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雪崩降臨時,有時連雪花自己都是懵逼的。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要是你看見廚房裡面有蟑螂,那肯定不止一隻!——巴菲特

【1】

上世紀90年代,兵器工業集團213所的工程師郭鴻寶跑到俄羅斯,發現消防器材竟有10倍暴利,不由大吃一驚。

北理工畢業的郭鴻寶,學的是安全與火工,乾的是讓飛機導彈噴火,更懂滅最難滅的火。1999年,他成立堅瑞消防,研發出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氣溶膠式滅火器,號稱擁有100多項專利、打破依賴外國技術的“魔咒”。

但要不是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鼎力撒幣,郭鴻寶連專利註冊費都掏不起。

那些年,經濟高速發展,火災事故爆發不斷,對消防安全提出更高求,也對消防器材需求巨大,給堅瑞消防留下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郭鴻寶研發的S型氣溶膠滅火器,性價比高,在國際上都堪稱技術領先。不但迅速佔領國內市場,還接連拿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大單。由於其在建築、電力、石化等眾多領域有廣泛應用,很快受限於14000臺的產能。

2010年,堅瑞消防決定去創業板上市,勇奪“消防第一股”桂冠。

可就在上市前夕,堅瑞消防卻被人民網曝出偷稅漏稅935萬,還堅持要“暫緩繳納”。要不是國信證券誓死保駕,堅瑞消防這把火沒上市就得涼涼。

順便一提,因保薦了太多業績變臉的公司上市,國信證券在兩度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有了“保薦殺手”的“美名”。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回到郭鴻寶。

他向公眾表示,美國宇航協會看了堅瑞的氣溶膠滅火器,恨不得“馬上訂購100萬支”。堅瑞消防上市,就是要趕緊啟動“年產20000臺S型氣溶膠自動滅火裝置生產和研發基地建設項目”。

就這樣,堅瑞消防在創業板成功上市。但直到八年後的今天,那個“20000臺”項目還沒搞定。

上市後,堅瑞消防愈發“任性”。2011年,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被一腳踢開;2013年,堅瑞消防“2012年年報”從淨賺347.12萬突變為淨虧1296.96萬,引來了深交所通報批評。

偷稅漏稅、換會計師、業績變臉,但在不少西安老股民看來,堅瑞消防是家好企業。

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技術宅、穿工裝,股民一眼就愛上了郭鴻寶。當他高喊要在消防領域做成“世界領先,中國第一”、“這是所有堅瑞人永不動搖的目標”時,更越發像是個腳踏實地的實業人。

但“永不動搖的目標”很快動搖了。中國消防市場開始了群雄逐鹿,4000多家消防企業跟堅瑞消防死磕,10倍暴利早就消散在風中。

2016年,郭鴻寶拋棄了建得差不多的“20000臺”項目,轉身擁抱了沃特瑪。

【2】

2002年,離開電池龍頭比亞迪的李瑤,創立沃特瑪。他臥薪嚐膽十多年,專攻成本低、壽命長、安全性高的磷酸鐵鋰電池,終於在霧霾觸發紅色警報的2015年,等來了舉國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東風、以及郭鴻寶。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營收5.8億、淨利2400萬、市值57億的堅瑞消防,打算出價52億,收購營收21.73億、淨利2.77億的沃特瑪。這事,總讓人感覺不得勁。因為這筆交易觸及的總資產、淨資產、總營收,統統超過了100%。

難道,沃特瑪欲借殼上市?

證監會規定,創業板不準借殼上市。但在大A股,沒有創造不了的人間奇蹟。

文章做在了實際控制人上。

為了讓李瑤少持股,堅瑞消防支付了12億的現金對價;為了讓郭鴻寶多持股,他通過參與增髮間接增持股份,硬生生守住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對此,證監會無話可說。

於是,堅瑞消防搖身一變,成了今天的“堅瑞沃能”。

【3】

堅瑞沃能和沃特瑪,很快開始了策馬奔騰。

技術上,沃特瑪的磷酸鐵鋰電池堪稱極致:不僅能20-30分鐘快充、零下40度正常充放電,還號稱8年質保,確保“七防”(防水、防塵、防火、防漏電、防漏氣、防過流、防撞擊)。

於是,沃特瑪入選工信部首批電池總目錄,不僅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龍頭齊名,更接連斬獲中通、金龍、東風、一汽等大批訂單,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一度排名全國第一。

2016年,堅瑞沃能首份財報幾近爆表:4.3億的淨利潤,同比暴漲12倍。即便遭遇熊市,股價依然逆勢大漲60%,令股民大喜過望。

這一年,堅瑞沃能還將澳洲Altura礦業19.9%的股權拿下,直接掌控了上游的鋰礦資源。2015年,稀缺的碳酸鋰曾跳漲4倍。在當年,堅瑞沃能此舉被視為極富遠見的重大利好;但現實證明,這還是個畫餅充飢的項目。

財報上,老司機們早就嗅出了不同尋常的氣息。

2016年,堅瑞沃能完成對沃特瑪的收購後,賬面產生了46.16億的鉅額商譽。常言道,“商譽恆久遠,減值永不完”,這種調利潤、割韭菜的利器,更像是逐筆攤銷的負債。

更蹊蹺的是,堅瑞沃能雖然利潤爆表,2016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卻是-21.54億。

這等於敲鑼打鼓告訴你:鬼在這裡,鬼在這裡啊!

