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華:電視徵婚的女子該明白些什麼

周碧華:電視徵婚的女子該明白些什麼


雖說進入了開放時代,人口的流動性加劇,加之網絡的運用,異性似乎更有了廣泛交流與接觸的機會,現實卻恰恰相反,虛擬世界裡隨時可見的“親愛的”“親”“老公”“老婆”之類的表達,卻很難讓他們走進婚姻的殿堂,找對象難竟然成了中國一大社會問題。

於是,電視相親應運而生了。

昨天,在江蘇衛視上相親節目的一個女教師,痛訴自己因別人介紹而對結婚對象缺乏全方位瞭解,導致自己度過了兩個月的無性婚姻經歷,希望上電視上來相親,彌補缺憾。

顯然,在經歷了痛苦之後,這個女教師像許多未婚女子一樣,把覓得如意郎君的希望寄託在了電視相親節目上。

電視固然有擴散信息的作用,讓更多的未婚男子知道遠方有一個未婚的女子在徵婚,但是親自上電視徵婚的男子是否就一定是理想人選呢?女性至少該明白如下事實:

第一, 三十好幾年近四十的男子為何一直沒有找到對象?是事業型男人麼,如果是,那一定小有成就,現實生活中早就贏得異性的愛慕了;

第二, 既然沒有幹什麼事業,為何把自己的最佳戀愛日子給耽擱了,是不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事事混世度日的人?或者在其他方面諸如性格、生理方面存在缺陷?

第三, 才20出頭的男孩為何要上電視徵婚?一個毫無事業心的男子值得託付麼?甚至有的希望找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女子,這樣一個心理斷乳期都沒結束的男孩,你願當他的“媽媽”麼?

第四, 有的男子一出鏡就又唱又跳,儘量顯示自己的“才藝”,如果真有才藝,現實生活中也會吸引異性關注的,在電視上如此顯擺,是不是一個輕浮男子?

除上述幾點外,上電視徵婚的女子還得思考一個問題,當下許多電視臺收視率日漸降低,便把此類相親節目當做了救命稻草,那麼,相親節目就不排除具有娛樂性質。有的節目製片人為防止節目斷檔,甚至有可能請託兒演雙簧,只要現場氣氛好,能有一對“成功”,那麼這檔節目就還會有吸引力,至於那一對是不是真的去戀愛去走向婚姻殿堂,電視媒體並沒有這樣的承諾,只承諾現場牽手的那一對兒,免費去國外旅行一次。這樣就不排除有的人只是為了去國外免費旅遊而配合電視臺“出演”一次。當然,自有電視相親節目以來,喜結良緣的人還是有的。

因此,像文中開頭的那位曾經受騙的女教師,如果把終身大事完全寄託在電視相親節目上的話,還是需冷靜地從上述四個方面去想一想,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工作中多去接觸與發現自己的“目標”,借親朋戚友和正規婚介所的介紹,我看靠譜得多。(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