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來生活副總裁入局“社區團購”「食享會」獲1億元A輪融資

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獲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險峰旗雲基金領投,心元資本跟投。距離心元資本的天使投資僅3個月,再獲得新一輪投資。

食享會CEO戴山輝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市場開發、供應鏈以及技術工具升級三方面,未來不排除會在線下店和智能設備上做積極探索。

從2011-2013年火熱的B2C模式,到2013-2014年起來的O2O模式,再到當前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業態,生鮮領域已經經歷了幾輪模式變遷。

生鮮電商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供應鏈並沒有真正提高效率、日漸增高的線上流量成本等,而最常被提及、爭議最多的,是生鮮電商的盈利性。

36氪觀察到,市場端、資本端逐漸將目光投向了“社區團購”模式——以社區為節點,線上建立社群、線下完成交付,平臺提供供應鏈、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儘管品類不完全侷限於生鮮(通常佔30%-40%),但高頻剛需的生鮮卻是非常關鍵的品類。更為重要的是,經過了近一年的運營,該模式已證明其盈利能力。

「食享會」於2017年12月由原本來生活副總裁戴山輝創立,從2016年開始在本來生活推廣社區社群模式。經歷了生鮮電商B2C、O2O、新零售幾輪模式迭代和探索,戴山輝認為,“社區社群模式是生鮮經營領域為數不多被驗證成功的,兼具爆發性、持續性、穩定性的渠道之一。”

原因在於,相較於線上昂貴的流量成本,新渠道具有流量紅利。其次在交付體驗上,圍繞社區集採集配,交付體驗比電商更好、穩定性更強。運營模式上,省去了開店模式的高租金/高人力成本;從原產地/工廠直達社區,去中間環節降低採購成本;採取“極致單品+預售模式”,運作模式輕、訂單操作難度相對低,能夠迅速在全國落地。

生鮮是食享會最為熟悉的品類,當銷售渠道建立起來,可由生鮮品類切入“家庭消費場景”。平臺品類涉及生鮮食材(家庭餐桌消費)、休閒零食、美妝個護、家居用品四大類。目前,生鮮品類的銷售佔比仍然最高,佔到整體銷售額的60%。

原本來生活副總裁入局“社區團購”「食享會」獲1億元A輪融資


至於銷售網絡的建立,“寶媽”是社區團購非常重要的分銷節點。和S2B2C社群分銷模式類似,寶媽(小b)負責前端的銷售和群關係維護;平臺向寶媽輸出四項能力:統一品牌“食享會”、一套完整的運營體系、包含H5/小程序在內的一整套工具系統,以及商品庫和供應鏈支持。

區別於單純的線上裂變,食享會以社區為線下物理點位,一個寶媽約覆蓋300-500個家庭。戴山輝表示,單純線上裂變只要建立分銷體系,就是永久分傭,營銷成本始終存在。而食享會更多從零售的角度出發,更像是一個“連鎖體系”。

和重運營的開店、社區櫃、店+櫃模式相比,綜合成本低、有流量紅利是社區團購的兩個明顯優勢。但同時面臨的問題是輕模式門檻低、如何建立壁壘、如何兼具爆發性和穩定性。

戴山輝告訴我們,“看上去門檻低,但其實我們在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在形成競爭力。”

銷售網絡上,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食享會的銷售網絡至今已覆蓋全國15省30餘個城市,在全國開發過萬小區。一方面得益於模式輕,能夠快速下沉,另一方面考驗跨區域、本地化的各方資源及組織管理能力。

在供應鏈端,食享會團隊在生鮮電商領域有8年經驗,擁有豐富的供應鏈資源。在品牌端,食享會團隊合夥人來自知名電商平臺,操盤過以褚橙為代表的多個農產品品牌。

戴山輝透露,在運營過程中食享會已形成一套新商品體系。圍繞生鮮食材、休閒零食、美妝個護、家居用品四大類,打磨出了新的品類結構和運營邏輯。此外,公司將在每一個毛細血管、每一個小的城市搭建落地配的新物流體系以及新技術工具。

根據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平臺月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且在單一社區、單一城市均實現正現金流、正利潤。

未來一年,食享會預期佈局全國100個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銷售額突破20億人民幣。

核心團隊背景上,創始人戴山輝2012年參與本來生活創立,經歷了生鮮B2C、O2O等模式探索,有多年生鮮從業經驗。同時雲集了味羅社區創始人盧志翰、危文宇等一批優秀城市操盤手。

險峰旗雲管理合夥人王世雨表示,社區社群模式在降低生鮮流通履約成本的同時,又提升了用戶獲取和喚醒的效率,解決了傳統生鮮電商中的兩大難題。因此,社區社群模式有可能造就一個常態的生鮮品類渠道。

心元資本合夥人滑雪表示,心元從天使階段就開始支持食享會,十分認可食享會在行業的多年實戰經驗和資源積累。線下新零售不單講求高效、高性價比,貼近客戶生活並提供有溫度的品質服務才是長期的競爭力和生命力。相信團隊的實力,並期待公司成為垂直賽道的長青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