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貿區53條新政的五大要點

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需要,在營造優良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推進人力資源領域先行先試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權和開放力度,給予政策扶持,體現特色定位,提出了53項切口小、見效快的工作措施,著力打通有關工作的“堵點”和“難點”,推動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分享:自貿區53條新政的五大要點


自貿區53條新政:個人可投資境外證券

《通知》具有五方面特點:

一是加大改革授權力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通過下放相關權限,支持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二是開展試點探索。推動相關措施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在契合自貿試驗區發展定位的關鍵領域開展探索,進一步發揮自貿試驗區試驗田作用。

三是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在現有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基礎上,提出有關開放舉措,打破准入後的“玻璃門”。如,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建設工程設計企業、人才中介機構等方面的資質限制。

四是給予政策扶持。給予自貿試驗區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補齊功能短板,促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

五是體現特色定位。根據各自貿試驗區的特色功能定位,提出不同的深化改革創新措施,引導各自貿試驗區有針對性地開展探索,53項支持措施中有14項適用於特定自貿試驗區。

此外,《通知》明確了幾項金融服務創新之舉,包括:

支持發展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業務,或申請與具備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等;

支持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境外機構和境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滿足“走出去”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建設、工程承包、大型設備出口等融資需求;

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

支持在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誰進口、誰付匯”原則辦理油品貿易的跨境支付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料油供應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等。

福建自貿區領最多“紅包”

這53項措施,39項適用於全部所有自貿試驗區,14項則更有針對性,適用某個自貿試驗區。

12個自貿區通用支持措施:

編制下達全國土地利用計劃時,優先支持自貿區;

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的“兩頭在外”航空維修業態實行保稅監管;

支持符合條件自貿區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

支持在自貿區依法合規建設能源、工業原材料、大宗農產品等國際貿易平臺和現貨交易市場;

在自貿區試點實施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

支持自貿區內符合條件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

支持在有條件的自貿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

支持自貿區內製造企業與勞動者簽訂更靈活勞動合同;

只適用於福建自貿試驗區的舉措最多,達5項,分別是:

支持平潭口岸建設進境種苗、水果、食用水生動物等監管作業場所;

將臺灣地區生產且經平潭口岸進口的第一類醫療器械的備案管理權限下放至福建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允許平潭各金融機構試點人民幣與新臺幣直接清算,允許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辦理定期存款業務;

允許自貿試驗區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相關規定向臺灣地區金融同業跨境拆出短期人民幣資金;

支持“海峽基金業綜合服務平臺”根據規定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申請登記,開展私募投資基金服務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資保險機構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保險營業機構。

只適用於陝西自貿試驗區的有2項:

在對外航權談判中支持西安機場利用第五航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經西安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積極向國外航空公司推薦並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航空公司執飛西安機場;

進一步加大對西安航空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

只適用於浙江自貿試驗區的有2項,分別是:

加強頂層設計,在自貿試驗區探索創新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的石油儲備模式;

推動與大宗商品出口國、“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油品等大宗商品貿易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誰進口、誰付匯”原則辦理油品貿易的跨境支付業務,支持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料油供應以人民幣計價、結算。

只適用於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有2項,分別是:

支持利用中歐班列開展郵件快件進出口常態化運輸;

支持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

只適用於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有1項:

支持自貿試驗區開展非標準就業形式下勞動用工管理和服務試點。

只適用於廣東自貿試驗區的有1項:

授權自貿試驗區制定相關港澳專業人才執業管理辦法(國家法律法規暫不允許的除外),允許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金融、建築、規劃、專利代理等領域專業人才,經相關部門或機構備案後,按規定範圍為自貿試驗區內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只適用於河南自貿試驗區的有1項:

在對外航權談判中支持鄭州機場利用第五航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經鄭州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積極向國外航空公司推薦並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航空公司執飛鄭州機場。

前三季全國自貿區進出口2.4萬億元

從2013年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在上海掛牌以來,目前全國已有12個自貿試驗區。5年來,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推廣至全國,發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作用。

近日,海關總署負責人介紹: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自貿試驗區(不含海南)進出口累計2.4萬億人民幣,佔我國外貿22.28萬億元的10.77%,同比增長14.03%,增幅高於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4.13個百分點(全國外貿增長9.9%)。

目前,中國正在加速推進多個自貿協定談判,以實際行動支持基於規則的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在構築全球自貿區網絡的過程中,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國內12個自貿試驗區承擔著更大的責任。繼續深化自貿試驗區試點,是我國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的保障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