但善良的人們,更容易輕信動人的豪言。作為堅瑞沃能總經理兼沃特瑪董事長,李瑤曾充滿自信地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能光靠政府補助,要從政策驅動向市場拉動轉。我們就不依賴國家補助,我也建議國家儘量不要補。

一個多月後,李瑤求錘得錘,迎來了新能源補貼新政。

【4】

到了2017年,沃特瑪出現一連串蹊蹺事。

在湖南沃特瑪,有司機表示找了份“奇怪工作”:日薪175,有績效考評,工作任務只是開著停滿廠區的新能源“空車”到處跑,美其名曰“磨合電池”。

懂行的都知道,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車不一樣,不用磨合。

就在2016年12月,財政部等四部委發佈通知:為了防止騙補,非個人用戶買新能源車,要開夠3萬公里才能領補貼。

於是,很多人就懂了。

沃特瑪馬上闢謠表示“你不懂”:大批車輛停廠區,只是為了過檢。

可是,你信嗎?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同樣,在深圳坪山區的新沃運力,“沃特瑪”新能源車也停放得齊齊整整。作為一家租賃公司,新沃運力擁有3萬多輛新能源物流車,分佈在全國各地。司機或物流企業只要點擊APP,就能以50元/天的低價把車租走。

現實是,沒有那麼龐大的需求支撐新沃運力的租賃模式。

2016至2017年間,新沃運力仍不斷向東風特汽、中通客車、一汽解放等整車廠商下單,金額10-30億不等。合同中,無一例外規定:必須用沃特瑪電池。這成了沃特瑪鉅額訂單的重要來源。

但仔細搜索新沃運力背後的大股東:耿德先、謝世傑、劉淑敏、郭鴻寶……與堅瑞沃能的股東、高管竟然同名同姓。

“關聯交易”、“反向定製”的消息一出,堅瑞沃能應聲跌停。

堅瑞沃能否認與新沃運力的“反向定製”,還將它解釋為一項創舉:2013年,沃特瑪就建立起“中國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1000多家零部件企業被拉進來“一起嗨”。這樣與整車廠談判時,足以降低15%的成本。

“創新聯盟”跟“生態化反”一樣,從來都是高端大氣看不懂。問題在於,租不出車、賺不到錢的新沃運力,以前車來就能領補貼,現在要先跑夠3萬公里。那麼,現金流那麼緊的堅瑞沃能,何年何月才能拿到回款呢?

這樣的質疑,在2017年的中報裡顯示為-14.59億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但在暴增430倍的淨利面前,這個數字完全不值一提。

正是從這年10月始,董事長郭鴻寶開始了波瀾壯闊的14次減持,兩月內套現2.1億。

【5】

雪崩降臨時,有時連雪花自己都是懵逼的。

2017年12月18日,堅瑞沃能突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直到2018年4月2日跌停開盤,正式步入死亡螺旋。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誰也搞不清堅瑞沃能究竟發生了什麼。

直到2018年3月25日,供應商才蜂擁跑到沃特瑪總部,拉起“還我血汗錢”的討債橫幅。面對危局,堅瑞沃能在4月1日用一紙公告驚爆市場:公司負債221.38億,現有19.98億元債務逾期。

這是昭告天下:哥們沒錢了,你們看著辦吧!

實際情況更糟糕。負債累累的堅瑞沃能,還對外擔保了192.15億,是其淨資產的4.68倍。一旦擔保與負債危機齊發,淨資產41億的堅瑞沃能,破產10次都難以抵債。

今年4月20日堅瑞沃能發佈的2017年快報顯示,其淨利從盈利5.22億變成虧損36.89億,46億商譽一夜間灰飛煙滅。從驚喜到驚嚇,沒有絲毫過渡。

令人意外的是,郭鴻寶、李瑤兩位大股東卻似乎格外輕鬆。因為,郭鴻寶94.95%的股權質押給了金融機構,李瑤的股份則全被司法凍結。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意外的是,堅瑞沃能竟是靠別人來還。

4月13日至18日,郭鴻寶持續減持1500萬股、套現6700多萬。讓股民憤怒的是,由於減持時間恰逢年報、季報披露期,郭鴻寶的套現已涉嫌違規。

從業績漲千倍到企業快破產,這家行業巨頭僅用兩年

嬸可忍叔不可忍!很快,證監會陝西監管局專門把郭鴻寶、李瑤等找來,狠狠批評了一頓。

然而5月4日,郭鴻寶再次套現107萬,算是對組織批評教育的虛心回應。

有控股股東帶頭,其他大股東更是奪路而逃。

堅瑞沃能在崩潰,郭鴻寶卻始終默默減持、不發一言。倒是第二大股東李瑤甩過一句豪言:“對沃特瑪所欠下的債務,我李瑤砸鍋賣鐵也會負責到底、決不食言。”

認真你就輸了。

在5月、8月,李瑤、郭鴻寶先後辭去公司總經理,仍擔任公司董事,以便“忠實勤勉地為公司發展服務”。

本月5日,堅瑞沃能又公佈了一份大股東減持計劃。這份“忠實勤勉”,讓6萬韭菜徹底凌亂在風裡。

危機時刻,只有政府還對這家殭屍企業保有真愛。

2018年上半年,政府雪中送炭,給堅瑞沃能發了1.2億補助。但與高調發布負債公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堅瑞沃能悶聲收大錢,直到11月7日遭受深交所監管質詢,才公佈此事。

金融機構也在打掉牙往肚裡吞。深圳金融辦聯絡16家銀行緊急磋商,拿著沃特瑪的專利、土地、應收賬款,爭取了42億增信貸款;銀行也紛紛承諾不抽貸,期望著堅瑞沃能起死回生。

但工信部公佈的兩份《通知》,基本掐滅了復活的希望:沃特瑪電池被曝多次出現安全問題,僅八、九月起火事故就多達10餘起,已被列入隱患排查對象。

上週五(11月23日),堅瑞沃能再發暫停上市風險提示。

而以郭鴻寶為首的大股東們,不但累計套現9.27億,至今沒受到一分錢的懲處。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