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軟件薛向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是大趨勢

2018年11月29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資本聯合主辦,投中網協辦的第12屆中國投資年會產業峰會隆重召開。本次峰會以“穿越週期”為主題,盛邀著名經濟學家、頂級投資機構、上市公司、優秀新經濟創企高管等一眾行業精英齊聚一堂,深度解析宏觀經濟大勢,剖析新經濟產業未來趨勢,分析產業投資與併購市場新變化、新方向,共同蓄勢、賦能,構建穿越週期的力量。

東華軟件董事長薛向東在主題為“To B 春天來了”演講中表示,現在一個大的趨勢是,消費互聯網正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在他看來,對微觀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看好大的趨勢,瞄著這個方向做努力。同時看好大週期,適應小週期。

東華軟件薛向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是大趨勢


“關於產業互聯網,不管是最高領導習主席,還是產業界的朋友,大家最近都有一個新的共識。那就是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要有機融合。這也是投資機構以及大公司,比如阿里、騰訊等投資To B公司的原因。” 薛向東稱,軟件行業未來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都是一個很好的行業,“這幾年風起雲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產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底層的後臺都離不開軟件的支持。”

以下為薛向東演講(論壇)實錄,由投中網編輯整理:

大家好,剛才聽了前面嘉賓的演講,非常高興。我最近特別高興,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做傳統To B行業的,最近大家對產業互聯網有了一個新定位。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也是《To B的春天來了》。

關於產業互聯網,不管是最高領導習主席,還是產業界的朋友,大家最近這幾年都有一個新的共識。之前烏鎮的互聯網大會上,包括習主席的賀信、宣傳部長現場的演講,還有現場大佬們的對話,都在講過去五年是消費互聯網的升級,消費互聯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最早馬雲也講整個消費互聯網會把醫生替代掉,會把很多東西替代掉。但這次烏鎮互聯網大會,所有產業界精英的共識是,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要有機融合。這也是這些投資領域還有這些大公司,包括阿里、騰訊都在投資我們這一類的To B的公司。

今年,騰訊投資了我們東華軟件。騰訊為什麼看好東華軟件?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最近幾年馬化騰在多個場合在講騰訊作為一個消費互聯網的國際巨頭,要向產業互聯網轉型,要向To B、To C的方向轉。所以他今年陸續投了相關領域的多家公司。投我們東華軟件是最高的,有的是類似於做行業軟件的,有的是做一些線下生產和製造企業,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

公司的基本情況和大家簡單報告一下,東華軟件也算是老公司了,2006年上市,那時候規模非常小,上市的時候市值才10多個億,利潤只有4000多萬。當時發行的時候還限價,我和證監會的主任磨到晚上7點多,只讓我發14塊錢。東華軟件上市以來,上市拿了3個億,後來有10個億的可轉債,資本市場總共拿了13億股權。但我這幾年分紅已經分出16個億,到今天為止,我的股票因為我是第一大股東,現在佔40億股權,所以一分錢沒有質押。很多朋友股票質押很難受,我一直是睡覺比較踏實的。

我覺得第一,從微觀企業來說,首先你要看好大的趨勢。小的過程我覺得對於我們做實業的不是特別重要,你只要把大的趨勢看好了,瞄著這個方向做你的努力。看好大週期,適應小週期。比如說軟件這個行業,我認為這個行業其實未來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都是一個很好的行業,這幾年風起雲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產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底層的後臺的都離不開軟件的支持。很多人諮詢我孩子大學學什麼?我說你學計算機,未來二三十年絕對不會失業,不會找不到工作。這些都是基於軟件和技術的。我們作為一個從事軟件為主的行業,覺得是非常自豪,我覺得看好這個大的趨勢去精耕細作,我們就有發展有飯吃。

東華軟件上市前到現在包括未來,我的觀點依然是專業專注。為什麼說股票一分錢沒有質押過,睡覺比較踏實。我一直沒有質押,我就說房地產的錢是房地產的朋友掙的,他比我掙的踏實、掙的多、掙的順暢。我掙我軟件的錢、高科技的錢掙的會踏實,這是我本人和我的團隊的強項。所以這麼多年走過來,我們一直圍繞這個主業專業專注,沒有睡不著覺。

我們的行業涉足的比較多。東華軟件是基於軟件,但服務於不同的行業。我跟很多朋友講,一個企業的專業化和多元化,專業化很成功的企業有微軟、谷歌、Facebook。也有成功的多元化的公司。我覺得一個企業是多元化還是專業化,是說不清楚的。企業微觀上怎麼選擇?資源怎麼共享、資源怎麼匹配?關鍵是要能幫助你的客戶最大限度創造價值,在跟你的合作伙伴在跟友商競爭中,能夠超越你的友商。

