酥白肉顧名思義,就是用白肉做的菜餚,白肉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肥膘肉”,現在多使用肥膘肉煉油,就是豬油。所以,在談肉變色的減肥時代,酥白肉徹底消失了。

老一輩人心目中,酥白肉是天底下最香、最甜的菜,是一個時代的美食記憶,是龍蝦鮑魚都代替不了的美味,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段時間有點怪,想起很多傳統老菜,即將失傳的美味。作為職業廚師肯定不捨,這麼好的菜餚被人逐漸遺忘,覺得可惜了,因此,分享給大家,可能您看了,就會喜歡上這道菜。

酥白肉的具體做法

主料:豬肥膘肉或(去皮五花肉)

調料:白糖,熟芝麻,水澱粉,食用油

製作方法:

1.豬肥膘肉切長短粗細一樣的條,用水澱粉拌均掛糊。

2.鍋上火加寬油燒至6層熱,逐一下入掛糊均勻的肥膘肉條,炸制定型撈出,待油溫再次升至6層熱時,再次下入肉條付炸,反覆兩次,待肉條炸製成金黃色時撈出控油。

3.另起鍋加少許清油,白糖,小火熬製,待糖漿從白色慢慢到黃白色時,下入炸好的肉條,離火🔥翻炒均勻,撒熟芝麻翻均勻即可裝入抹油的盤中,帶一碗涼水一同上桌即可。

特點:酥脆香甜,回口不膩

小貼士

感覺肥膘肉太膩太香,可以改用去皮五花肉,做出來的酥白肉別有風味。熬製糖漿切記使用小火,慢熬彆著急,待糖完全融化,從白色到黃白色時,糖漿就熬好了。

翻炒時小心糖漿落到手上,以免燙傷,一定注意安全。肥膘肉可切條或片都可以,主要看個人喜好。

本文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喜歡先收藏吧!那天試做下給家人品嚐吧!另外有不同建議的,可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覆您,再次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謝謝啦!


探廚


1)將肥膘肉洗淨,切成手指粗細的短條狀。

2)用適量白水、土豆澱粉調成糊,黏度適中,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用手指試一下,剛能掛上為最佳。

3)油鍋燒至六成熱(用筷子試一下,周圍泛花即可)時轉中火,將切好的肥膘肉,一條條粘糊放入鍋中,炸至飄起,撈出,復炸二遍。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保持肉的酥脆。

4)熬糖汁。將冰糖和白糖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融化。

5)熬成之後,將炸好的肉塊倒入鍋中,關火,翻動炒鍋,用手勺攪動肉塊,以使糖汁在肉塊上,裹粘均勻,裝盤即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