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11月27日,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最活躍的母嬰社區平臺之一的寶寶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按照當日6.87港元的收盤價計算,寶寶樹市值為115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要低於今年5月底阿里投資的20億美元的估值。

對於115億港元的估值,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向記者抱怨稱“被低估了”。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是資本看走眼了?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寶寶樹到底多少估值才為合理?

從寶寶樹所處的母嬰市場的賽道來看,依然是一片被長期看多的藍海市場。據有關機構的估計,到2020年母嬰家庭產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2.86萬億元增加至3.6萬億元。這也是為何寶寶樹上市首日在盤中破發後,還能頑強地將收盤價維持在發行價之上的關鍵原因。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儘管面對一片藍海市場,但是資本並沒有出現瘋狂的搶籌。上市第二日寶寶樹的股價依然在6.80港元附近震盪。這或許恰恰說明,資本是認可當前的估值的。

當然,兩日的股價,可能並沒有很好地反映市場的態度,或許在幾個月之後,咱們再回頭來看,資本到底會給寶寶樹何種估值。那時的估值,或許能更好地反映寶寶樹的合理估值到底是多少。

無論到時寶寶樹的估值是多少,但有幾個方面,是投資者不得不高度關注的。

其一、寶寶樹的流量已有下滑的跡象,這可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寶寶樹月活躍用戶數量從2017年上半年為1.6億,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0萬。

對此,寶寶樹的解釋是PC端熱門搜索引擎採用的算法變更影響排名所致。但剔除這個影響,寶寶樹難以打消一些投資者的擔憂。流量是互聯網企業的生命線,流量的下滑,對互聯網企業來說,誰都會擔心得睡不著覺。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其二,寶寶樹的競爭對手其實並不少,寶寶樹的護城河還沒有強大到,可以無視其他競爭對手的地步。尤其是親寶寶的迅猛發展勢頭,對寶寶樹已經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脅。

何況,京東、天貓、亞馬遜、淘寶、蘇寧易購等綜合類平臺,以及貝貝網、美囤媽媽、好孩子、寶貝格子、紅孩子等垂直類平臺,都不是善茬。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一些投資者認為,垂直類母嬰平臺和社區母嬰平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正在日益變小。尤其是隨著綜合電商平臺的強勢介入,留給它們的機會和空間,會越來越小。

寶寶樹此番上市後,能否利用融到的資金,和親寶寶展開對決?能否將其他競爭者更遠地甩在身後?著實令人期待。

其三,寶寶樹嚴重依賴廣告收入的盈利模式,變現能力較差的問題,急需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利潤增長點。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寶寶樹的廣告收入為2.98億元,佔4億元總營收的比例高達73.2%。

從某種意義來說,寶寶樹的絕大多數收入來自少數主要廣告客戶。如果主要廣告客戶出現變動,對寶寶樹的營收和利潤表,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更何況,寶寶樹在持續的虧損。2015年-2017年,寶寶樹分別虧損2.86億元、9.34億元和9.11億元。

必須持續地燒錢,才能維持市場份額和地位,這是互聯網企業當前的命門。寶寶樹是幸運的,至少此次上市又補充了不少的彈藥。憑藉這些彈藥,寶寶樹可以對競爭企業,展開猛烈的進攻和肉搏。只要堅持到最後一個,毫無疑問會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這又談何容易。寶寶樹此番融到的資金,其實也不能亂花,還必須精打細算,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行。只有自身具有了持續的造血能力,寶寶樹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鞏固自己的江山和地位。

剛上市的寶寶樹,真的被低估了嗎?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雪球、一點等傳播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