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多肉作為“網紅植物”,粉絲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很多新手入門後啊,常說自己的多肉長不好,瘦巴巴的,又長得慢,這該怎麼辦呢?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要想養好多肉,我們要牢記這2個公式,這樣多肉才不易爛根,不易黑腐,肥嘟嘟,猛發側芽,蹭蹭擠爆盆。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1、耐旱≠喜旱

給多肉澆水,是個比較複雜的話題。一般來說,養肉要經歷養活—養大—控養的階段, 但總的來說,澆水還是根據狀態,環境來定。新手養肉的話,就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多肉耐旱,幾個月不澆水都死不了,但是耐旱可不等於喜旱,長時間不給水,多肉過度自我消耗,根系不斷乾枯,命都可能保不住,更別說長得好啦。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都說養肉先養根,健康的根系就是生長的基礎,也是進行控水的前提,而要養好根系,我們就得做好“氣”、“潤”這2點。“氣”,自然是指透氣的環境了,大環境的通風透氣比較好解決,小環境的話,基本上就要從盆土入手了。花盆的話,盆底有漏水孔是很重要的,像萬象盆,小黑方就挺適合的,又便宜,漏水孔也多。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土壤的話,基本上就是採取顆粒+土的配方了,具體的比例,就要根據多肉的生長狀態以及環境來決定了。一般的話,幼苗可以用1:1的比例來配,大肉一般就用7:3、8:2等比例,顆粒也有很多選擇,赤玉土,火山岩,粗河沙都是可以的。顆粒比例多的話,一般養分含量就比較少,在生長期可以補點有機肥,讓多肉長的更快。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最近有個朋友向我推薦了多肉專用的有機營養液,主要是純植物發酵,高濃縮的,一瓶至少可以兌500斤以上的水,可以用很久,還是蠻實惠的。這營養液也不加激素,有促根壯根的作用,不會使多肉長得激素,使用後多肉明顯變胖了,葉片圓鼓鼓的,現在這季節,狀態還是不錯的,美美噠,朋友還是比較滿意的。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氣”做好了,那就要注意“潤”啦。前面也說了,不提倡大家長時間不給水,一般不在控養的階段,水分還是要給足的,這樣多肉才能長得快。給多肉澆水,基本上就是按照“不幹不澆”的原則。當然怎麼判斷土壤的乾溼,肉友們也有自己的方法,捏葉片,墊盆法等。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新手沒有經驗,也可以用花草檢測儀來測水分,插進土裡,含水量低於10%就澆透,水分自然的乾溼交替,多肉就不易枯根或爛根啦。平時也可以用檢測儀來測肥分,光照,溫度等,及時調整,多肉過冬或度夏就安全點啦。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2、全日照+日夜大溫差=狀態

多肉一徒毀所有,不過說起徒長,大家大多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澆水太多了唄。其實多肉徒長,是因為在缺光的條件下,水分又過多而引起的。有些肉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我澆水也不多啊,怎麼多肉還是徒了呢?根本原因就是缺光啦,所以要防徒長,不僅要注意澆水,更要注意增光,而光照也是多肉出狀態的關鍵之一呢。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光照還是比較好解決的,除了夏天,以及初秋時間,基本上哪裡光好放哪裡就可以了,當然有條件能露養就更好了。要出狀態的話,溫差也是很重要的,春秋季節就具備了這2個條件,所以出狀態就比較容易,交給時間就好啦。

養多肉,牢記2個公式,不黑腐,不爛根,猛發側芽,擠破盆

養多肉的小技巧,就分享到這裡啦。要想多肉長得好,就多注意這2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