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次北固山下 唐 ·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北固山風光壯麗,景色宜人,歷代詩人墨客,如李白、蘇武、陸游、辛棄疾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其中尤以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裡的千古名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膾炙人口。今天就帶大家到北固山看看,領略京口名山的風采。 PS.北固山位於京口三山的中間,西邊是金山,東邊是焦山。 PS..北固山內的多景樓和北固樓視野極佳,可以看鎮江全景和長江景色。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進入北固山景區,茂密的樹林鬱鬱蔥蔥。腳下行走的道路看似普通,卻是歷史悠久的東吳古道。北固山不高,只有50多米,北臨長江,山壁陡峭,形勢險因,因名“北固”,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著稱於世。因山上甘露寺等寺廟院落都集中在北固山頂峰,所以北固山又有“寺冠山”之說。在遊園裡行走十幾分鍾,就能看到通往甘露寺的連廊。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穿過連廊,在風景秀麗的北固山後峰東南,清暉亭旁,一座四層鐵塔矗立在秀林之中。鐵塔又名“衛公塔”,建於唐代,是北固山公園裡的重要文物。北固山鐵塔是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也是江蘇省境內唯一的鐵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鐵塔始建於唐朝定曆元年(825年),是唐代潤州刺史李德裕為“資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後屢毀屢建,現塔為四層,一二層是宋代製品,三四層系明代所鑄。現存的塔基(即蓮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圖案,造型精美,生動逼真。鐵塔為北固山增添了莊嚴瑰麗的色彩,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冶鐵技藝的高超。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從鐵塔回到連廊,“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赫然映入眼簾。相傳在三國時,劉備來東吳招親,孫權宴罷陪劉備觀賞江景,劉備見北固山雄峙江濱,大江東去,一望無際,氣勢雄偉,不禁讚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後來南北朝時,梁武帝登北團山時,見北固山景色極為壯觀,興致勃勃地揮筆書寫了“天下第一江山”六個大字。到了南宋,潤州(鎮江)刺史吳據將這六個字重新書寫出來。清康熙年間,由鎮江府通判程康莊臨摹勒石。從此,北固山就名正言順地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稱。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從連廊向山頂方向眺望,甘露寺就坐落於此。這裡是三國演義中劉備東吳招親的地方,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甘露寺的建築特點也與京口中的另兩座山金山、焦山不同,採用了“以寺鎮山”的手法,故有飛閣凌空之勢,形成了“奪冠山”的特色。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穿過連廊,近看甘露寺。甘露寺始建於東吳甘露年間,故名“甘露寺”。寺額為張飛的親筆。現在山上的甘露寺,是在唐代寶曆年間由潤州刺史李德裕所建,他為了紀念鎮江曾作過東吳都城,使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三國鼎立的史實,故將三國時劉孫聯盟的史蹟、孫劉聯姻的傳說及遺物移上山來,從此,北固山便成為我國著名的歷史勝境了。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古甘露寺規模宏大,宋代有僧侶500多人。明、清是全盛時期,寺宇、殿堂、僧屋計有200多問。康熙、乾隆二帝曾在此建有行宮。甘露寺又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古剎之一,至今仍有不少鎮江市民前來燒香祈福,來北固山遊玩的朋友,也別忘了到北固山沾沾福氣。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甘露寺外便是橫駕於北固山山頂的步道。由於甘露寺地處北固山山頂崖側,所以甘露寺外沒有山體和樹木遮擋,這也使得甘露寺外成為了絕佳的觀景地。在石欄旁看鎮江城區,千年老城正煥發著無窮生機,一座新城正在強勢崛起。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也給大家看看鎮江的城市風貌。近處鬱鬱蔥蔥的綠色區域都是北固山公園的地盤,不得不說,長江和京口三山給鎮江的城市面貌加分不少。遠處在建的高樓是鎮江的蘇寧廣場,那裡也是鎮江傳統的市中心大市口,所以從市裡面到三山還是很方便的。