回到東華軟件,我們是專業的公司。面對一個多元的市場,我們的定位還是專業化的軟件公司,現在新提出來的大數據物聯網公司。比如說我做了幾百家醫院,做了銀行,還有幾百個政府,底層的都是有數據庫、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核心技術,只是用這些核心的技術打造產品服務我的客戶,幫助他創造價值。所以我們一直講,我們是專業的企業。

由於我們的定位,我們在行業這些年的業績一直非常好,比如說我們2017年的收益是百分之八十多,今年可能會漲百分之十幾,在同行裡是排幾名的,我們的估值比較低。資本市場也希望跟大家多溝通、多交流。

現在一個大的趨勢是,消費互聯網正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我們作為To B企業正迎來國家的大趨勢,這也是為什麼騰訊一下子給我們投了12.6個億,我們在幾個行業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合作。首先在醫療行業,我們做了一個解決方案,因為東華軟件在醫療行業做了18年,我們做了全國500多家大型醫院,把各個方面的技術都放到這些產品裡面來,幫助我們的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我們的三雲就是醫療雲、衛生雲和健康雲。我們健康雲的目的是幫在座的各位包括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打造一個互聯網上的智慧醫生。比如我今天在北京協和醫院做一個診療,協和醫院看完病以後,過幾個月我出差到華西醫院看病,華西醫院給我看了病歷。可能過一陣我出差到美國去了,到了哈佛大學附屬醫院。通過我的健康雲,都可以把病歷共享。更重要的是等我回到北京後,整個慢病管理,通過手機就可以管理起來,系統會提醒你定期服藥等。這個系統現在從技術上正在一步一步實現,這個我覺得是未來特別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事,是我們東華軟件未來一個重點的方向。

我們的邏輯起點是從醫療接入三級醫院、省部級醫院,每年管理電子病歷5.4億份。現在講人工智能、研發新的藥等,都是基於大量的數據。原來一個醫生一輩子看十萬、二十萬的病人,積累十萬、二十萬的病歷,加上門診病歷非常多了。但人工智能可以把幾百萬甚至上億的數據收集起來,數據更精準更好。這是我們在全國百強醫院的佔有率,最多的一家我們佔了12%。這500家其實每年新增的用戶有一半以上都要有新的採購、新的升級、新的需求出來。

經過跟騰訊的合作,利用騰訊的雲、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我們在金融、智慧城市、醫療、能源這四個板塊一塊打造解決方案。這是信息化的一個解決方案。

最近有一個特別大的政策,國務院在推進醫聯體,有兩層意思,第一是為西部中小醫院扶貧。現在扶貧是兩件事,一個是解決貧困人口的教育,一個是醫療。現在中國頭部醫院,比如說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省最好的兩家醫院,每家至少要聯一百家的縣和縣以下的醫院。將來的場景是什麼?我在蘭州第一醫院做手術,到後面到縣裡的醫院做康復。我們把雲裝上,這些中小醫院都可以共享雲,電子病歷和大醫院是完全打通的,對我們東華軟件來說收入也起來了。

最新的數據,微軟的市值現在是全球第一,第二次超過了蘋果。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微軟現在服務的大中小各種企業,蘋果是消費端這一塊,消費端這一塊在下滑,產業互聯網在升級,這也是一個趨勢,國內現在也是一樣。供給側的公司將來會越來越大,全國幾萬家醫院的服務都會上來,底層是騰訊雲,上面是SaaS,當然將來還有IaaS之類的。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醫保支付,這塊國內國外情況差距比較大。因為國內現在醫保的商保只有5%左右,國外很高。所以這塊我們把這些結合起來,系統可以幫助公司第一去推銷他的保險,第二幫他設計產品出來。比如剛才我說有幾十億條數據,同樣一個人做醫保,數據完全不一樣。第二商保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我估計是100億的市場。

未來我們利用這幾百個醫院去打造一個商保平臺,保險公司可以透過我的平臺和醫院做審單、結算、直賠、理賠。這是一鏈三雲,東華軟件不管是醫療,還是智慧城市、金融等都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東華軟件未來的方向是跟騰訊合作,把騰訊的人工之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騰訊+東華軟件,未來創造更好的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也為全國人民提供良好的健康保障、服務保障,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