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作者 劉改英(中華人APP)

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共發行了5套,這5套人民幣上印著的人物頭像,並不是設計師憑空“畫”出來的,而是以真人為基本素材,“加工”而成的。

縱觀各國貨幣,能榮登幣面的,多是各國的風雲人物。比如美元,幣面上的人物有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第七任總統傑克遜、第十六任總統林肯、第十八任總統格蘭特等。而人民幣的幣面上,卻有著多位中國普通民眾。這些普通民眾,多少年來,甚至連自己的形象被作為素材印在人民幣上都不知道。

1949年版10元券:楊琦和翟英

1949年版10元鈔票上有兩名英俊的男子,素材分別來自楊琦和翟英,兩人同時也是第一套人民幣設刻製版的參與者。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楊琦和1949年版10元券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於當日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楊琦和翟英是第一套人民幣的設刻製版參與者。由於當時人民幣設計印製完全保密,模特也只能在有限範圍裡尋找,時任央行行長的南漢宸就把楊琦和翟英當時的照片以及檔案報了上去。

上級領導認為楊琦本來就是工人出生,翟英是農民出身,而且都長得人高馬大、體魄健壯、外形英俊,當模特原型很合適,就這樣楊琦和翟英被幸運地定為10元人民幣上的工人和農民模特。

“當時沒有照相機,只能請畫師畫好像再製版。”楊琦回憶說。1948年4月初,開始了人民幣的美術設計。楊琦穿上工人的工作褲,戴上一頂工作帽,肩膀扛上榔頭;翟英穿上房東老鄉的衣服,戴上一頂用竹篾片編的涼帽,肩膀扛上一把鋤頭,同時請來一位40歲左右的李畫師為楊琦、翟英寫生素描,畫肖像畫,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經過6天才完成。

隨後,翟英負責工農並肩聯合主景圖設計創作,楊琦則負責人民幣花邊圖案的設計創作。又經過兩天,兩人把主景圖及吉祥、如意圖案合併畫在樣稿上,一張10元人民幣圖案正式誕生。經過複雜的印鈔工藝,北海印鈔廠印製的第一套人民幣終於完成了。

1962年版1元券:梁軍

1962年版1元人民幣上有一位女拖拉機手,她的素材原型就是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名字叫梁軍。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梁軍和1962年版1元券

梁軍是黑龍江省明水縣人。1948年2月,中央決定從蘇聯進口拖拉機,在北大荒墾地種田,以恢復經濟。黑龍江省委在北安舉辦拖拉機手培訓班,分配給梁軍所在的萌芽學校3個名額,梁軍第一個報了名。第二天報到時她才發現,全班七十多個學員,只有她一個女生。梁軍心想:蘇聯婦女能開拖拉機,我為什麼不能呢?就這樣,梁軍在培訓班裡不僅學會了開拖拉機,也學會了簡單的檢查與維修。

1959年11月,國產首批拖拉機運抵黑龍江,梁軍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跳上一臺拖拉機兜了一圈,在場的記者抓拍了那個鏡頭。後來,1962年版的1元人民幣採用了梁軍的頭像素材。

有趣的是,梁軍本人並不知道自己的“頭像”上了人民幣。直到2003年6月的一天,梁軍忽然接到央視節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助手打來的電話:“梁軍阿姨,我們向人行查詢了,他們答覆:1元錢上的女拖拉機手原型素材就是您……”時隔40年後,梁軍才知道,人民幣上的那位女拖拉機手就是以自己為素材的。

1972年版5角券:蔣定桂

1972年版5角人民幣上推紗錠的姑娘,是一位普通的紡織女工,她是以功勳卓著的抗日名將蔣光鼐的女兒蔣定桂為素材的。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蔣定桂與1972年版5角券

當時設計紙幣的設計團隊去紡織廠採集素材的時候,正好看見蔣定桂,當時她是車間的落紗工。蔣光鼐將軍逝世後,蔣定桂為照顧母親,在1969年親自寫信請求周總理安排她去紡織廠當工人,這張5角人民幣上的

形像素材就是當時拍攝的。

1980年版1角券:王德安

1980年版1角人民幣上左邊的那位男子是一名苗族阿哥,他是以王德安為素材的。王德安在20世紀50年代曾任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長,2006年6月去世,享年76歲。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王德安與1980年版1角券

