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一直都想以謀道古鎮命名出版一本書,光明日報出版社將我寫的《謀道古鎮-遠方的家》一書發行面世,了結了我的心願。這本書是我今年在謀道古鎮度夏而寫的,全書近三十萬字,書中內容都與遠方的家有關係、有牽連。謀道古鎮,候鳥群棲息的第二個家,幾百上千公里飛來度假康養,它確實是遠方的家。到遠方的家來貪一口涼,有哪麼重要嗎?書中有這篇文章,談了我的看法。其實,到謀道蘇馬蕩來貪一口涼,候鳥為此奔來,是大家的共識。有的候鳥說,到謀道蘇馬蕩來,就是乘涼避暑,不然,我到這個地方來啥子嘛?

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但真正到謀道蘇馬蕩這個遠方的家住上幾個月後,多少候鳥有了新的認識。那還真不是為了貪一口涼來山居這裡的,遠方的家內容內涵很豐富。乘涼避暑僅僅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給人以新鮮感,享受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景,吮吸富氧的新鮮空氣,喝著沒有水垢的生態水,吃著綠色生態的蔬菜瓜果。你張著嘴巴睡覺,呼吸的是無塵的空氣,醒後嘴幹不會喉嚨痛。你在武漢、重慶和成都張著嘴巴睡覺試試看,沒準你的上呼吸道要出問題。遠方的家,不僅僅是乘涼的單獨概念,而是康養生活全新的多元概念。


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每年到謀道蘇馬蕩山居,候鳥們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見人點頭哈腰,有一種久別相似新婚重逢的新鮮感。白天逛森林,望藍天;晚上看星空,跳廣場舞。隨時逛農貿市場,採購大山生態食物。雨過天晴,一些候鳥上山採菌拾蘑菇,滿載而歸。愛好攝影的,天天揹著相機登山越嶺,拍下了一組組風光旖旎的照片,美不勝收啊!喜歡寧靜的,抱著一本書,坐在森林裡發呆,聽雀雀叫。喜歡溜狗的,帶著愛犬在斑駁的陽光下散步。愛打堆吹龍門陣的,排排坐,吃果果、吐菸圈,談笑風生,好不愜意。這樣的生活,是候鳥群全新的一種生活,候鳥飛走了,歸回原地,這樣的生活恐怕就不存在了。正因為有了候鳥康養生活的變化,大家把候鳥的家豐富化了,也就有了《謀道古鎮-遠方的家》這個新概念了。

原來那幾年在蘇馬蕩山居,似乎沒有遠方的家這個概念。近幾年山居謀道古鎮,小區武漢的候鳥提出了這個概念,他們建的群名就叫遠方的家。這引起了我的注意,遠方的家內容在不斷髮展,內涵在不斷外延,並在不斷充實和注入內容的積極意義。既然是候鳥群遠方的家,大家都關心關注著謀道蘇馬蕩的發展,希望遠方的家,自己第二個家越建越好。博雲小區的候鳥今年表現特別活躍,積極諫言投稿於謀道在線,發表真知灼見,為當地發展建設及精準扶貧盡心盡力。我想明年到謀道古鎮,遠方的家更會有新的動作,這個家更會方興未艾,日新月著。


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我住在博雲小區是有感受的,大家都認識我,彼此不陌生。候鳥們對我說,鄭老師,你給政府建議一下,我們知道謀道古鎮發展不容易,別說大街穿衣戴帽,至少把大街搞乾淨,讓大家享受一個乾淨的環境。有的候鳥還跟我說,謀道古鎮要抓精神文明,遏制那些隨地亂扔紙屑、亂吐口痰的現象。候鳥們把謀道古鎮當成自己的家了,對這個遠方的家要求也高了。小區的候鳥還對我說,她有一次看到當地人亂扔東西在大街上,予以制止,反遭那人一陣痛罵,說多管閒事。

我與他們交談:謀道古鎮畢竟是山區,這裡城市建設和文明進步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讓時間來解決問題,也讓候鳥們的文明行動來影響他們。當然,候鳥對當地人的不文明舉止,需要方法勸導幹予。對亂扔東西的當地人,不要當面批評他,這讓他很沒有面子,我們可以將他扔的東西拾撿起來帶走扔到垃圾筒裡,我想他看了,下次應該不會亂扔垃圾了。和風細雨的處理問題效果更好!

謀道古鎮,遠方的家。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大家一起努力,參與投入到謀道蘇馬蕩的大發展中,遠方的家就會有更大的變化。可以想象,再通過幾年的努力,歷史厚重,文化燦爛的千年古鎮一一謀道蘇馬蕩會是什麼樣?它一定是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一,一定是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一定不會輸給國內外那些著名小鎮,比肩普羅旺斯,更會有創新發展,彰顯自己獨特的氣質!遠方的家一一謀道古鎮,就有這麼牛氣,這個夢想一定會實現。


遠方的家,蘇馬蕩候鳥和新市民都念著盼著喜歡的新家


這篇文章發出去,有的人會說,鄭老師又在鼓吹謀道蘇馬蕩了。不是我在鼓吹,謀道蘇馬蕩的土家兒女,過去在奮鬥拼搏,今天和以後仍在繼續奮鬥。人家有夢,定會努力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幾年的光景,謀道蘇馬蕩以飛速的變化,變成一座飛來之城,到處充滿陽光,到處奼紫嫣紅,多少人都感受到了!難道有些人就視而不見。

其實,鄭老師真不在乎有些人的話語,我已經出版了五本謀道蘇馬蕩的書,一百多萬字,記錄了大山奮鬥拼搏發展的過程,事實擺在那裡,有什麼可怕的?發展是硬道理!謀道蘇馬蕩高舉發展的大旗,高唱凱歌繼續前進,這條路會堅定的走下去,也不會錯!寫一本書,聊一通話,謀道古鎮,遠方的家一一這個家真的很好!

2018,11,10 寫於成都

鄭國華蘇馬蕩系列文章(2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