從甘露寺出發,經過山上步道,前往多景樓還需穿過一道幽廊。幽廊不長,寬度也就容納兩人並行,不過就是這樣一條小道,卻是集北固山文化大成之地。幽廊是連接甘露寺和多景樓的通道,在幽廊兩側還有很多古代北固山石刻題字的原版,看看文物也能賞心悅目。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在甘露寺的背後,我們看到一座畫梁飛簷樓閣,名叫“多景樓”。多景樓是古代“萬里長江三大名樓”之一,與洞庭湖畔的“岳陽樓”、武漢市的“黃鶴樓”齊名。歷史上的多景樓,別名“相婿樓”、“梳妝樓”,這些別名也和劉備東吳招親有關。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據說劉備借得東吳的荊州後,沒有歸還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計,企圖乘劉備過江之機,把劉備扣留起來作為人質,以奪取荊州。可是這一陰謀,卻被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所識破,就將計就計,派大將趙子龍陪劉備過江到鎮江北固山甘露寺招親,並授以錦囊妙計,策動喬國老來促使權母到甘露寺多景樓相婿。吳國太一見劉備 “方面大耳,猿臂過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為喜悅,當即答應將女兒孫尚香嫁給劉備。當日孫尚香在樓上佈置洞房,梳妝打扮,樓下列刀排槍保衛劉備。劉備一見膽戰心驚,孫尚香見此情景,只好下令撤了刀槍,劉備才敢上樓進入洞房。這樣,孫劉聯姻便弄假成真,這便是民間流傳很廣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其實,劉備招親在多景樓與孫尚香相會是後人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添加上去的。多景樓創建於唐代,樓名取自李德裕《臨江亭》“多景懸窗精”的詩句。多景樓為兩層建築,迴廊四通,面面皆景。登上多景樓憑欄遠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飛翔之感。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站在多景樓憑欄遠眺,東面滔滔江流,一瀉千里,青翠的焦山在萬頃碧波之中縹緲;西邊千峰萬嶺,山巒重疊,與碧空融為一體;近處的金山,由於背景鮮明,益發顯得清麗;江對岸揚州的文峰塔隱約可見。而不遠處的鎮江城區,也在這山林掩映之中透露出別樣的美。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在多景樓上給大家看看鎮江大江東去的恢宏氣勢。與北固山相比,金山溫柔內斂,登山可賞金山湖景;焦山恢宏險峻,要想登山,還得乘船渡江。北固山介於其中,既有山林的秀美,也不失大江的氣魄。難怪當年陳毅元帥登臨多景樓時曾感慨地說:“不要看畫了,這裡就是萬里長江畫卷!”

沿著多景樓下山向西,我們可以看到一塊形似伏羊,大小與真羊相仿,無角的石頭,左側腹部刻有“狠石”二字,狠石又名“石羊”。相傳孫權曾騎在狠石背上和劉備共商破曹大計,定下了赤壁之戰的妙計。而現在我們見到的狠石,是清光緒年間從鎮江市碌碌巷(今綠竹巷)南荒場路口移來,經石匠加工雕制而成的一隻無角伏羊。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在北固樓下,山崖邊上有一座石柱方亭,這就是祭江亭。祭江亭古稱北固亭,還有凌雲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名稱。相傳三國時孫劉聯姻後,夫人孫氏隨劉備去荊州,又被孫權騙歸強行留住江東。孫劉聯盟破裂,彝陵大戰,劉備兵敗,夫人孫氏聽到訛傳劉備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絕,便登上此亭,設奠望西遙祭後投江自盡,故此亭稱之為“祭江亭”。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祭江亭前迂迴,就是下山的道路,沿途也是有許多看點的。北固山下山棧道有許多石刻、題字和碑刻,畢竟是一個具有很大名氣的山,又在江南繁盛處,所以無論是帝王、權貴還是文人騷客,都喜歡在山上留下自己的墨跡。這其中不乏蘇軾等大家,乾隆也在這裡留下過御筆。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沿著下山棧道下山,還會經過兩個景點,那就是魯肅墓和太史慈墓。魯肅墓位於鎮江市北固山,但由於戰亂,原墓地已經不知所蹤,如今位於北固山上的魯肅墓是近代所立,不過歷史專家更多的傾向於魯肅墓在鎮江的說法。不論怎樣說,遊客路過這裡,無不肅然起敬。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離魯肅墓不遠便是東吳猛將太史慈的墓葬。其實太史慈墓早已不見,原墓於1867年遭破壞。1872年修築城牆時發現,後屢次修治。抗戰前,曾修葺一新,建國初,因塌山被埋沒。現墓於上世紀80年代重建。原墓前有一塊碑簡要記述了他的生平事蹟,已無存。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從太史慈墓向前,出景區,繞道江岸,看秀美的北固山高聳於長江邊。半天時間,在北固山中探尋三國傳奇故事,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彷彿實景呈現;山上賞石刻詩書,領略北固山豐富的詩詞文化。小小的北固山,卻在文化領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天下第一江山”名副其實!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