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將軍和馬侖同志紀念亭

朱瑞將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他的故鄉在原宿遷縣龍河鄉朱大興莊。朱瑞將軍青年時期就立志投身革命,19歲考取廣東大學,翌年冬考上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後又進炮兵學校學習。

回國後歷任中央軍委參謀、軍團政委,參加長征。1939年調任八路軍第一縱隊政委,1945年兼任延安炮兵學校校長。1946年任東北軍區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延安炮兵學校遷往東北,他組建炮兵部隊。朱瑞將軍踏遍東北城鄉和深山沼澤,蒐集炮兵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全面提出了具有我軍特點的炮兵建設和戰術原則。至1948年8月,朱瑞將軍率領的東北炮兵已發展到16個團,擁有各種火炮4700餘門,為以後各戰場的戰鬥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8年10月,朱瑞將軍不幸在攻克錦州時英勇犧牲。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發出了唁電,表示沉痛哀悼。朱瑞將軍遺體於1948年10月9日葬於哈爾濱。朱瑞將軍的生平已拍成電影,八一電影製片廠因考慮到朱瑞將軍的故鄉是宿遷縣,數年前將其生平影片寄來3盒,一盒存放在縣黨史辦,一盒存放在龍河鄉政府,一盒便存放在宿北大戰紀念館。

馬侖,於1926年秋畢業於徐州第七師範學校,同年任洋河小學教員,常閱讀革命書籍,並利用課堂向青少年宣講革命道理。192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自己的家鄉大興鎮北馬莊成立第一個中共宿遷黨支部。同年底成立中共宿遷縣委,馬侖當選為農運部部長。在他的策動下,東大興集一帶成為農民協會活動中心,公開與反動官府和不法地主、土豪劣紳進行鬥爭。大興集、三莊、丁嘴、陸集等地農民協會和小刀會群眾,每次集會或行動都能聚集數千人。農民大軍開到哪裡,哪裡的不法地主和土頑勢力便不敢催租逼債,為非作歹。1928年春,中共宿遷縣委改組,馬侖任縣委書記,同年4月,馬侖利用小刀會的名義組織暴動,18個支部的領導幹部都扮成小刀會教師,每個支部為一隊,佩戴紅黃帶子作標記,攻打宿遷縣城。1930年7月,宿、睢、邳、泗等縣農民暴動行動委員會成立,馬侖參加行動委員會並負責宿遷軍委工作,組建武裝籌建紅14軍第3師。同年7月,在馬侖率部分戰士行至三棵樹一村莊時,遭匪首王存江部隊的伏擊。馬侖與其他七位同志寡不敵眾,當場犧牲,時年30歲。

朱瑞將軍和馬侖同志紀念亭

朱瑞將軍紀念亭

朱瑞將軍和馬侖同志紀念亭

朱瑞將軍紀念碑

朱瑞將軍和馬侖同志紀念亭

馬侖烈士紀念亭

朱瑞將軍和馬侖同志紀念亭

馬侖烈士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