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有的人註定會是天才,但天賦異稟,還需要堅持不懈加上良好的環境,才能最終鑄成大器!譬如C羅,自律造就了他今日獨步世界足壇的聲譽。

被稱為中國女版梅西的王霜,今天再次贏得殊榮——當選2018亞洲足球小姐稱號,23歲就成為亞洲女足第一人,王霜得到的榮譽可謂是實至名歸、也是眾望所歸。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雖然被稱為女版梅西,但王霜更喜歡C羅,她曾表示喜歡C羅的那股拼勁,而她自己在日常足球生涯中,也保持著C羅一般的自律。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在筆者看來,王霜將很大可能成為繼孫雯之後,中國女足享譽世界足壇的又一大女足巨星,甚至她的成就還會更高!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王霜當選2018亞洲足球小姐,可謂是國人之光,但也不禁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中國男足。為什麼這麼多年,中國男足再也出不了一個亞洲足球先生,更別妄想產生什麼中國版梅西、C羅。

在亞洲足球先生評選中,只有范志毅和鄭智分別在2001年和2013年,贏得過這項亞洲足球最高的個人榮譽,但如今的中國男足球員中,又到哪裡去找新的范志毅和鄭智?

其實,王霜能成為亞洲足球小姐,經歷上與范志毅和鄭智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在海外球隊效力,范志毅當年在英冠水晶宮和蘇超鄧迪等隊效力,而鄭智也曾在當時英超和英冠的查爾頓以及後來的蘇超凱爾特等隊效力,因為率廣州恆大奪得亞冠冠軍而贏得亞洲足球先生稱號。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與范志毅和鄭智不同的是,因為從小和男孩子踢球,王霜的天賦很早就凸顯出來,但因為中國女足的環境,與金錢堆砌的中國男足不同,王霜的經歷才更能讓人看到中國男足多年來萎靡不振的深層次原因。

18歲的時候,王霜曾經在韓國女足聯賽踢球,小小年紀就在那裡拿下過盃賽MVP。這段異國踢球的經歷,對於王霜來說應該是相當重要的,打下了她獨立生活和自律的基礎。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事實上,這些年來,不少中國男足的年輕球員也不斷湧入歐洲足球,比如去葡萄牙的年輕球員就多如牛毛,但他們與王霜在韓國踢球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只是為了鍍金,而後者則學會了獨立和成長。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中國足協這兩年來的U23政策,加速了中國男足留洋年輕球員的迴歸,中超是個聚寶盆,對於那些留洋的年輕人,很難有人能抵擋高薪的誘惑,即使目前依舊堅守的張玉寧等人,也免不了一些炒作的痕跡,真正願意在歐洲打拼的中國年輕球員少之又少。

王霜去巴黎聖日耳曼女足,是在降薪一半以上、只有100萬人民幣年薪的情況下出行的,試問國內男足球員,一旦加盟歐洲球隊,很可能降薪數倍、甚至數十倍,還極可能踢不出來,他們又怎麼願意冒這樣的險?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火爆的中超,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徹底阻礙了中國男足球員留洋的步伐。想當年,中國球員的留洋潮中,孫繼海、范志毅、李瑋鋒、鄭智、楊晨、謝暉等等,形成了龐大的海外兵團,但如今除了張玉寧,以及極少數在歐洲三、四級球隊踢球的年輕人,幾乎再難看到有潛質的年輕人登陸歐洲。

相比而言,從去年世預賽日本和韓國的海外軍團人數看,中國男足的差距不在國內球員,而在那些海外球員帶動了近鄰兩國的國家隊。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男足國家隊的弊端在這幾年早就暴露無遺,在中超聯賽上依靠外援威風八面的國腳,一到國家隊就萎靡不振,不只是缺乏高水平聯賽提升個人能力的鍛鍊,更缺乏的是國外踢球促使養成自律的條件,外援依賴症大大的限制著男足國字號水平的真正提升。

在大幅降薪去巴黎之前,王霜曾如此表示,“如果一直留在國內,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踢球,我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一語中的!

對於中國男足球員來說,留在國內就是一大把鈔票。歐洲一流聯賽沒水平去,誰還願意到歐洲二三流聯賽裡去踢球?年輕男足球員更是如此,年紀輕輕就可以在中超中甲拿著與水平極其不相稱的高薪,誰還會想著出去吃苦和冒險?

如果當年鄭智沒有去國外踢球的經歷,他的自律能一直維持到現在嗎?

環境改變人、也造就人,但如今中國足球聯賽,除了錢多,卻並沒有形成真正提升球員自律和水平的環境,不到更高水平的環境中去磨礪,中國男足球員永遠也只能“窩裡橫”。

金元堆砌的中國足球,是該把球員更多的趕出去了,只有金錢,會麻痺中國年輕球員的眼睛,也讓人看不到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

但是,如今的中國足協卻身不由己的在推行著背道而馳的方向,搞一個U25國足集訓,再次把這些男足球員“圈養”起來,以為這就真的能提高思想境界和足球水平,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註定了會失敗和成為世界足壇的笑話。

好在如今中國足協也即將推行“工資帽”,將一定程度限制國內男足球員不合理的高薪,但一再一意孤行的“圈養”國內男足球員,即使不從足球規律來說,從人性角度來看,長時間強行灌輸所謂的集體精神力量,只能是適得其反。

畢竟,只有在艱難環境裡自動自發,人才能真正學會獨立和成長。王霜就是最好的例子!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一團亂麻的中國足球,現在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青訓的有效性、比如聯賽的規範化,但要提高中國男足國家隊的水平和實力,光靠“圈養”和短視性的所謂創新,是註定會失敗的,而在請進來(高水平教練和外援)的同時、走出去(球員留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最重要環節之一。

王霜去巴黎踢球前,父母心疼她,起初並不支持她留洋。王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感嘆:“我媽說,一個女孩子,現在國內市場這麼好,賺的錢也不少,為什麼非要出國、搞得那麼辛苦呢?以後退役了,就在武漢的大學當個老師,多舒服。但我說,這不是我想要的。”


女版梅西再獲殊榮,王霜成長經歷再次揭開中國男足多年萎靡根源


錢是掙不完的,王霜還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今天,她得到了第一個回報——2018年亞洲足球小姐稱號。

除了錢之外,中國男足年輕球員又需要給自己什麼交代呢?王霜的例子說明,現在是時候,更多的應該把他們趕出去了,而不是把他們“圈養”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