起初,王德安並不知道自己的“頭像”被印在了人民幣上。後來,身邊的人陸陸續續跟他講:1角人民幣上的那個人很像你。他和老伴經過仔細辨認,確認那個人真像自己。

王德安推測,應該是20世紀70年代末,他在貴州省民委工作時,曾穿著苗族服裝帶領蘆笙隊到新疆表演,照片是攝影師給他拍的。至於右邊的那個人,他也不認識

1980年版2角券:黃其萍和蘇春熙

在1980年版的2角人民幣上,有兩位美麗可愛的少數民族姑娘,她們是以誰為素材的呢?

左邊那一位頭上有頭飾的姑娘名字叫黃其萍。黃其萍是湖南省永順縣人,土家族。1979年,她高中畢業後下放到農村鍛鍊已經3年了。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黃其萍與1980年版2角券

也正是在這一年,為慶祝建國30週年,民族文化宮將舉行全國民族工作展覽,需要在全國各個少數民族挑選講解員。黃其萍作為湖南省的3名代表之一,被幸運地選中上了北京。

10月1日,全國民族工作展覽開展,經過半年培訓的黃其萍懷著緊張興奮的心情,和其他103位少數民族學員一起,開始了自己為期4年的講解員工作。

當時,經常有記者和專業攝影師前來拍照。1980年的一天,民族文化宮又來了幾名攝影師,指導老師便挑選了黃其萍等4名形象氣質出眾的姑娘,身著漂亮的民族盛裝,去配合攝影師拍照。

1981年,《中國各民族》畫冊出版了,黃其萍在畫冊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而“頭像”被印在人民幣上,黃其萍當時卻並不知道。1982年,黃其萍回到湖南,在湖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任職。1983年,民族文化宮負責人江峰出差經過湖南,專程看望了黃其萍,並給她帶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張嶄新的1980年版2角人民幣,黃其萍這才知道自己的“頭像”居然被印在了人民幣上。

右邊那一位姑娘叫蘇春熙,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她和黃其萍一樣,高中畢業後被選中,去了民族文化宮當講解員。不同的是,蘇春熙在拍照之前,就聽老師說攝影師是銀行方面派來的,為的是出新版的人民幣。因為提前知道了消息,蘇春熙在拍照那天精心梳了頭髮,穿上了洗乾淨的民族服裝,並且在衣服上繫了個領結。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中年蘇春熙

1980年版1元券:石奶引

1980年版1元紙幣上的頭像是兩名少女,其中一名是侗家女子的裝束打扮,她的原型素材是貴州從江縣慶雲鄉佰你村村民石奶引。

人民幣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人

石奶引與1980年版1元券

石奶引原名石婢學,1961年出生於貴州從江縣慶雲鄉寨錦村七組。小時候的石奶引,就很是引人注目了,翹翹的鼻子,美麗的大眼睛,還有那頭烏黑的長髮,看起來楚楚動人,被譽為寨子裡的“一枝花”。不僅如此,她還心靈手巧,唱歌、刺繡、織布、染布,一學就會。14歲的時候,她就能獨立織布、染布做衣服了。

1978年的一天,16歲的石奶引和村子裡的夥伴們身著侗族盛裝,去從江縣洛香鎮趕集,街上熱鬧非凡,石奶引和姐妹們擠在一個小攤位前購買做刺繡用的針線。突然有人從背後拉了她一把,石奶引嚇了一跳,轉頭一看,是個陌生男子。男子滿面笑容,旁邊還站著兩個人。

該男子示意她出來一下。石奶引走出人群,依照對方的要求,臉朝側面站定,心中充滿了疑惑。這名男子隨即拿出筆和畫夾,揮舞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對方放下筆,瞧瞧畫夾,又瞧瞧她的臉,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回到家後,石奶引沒有把這事告知父母,也沒有告訴其他任何人,而且很快就忘記了這件事情。“要不是後來有人說錢上的女孩像我,這件事我恐怕就記不起來了。”石奶引說。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位,人民幣上“熟悉的陌生人”還有很多,說不定就在你的身邊,讀者朋友趕緊留意去識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