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縣老母坡煤業公司環境保護綜合治理側記(一)

治理煙塵,改善生態環境,意識成為強力引擎;水澤礦區,綠色彰顯文明,綠地覆蓋達到86%;移山填溝,還原生態,60萬噸矸石隨之遷徙;低碳生活,環保節能,綠色礦山建設漸入佳境……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山西古縣老母坡煤業有限公司以強烈的法律意識、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對礦區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用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內涵,擦亮了邢礦集團在山西資源整合主體“新”名片,迸發了煤炭企業“綠”色發展的新動能。

山西古縣老母坡煤業公司環境保護綜合治理側記(一)

頂層設計 引領綠色發展

“在企業建設中,我們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等相關要求。”邢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振恩說:“老母坡煤業公司在整合初期,股東雙方就將‘建設生態文明礦山’作為總體定位,使礦井建設和綠色發展齊頭並進。”

位於臨汾市古縣偏僻山區的老母坡煤業公司,原產量只有30萬噸/年、年銷售收入6000餘萬元。2008年8月,由冀中能源邢礦集團整合控股後,依託母公司強大的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等優勢,歷經兩次技改擴能和裝備升級,產能達到90萬噸,成為全市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完成技改速度最快、實現薄煤綜採最快、項目跑辦最快、上交利稅最多的“三快一多”礦井,塑造了邢礦集團在異地整合中響噹噹的名片,並由此成為山西省政府批准的僅有的幾家外省企業整合主體之一。

“2009年整合初期,技改擴能的資金壓力非常沉重。”老母坡煤業公司股東王保芳說:“廠房、井巷等礦井建設,設備、設施等安全投入,綜採、綜掘等裝備投入,都吸收了巨大的資金份額。但為了礦井的綠色發展,股東雙方仍拿出大量資金對礦區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和根本性改造。”

在礦井建設中,老母坡煤業公司以強烈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制定了極具針對性的環保措施。對包括巷道掘進產生的掘井岩土和矸石,以及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礦井和工業場地施工產生的固體廢物,均以填溝築基礎予以消化;對砂石料洗料廢水、機械車輛維修沖洗廢水、混凝土拌及沖洗廢水等,均建立泥沙、油汙沉澱池進行循環利用;對易產生揚塵的石灰、水泥建築材料運輸,均採用車輛覆蓋蓬布、輕裝輕卸等措施,並對灑落的散裝物料及時清除避免汙染;對易揚塵的散裝物料堆放點採用室內置放或帆布覆蓋……

山西古縣老母坡煤業公司環境保護綜合治理側記(一)

2009年12月,第一次技改後,老母坡煤業公司就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等法律法規要求,對生產、生活過程中的主要汙染源進行源頭治理,建成了兩座容量為4000噸的地面儲煤倉,實現了出煤不見煤;建成了生活水和礦井水處理廠,實現了礦井中水利用;改造了燃煤鍋爐,實現了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達標排放……

2016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周詳的“頂層設計”,也吹響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亮麗號角。老母坡煤業公司又乘勢而動,走向更高更遠的目標。

——淘汰高能耗設備,對礦井通風、排水、提升、壓風和主運輸設備,以及大型變壓器、電機和大功率用能設備,嚴格按規定進行運行效率測定和運行方式優化,使噸煤電耗在原有基礎上下降近20%。

——杜絕礦井水外排,利用井下各生產區域高低差產生的壓力,將部分礦井水提供給井下管網,作為井下采掘頭面的生產用水,以及噴霧除塵、巷道沖洗的主要水源。

——採用新型端頭放煤支架和過度支架,提高資源回收率。

——減少矸石採出量,在回採過程中嚴格禁止破頂和割底,遇斷層或頂板來壓時及時跟隨斷層走向臥底或挑頂;在巖巷掘進中實行“先噴後錨”工藝,促進光爆成型,杜絕超挖,並對廢舊巷道進行矸石充填。

老母坡煤業公司將礦井建設與低碳、節能、環保有機結合,邁出了一串紮實的足跡。2016年,該公司被評為“全國煤炭企業文明礦”。

(張慶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