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從1959年的帶電作業排到2018年的帶電作業室

從1959年“自制工具”嘗試帶電作業到2018年高科技全面助力;

從1978年,樂山電網只有5條220千伏線路、樂山中心城區配電網僅2條10千伏線路發展到2018年達到76條220千伏線路、98條10千伏線路。

……

“當年線路少,為了保證生產確實停不了電,如今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能停電。”

改革開放40年來,老百姓對電力的需求成百倍增長,與此同時,樂山電網也在不斷升級優化,國網樂山供電公司瞄準以“一城區、兩景區”為核心的不停電區域建設,正在將“能帶不停”從理念變為現實,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電力服務的巨大變化。


首批帶電作業人的艱辛

“自制工器具,工作中摸索著前進!”

1959年,樂山電力系統首次嘗試帶電作業。

據悉,當年岷江電廠派出趙光明、萬紹金、王永才等技術人員,前往重慶學習帶電作業相關知識。

“師傅們學成歸來後,再傳授給我們1964年新加入的每個學員。教的過程中,師傅們從不馬虎,甚至可以說十分嚴厲,對如何使用工具材料有著很嚴格的要求。”作為樂山首批帶電作業人,今年74歲的周金團告訴記者,他於1964年參加工作,1966年開始進行帶電作業。

據周金團介紹,最初帶電操作內容均為間接作業,作業人員使用絕緣操作棒杆或長臂絕緣鉗對高壓設備進行簡單的綁紮、緊固等間接操作,電壓等級也僅限於35千伏。

“最初各地都在摸索嘗試,沒有規範的工器具,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樂山地區,甚至連規範的操作工器具都沒有,全靠自己動手做。”作為“第一代”帶電作業人,周金團全程經歷了那個操作杆用絕緣紙自制、屏蔽服用銅絲編織的“純自制年代”。

而時隔多年,周金團回憶起當年的工作細節,仍然記憶猶新。

“那時,我們每次去進行帶電作業都得騎著自行車或拉著板車,然後提著重達25公斤的工具箱,費了很多勁,才到達作業現場。”周金團告訴記者:“具體操作時,效率也不高,還得先穿上自制的銅絲屏蔽服和鞋墊,或者在工作服上刷滿銀粉漆,以此來保障自身安全。”

經歷過初次帶電更換避雷器的膽戰心驚,也經歷過上山工作“飽一頓餓一頓”的困難窘境;經歷過全靠大家發動腦筋自制工具的艱難困苦,也經歷過帶電作業中與“死神”插肩而過的危險境地……帶電作業當年的故事不可複製,作為樂山供電首批帶電作業人,周金團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電力事業。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帶電作業老照片 帶電作業更換直線串絕緣子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帶電作業處理刀閘線夾發熱故障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帶電作業更換耐張串絕緣子

工器具不斷改進創新

“幾經發展,樂山實現自由帶電作業”

進入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三線建設的推進,電力設備電壓等級逐步從35千伏提高到110千伏、220千伏,絕緣間隙距離不斷增大,原來的棒杆操作已經無法適應國家建設對帶電作業的需求。

記者瞭解到,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起,隨著帶電作業器具不斷改進創新,樂山供電人從原來的地電位作業逐步過渡到等電位直接接觸帶電設備操作。

1972年6月,五通橋供電所帶電排利用絕緣蜂窩梯等工具帶電更換樂山桐梓坡110千伏變電站母線零值絕緣子;同時還等電位帶電作業處理桐梓坡變電站110千伏隔離刀閘設備線夾發熱故障。

1973年8月,零電位與等電位作業相結合,五通橋供電所帶電排利用絕緣滑車組,更換了110千伏九-五線跨江塔直線整串絕緣子。

“初期,工器具較為笨重,後來逐步得到改善。如進入等電位的棒梯變成了絕緣平梯。”說到國網樂山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的發展歷程,今年73歲的首批帶電作業人黃紹培更是如數家珍。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帶電作業人員用絕緣毯遮蔽帶電體

據黃紹培介紹,1973年9月,五通橋供電所還成功試驗製作出帶電作業均壓服和“立新卡具”。操作人員王光祿身穿此均壓服在五通橋供電所試驗場地,第一個通過耐張絕緣子串,進入220千伏超高壓強電場,宣告了自由帶電作業在樂山的成功。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帶電作業人員穿上絕緣服記者 魏玉婷 攝

自由帶電作業突破以後,五通橋供電所帶電排採用此法,順利撤換了多條220千伏線路多處耐張絕緣子串上的零值絕緣子。自由帶電作業同時還帶動了其它綜合作業的升級。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無人機在工作中進行拍攝


樂山帶電作業發展鉅變

“不斷升級,操作更加安全、方便、規範”

不止如此,近60年間,樂山帶電作業更是取得了各方面的發展鉅變。

作業的電壓等級,從35千伏提高到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作業方式也從地電位絕緣杆作業法發展到等電位作業法。

作業工器具中,操作杆從自制絕緣紙操作杆到環氧酚醛玻璃操作杆,重量大幅減輕;屏蔽服從銅絲自制、銀粉漆刷全身到成套屏蔽服和芳綸織物材質阻燃內衣,操作人員的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與此同時,絕緣軟梯、平梯、絕緣拉板和拉桿重量不斷減輕、絕緣強度不斷提升、操作更為簡便靈活;作業平臺也從踩板、腳釦,發展到絕緣平臺和特種車輛。

從簡單的個人防護措施到五點式全方位安全帶、後備保護繩;從藤編安全帽到玻璃鋼材質安全帽;從專人安全監督到風控系統、會商系統加無人機輔助的多層級、多視角地空一體式監督,操作更加規範嚴謹。

……

樂山供電人“能帶不停”的鉅變

會商系統在現場的應用

“變化實在太大、太多,以前都是騎著自行車,扛著自制的工器具到山裡去幹活,現在的作業裝備真是先進,我們當年做夢都想有一臺帶電作業絕緣鬥臂車。”作為樂山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的第一位技術員,今年80歲的金項全看到如今的裝備,發出由衷感嘆。

而這些老前輩不僅是發展見證者,還用經驗和技術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帶電作業人。

作為現在最年輕一代的帶電作業人,“90後”帶電作業員工邱思語表示:“前輩們吃苦在前,甘於奉獻,我們年輕一輩更應該踏實學習和磨礪自身本領。現在我們能很快上手,安全規範地進行帶電檢修,這都得感謝前輩們累積的很多經驗成果。”

如今,操作工器具不斷升級,作業環境更加優化,但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電力需求也一路猛漲,帶電作業人員肩上的壓力和責任也愈加沉重。

“以前一年最多帶電操作幾十次,現在是一年一千多次;以前只能完成幾個簡單項目,現在能進行三十多類複雜項目的帶電操作;以前線路少不能停電、只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現在我們是能帶電就不停電、只為滿足老百姓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無論何時,對於樂山供電公司帶電作業室全體員工而言,保障樂山市民安全放心可靠用電是大家的一致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