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司馬懿隱忍幾十年,熬死幾代曹魏皇帝之後最終發動了高平陵之變,使皇室成為了傀儡和擺設,司馬家族一躍而成為了當時實際上的統治者。

可是,司馬家族縱然最後統一了全國,建立了晉朝,卻一直被史家鄙視,稱為中原皇朝的恥辱。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可能因為司馬炎雖然統一了全國,死後卻立即爆發了八王之亂,最終導致了中原陷落,半壁江山淪落異族之手,而西晉也成為第一個被少數民族攻進都城後滅亡的王朝,也從此開啟了三百年的大亂世時代。

其實,隋朝的建立和晉的建立有一些類似的地方。楊堅也是被宇文邕託孤,成為了朝廷裡大權在握的權臣。楊堅面對幼兒皇帝,同樣不甘心久居之下,不久就受禪登基,建立隋朝。

和西晉一樣,楊堅建立隋朝的時候,全國尚未統一,南方還有一個陳國。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楊堅廢黜小皇帝自己坐上龍椅建立了隋朝。按道理說,他走的路和司馬家族並沒有太多區別,都是被先皇帝臨終的時候作為重臣被選為小皇帝的輔政大臣。最後都乾點了小皇帝自己坐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

而且,他們建立新王朝的時候都只是統一了北方,而在南方都還有獨立的政權,最後兩個新朝都一鼓作氣消滅了同樣建都南京的割據政權而統一了全國結束了亂世。

西晉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的百來年亂世,而隋朝終結了從西晉滅亡一直到北周末年的三百年亂世。在維護國家統一方面,兩個朝代都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但是,後世史書和民間風評中,對這兩個王朝以及其統治者的評價有著天壤之別。

司馬懿一直被說“鷹視狼顧”有反相,是一個大奸臣似的反面人物。而楊堅不但沒有什麼差的評價,反而還評價頗高,就其歷史貢獻來說,稱為千古一帝也豪不誇張。

◎首先,楊堅滅了南方的陳國,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大一統的漢人王朝。這是自秦漢晉以來的又一次統一,而且是結束了三百年的亂世,其意義非同凡響,在歷史上也具有重大的影響。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再就是,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後,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

最重要的兩項改革就是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和科舉制的施行。

魏晉以來,門閥世家和皇帝一起共治天下,一些大的世家甚至能影響和改變皇帝的決策,左右朝政。這就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家”的現象。朝堂之上,高官顯貴都是出自世家大族。階級固化,階層之間斷絕了溝通,造成了人才的凝固和流失。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隋朝科舉制度的建立就打破了階級的壁壘,給了大量出身貧寒的讀書人希望,也給朝堂提供了新鮮的血液,無論從哪個層面來說,這個制度的建立都是一項偉大的成就,值得驕傲和自豪,從此有志之士都可以通過讀書科舉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施行中去。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也是我們國家獨特的一項發明,與西方的貴族統治有著本質區別。是封建時代卓越的人才選拔機制和遠超同時代的偉大創舉。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最後,楊堅也開創了封建歷史上不多的一個盛世:開皇之治。

據說,開皇之治中所積累的財富,甚至一直到李世民時期都沒有用完,可見其盛世盛世之盛。

託孤大臣欺人孤兒寡母,篡奪皇位,卻被稱為千古明君

所以,楊堅雖然篡位,但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歷史評價和歷史地位都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