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高新區:服務做“加法”,負擔做“減法”

近年來,衡陽高新區持續優化營商化境,推動民營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民營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衡阳高新区:服务做“加法”,负担做“减法”

“從註冊資金50萬元的小企業,發展成為註冊資金1.16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獲得財政部資金支持、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縱橫商海20餘載的湖南金化科技集團董事長彭琪,此刻回想起公司紮根高新區的發展經歷,依然難掩興奮。他說,“這一路走來,離不開高新區的大力扶持!”

上世紀90年代,彭琪下海創業,起步就面臨資金緊張的問題,高新區在土地方面提供很大優惠,讓他可以放開手腳大膽搞研發。

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努力,公司研發的高溫芯棒潤滑劑成功上市,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衡阳高新区:服务做“加法”,负担做“减法”

彭琪說,金化科技每年研發20多個專利,除了國家、省、市給予補貼,高新區也會補貼。比如,在稅收方面,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金化科技可享受15%優惠稅率,每年可以減免100多萬元稅收。近期,他又準備將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搬遷到高新區。

近年來,高新區不斷完善“1+6”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商事改革,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稅負做“減法”。今年以來,高新區稅務部門為民營企業辦理各類減免退稅665萬元,極大減輕了民營企業稅收負擔,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有力助推民營經濟壯大發展。

衡阳高新区:服务做“加法”,负担做“减法”

同時,在政務服務方面,高新區持續做好“加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助推民營經濟不斷髮展壯大。

高新區積極搭建平臺,每年開展一次大型現場招聘會,切實為區內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高新區經發局積極為企業申報各項產業發展扶持資金,今年已爭取到5000萬餘元,讓企業腰包鼓鼓,信心倍增。

創新驅動是高新區的動力之源,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高新區出臺《關於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在孵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強了對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

啟迪孵化器成功獲批省級眾創空間,七維空間孵化器即將投入運營,創新中心明年8月份投入運營……高新區在建的創新創業平臺面積達53萬平方米,將為入孵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如今,高新區民營企業納稅人達到 5600多戶(包括個體工商戶),佔納稅人總戶數的71.3%。其中不乏華為科技、娃哈哈等中國500強企業,以及鐳目科技、金化科技等一大批本土培育的“明星”高新技術企業。

通過做好“加”“減”兩則運算,高新區民營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短評:

民營企業作為最活躍的經濟主體,其發展壯大對推動衡陽、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政府的關懷和支持對企業成長也尤為重要。

高新區多措並舉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從招商、優化營商環境,搭建創新創業平臺,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貼心服務企業,急企業之需,幫企業之困,解企業之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近年來,高新區民營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園區紮根,壯大成長,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將為衡陽建成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強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