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認為貴陽的消費畸形?

灑家沒瘋


兒時在佛山上學直到大學畢業十年有餘,畢業後回來貴陽生活,物價和消費觀念確實有點讓我接受不了。

在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中以及兒時與廣東同學相處中,我覺得即使我有,也得學會勤儉持、家貨比三家。

2006年,中學時期學校要求只能穿35元一對的回力鞋,因為每個假期我可以回來貴陽,對比親戚家的小孩,好幾個同齡的孩子已是非耐克阿迪不穿。

沒到畢業,我都不知道我的同學很多都是土豪家庭,我還一直以為他們就是佛山的農民,家裡貧困。

原來,佛山很多村裡有錢人很多,家裡有廠有地的很多,原來,我那些平日節儉樸素的同學,是個小富翁。

回來貴陽工作。

初入職場,每月到手工資2800(好像還沒有),我有時候很羨慕跟我拿一樣錢的同事,怎能夜夜笙歌,在我對奢侈品毫無認知的年紀,他們就能時常更換,在我很滿意THC(當時是這樣叫吧)這個手機的時候,他們能瘋狂痴迷蘋果手機,逢出必換……

身邊許多人,總是喊著月底沒錢,卻總是心甘情願,趨之若鴻的購買昂貴的商品,這是真正生活上的貧困,還是精神上的匱乏?

可能我接觸的不是全部的貴陽人,但是我覺得這類人,還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貴陽消費畸形就在於,能力和慾望的不匹配。

覺得自己是大都市的人,就應該享受超前的視覺、體驗衝擊,但是又不願意為之努力,加上商家無處不標榜“趁年輕盡享受”的廣告語,心理上誘導不少年輕人提前消費、衝動消費。

雖然購買不少當時絢爛的東西,在朋友圈裡倍有面子,但是潮流的東西就是很容易被淘汰,也很快更新換代。

如此就潛在的抬高了貴陽的物價。

其實,這或許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經過吧。

兒時的貴陽,每家都窮,沒什麼好攀比的,我們的祖輩吃夠苦頭,是見證在我們眼裡的,因此當迎來了中國的好時代,有錢了自然也就開始需要去炫耀,以此來平衡自己的心理需要。

不是有句話說,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嗎?

但是,我比較看好貴陽的未來,新生代的小朋友,出生在富足的時候,他們從小就能獲得家長給與的及時滿足,而不是過分滿足。

因此,未來的貴陽人,不需要通過金錢、物化來肯定自我。

買我能力所能買的,購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買給誰看,未來可期。


大白兔胡蘿蔔糖


我身邊有一些人,認為貴陽消費過高的,很多都是不長期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說白了,也就是沒有住處的,這個問題,其實要看你怎麼看,只要你真的能夠在這個城市定居個那麼一兩個月,甚至是買房定居下來,你會發現,其實,真正的生活成本、物價等因素,都已經被分攤在其他方面了,總體來說,成本和壓力並沒有北京、深圳那麼大的。

△貴陽新城區觀山湖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越小的地方,實際上生活成本是越高的,有的是顯現出來的價格,有的是沒有顯現出來的“付出回報比”。

就拿貴陽來說,如果你居住在貴陽,有房當然最好了(貴陽的房價並不高),如果沒有房,那麼可能涉及到租房或者住朋友家,總體來說,貴陽的住房市場並不算很緊張,房屋租賃行業的租金很低,就算最繁華的花果園CBD,核心地段,一個獨立的單間,基本上1000以內就能搞定,比如比較核心的地段,金融街、購物中心附近,這種價位的大把的是,如果是在北京,或者深圳,市中心這麼核心繁華的地段,可能2000一個月都未必能租到一個主臥,更不要說獨立單間。

對比貴州的其他市州,實際上,貴陽隱性的“付出回報比”,很顯然是高於省內其他地方的,打個比方,你在貴陽買一套房,和你在遵義買一套房、在畢節買一套房,所享受到的教育、醫療服務都是有很大差異的,可能買房的價位都是那麼幾十百八十萬,但是所獲得的回報是不同的。

△貴陽宜居的環境

不拿買房來打比方,以免有人說這裡是賣房的託,就拿各行各業的“天花板”來說事,很多行業,你在市州,幹到頂級,也很少見到月薪2~3萬的收入群體,即便有也只是個別,但是,

在貴陽,月薪別說2~3萬,就是5w+的,都大有人在,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全省的上市公司都在貴陽佈局,比如茅臺、盤江、朗瑪信息等,貴陽很多行業,只要做到中層以上,一個月到手2萬以上,是很常見的事,當然,如果你只是初級或者剛入門那種小白,拿2000~3000的那就另當別論。

很多時候,可能不是消費畸形的問題,而是收入畸形,拿著兩三千的收入,想要去匹配平均水平甚至更高階層的購買力,當然會覺得不對稱,就像蘋果廣告詞一樣,貴,不是手機的問題,而是你的問題。


貴陽小數據


٩( 'ω' )و 發個經驗之談咯,早餐一碗粉10塊,中午快餐15塊,晚上18到25左右,這還吃不飽量太少,一包煙15塊,當然也可以天天頓頓吃粉,房租一個月1000單間,水電費每月100,電話交通每月400,不算日用品,衣服,偶爾出去改善伙食,聚會什麼的,每月最低生活標準3500,工資呢?少的可憐


唯愛逍遙一生


在貴陽生活十餘年,簡單說說吧,消費畸形與不畸形,不能一概而論,就比如,你要用3000的收入去匹配5000的生活標準,當然吃不消啦,當然畸形啦。總體來講,貴陽是一個城市規劃,交通佈局,衛生環境都很混亂的一個城市,和較低的收入相比,萬物就稍顯騰貴,這是短時間無法彌補的硬傷,好在貴陽的房價相對便宜,絕大部分的人也能接受物價上漲的幅度,真正吐槽消費畸形的大部分人收入並不低,一月3-5千是常事,關鍵在於跨級消費啊,


小代同學6


貴陽的物價高,工資、養老金收λ低,這是鐵定的事實。每年養老金的增加額也位於全國低下水平,按我2018年增額折祘平均每天4元多點,可能抵衝物價上漲額差不多。可憐啊!工齡40年命不好在國企退休,只能說心態放平衡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知足者常樂!!!


李惠金401


作為普通老百姓本人沒有數據和其它理論支撐,只有最簡單的類比於同樣或同等甚至比貴州高一些的城市。貴州同比緊挨的成都、重慶、廣西,雲南生活和物價就是高些,一直心心念念。所以外出時刻意的在萊市場以及老百姓普通的一些消費品價格上作了對比。貴州多出三到四分之一。而貴州的工資水平卻平均少於緊臨的周邊城市和省份。


追風箏的人7211


抖音裡天天看都是貴陽的高樓大廈,繁華得不得了,牛得一塌糊塗。我想給那些拍抖音的人說;你們多拍點貴州有些什麼產業好不好?!


A心靈捕手A


不是一般的畸形!收入低的要死,物價水平高的要死,絕對比一般城市,甚至是一線城市還要高,注意我說的是日常生活物價水平!


白色鯨魚1


貴陽收入低,消費高,這是80%人群共識的,很多外省高收入朋友來貴陽暫住,也這樣認為,貴陽就是一個畸形消費城市。


雨荷6328


葉子類蔬菜除了白菜在1-3元內,其他均超4.5元。最便宜的菜是土豆,老土豆超市活動價1.58元,新土豆超市活動價1.98。不知道這算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