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鵠展翅,蒲藝之華

金子總會閃光

1986年,運城地區蒲劇團精心打造的一組摺子戲赴並參加山西省振興戲劇青年團調演,一舉撂紅。王藝華主演的《黃鶴樓》以及《蘇三起解》、《櫃中緣》、 《表花》 、《戰冀州》等劇目轟動省城,一批青年優秀演員摘金掛銀,成為河東蒲苑新軍崛起的重要標誌;當年,在全省蒲劇青年演員杏花獎廣播大賽中,王藝華榮獲男聲第一名,一時聲譽鵲起,藝術影響迅速擴展到金三角廣大城鄉。

鴻鵠展翅,蒲藝之華

1987年5月,運城地區蒲劇以強大的陣容赴京演出14 場,好評如潮,在京城掀了清新強勁的“蒲劇旋風”推出了王藝華和武俊英、景雪變、吉有芳四大青年名演員。王藝華主演的《黃鶴樓》、《送女》 震撼了京城,得到專家高度評價,被文化部評選為尖子演員,破格晉級。首都各大媒體連續發文宣傳介紹。王藝華的名字從此牢牢記在了北京戲迷心中。

1988年,王藝華隨團赴川、陝交流演出,取得極大成功,為蒲劇贏得了盛譽。1990年, 王藝華以《周仁哭墳》一劇榮獲山西省振興蒲州梆子主演金牌獎;;1991年,王藝華以新排劇目《寇老西升堂》隨團參加山西省“一週兩節”文藝演出,引起強烈反響,劇團獲金盃獎;1992年,在文化部舉辦的首屆中國金三角戲曲交流演出中,榮獲優秀表演獎第二名。

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提高,使王藝華的表演藝術日趨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王藝華這顆當代蒲壇明星,在秦、晉、豫觀眾心中冉冉升起,成為眾多戲迷心中的偶像。

鴻鵠展翅,蒲藝之華

王藝華奪梅

經過二十多年藝術礪練,王藝華終於到了收穫累累碩果的金秋季節。1993年11月19日,王藝華攜《黃鶴樓》、《周仁哭墳》和《寇老西升堂》三出經典摺子戲赴京“奪梅”。22日晚,梅花獎推薦演出在首都人民劇院舉行。王藝華《黃鶴樓》出場一句“大江磅礴騰巨浪”,就贏得滿場掌聲,劇場一下熱了起來。當晚,他的翎子功是表演最好的一次。豎翎不但輕快飄灑,得心應手,而且豎直後持續時間長。此後《哭墳》、《寇老西升堂》越唱越好,越演越精彩,劇場氣氛也越來越熱烈。王藝華一顰一笑,一唱一動,皆有效果。掌聲、笑聲、喝彩聲持續不斷。

23日午,中國劇協召開“王藝華專場演出座談會”。座談會氣氛熱烈,一致稱讚演出整體成功。 盛讚王藝華一臺三個摺子戲,塑造了三個反差很大的人物,顯示了不凡的表演功力;評價王藝華真假嗓音結合、過渡得非常好,“嗓子又亮又清又好聽”。曲六乙說:“我擔心三個戲這麼唱, 藝華能不能頂下來?結果越唱越好,真是一副鐵嗓子!"專家們對王藝華的特技表演更是倍加讚賞。

鴻鵠展翅,蒲藝之華

人們期待已久的“王藝華奪梅”終於成為現實。

1994年9月6月晚,第1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晚會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行,王藝華名列第五,捧回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梅花獎盤。他主演的《黃鶴樓》作為頒獎晚會唯一的摺子戲壓軸演出,取得轟動效應。返運時,地委組織了隆重的歡迎,蒲劇團大院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對王藝華獲獎表示由衷祝賀。表彰會上,為王藝華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春種秋收,春華秋實。這是王藝華二十三年如一日不懈努力的結果,梅花獎這一中國戲劇最高獎項,王藝華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