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記者眼中的雙峰人:他們給了我們最多的感動!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最近在雙峰採訪,每到一處,總會有村民或鄉鎮工作人員爭先恐後地圍著我,告訴我最近當地發生的好人好事,希望我能把這些凡人善舉通過媒體宣傳出去。

與老鄉黃其喚的英雄事蹟相比,這些普通人的“小善”“微不足道”,可就是他們的平凡善舉,影響了身邊的人,深深感動了大家,也從心底撩動了我,讓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記住了他們樸素的笑容。

在感慨雙峰文明花開遍地之時,出於習慣,我將這些微故事趕緊記錄下來,希望這些普通的善舉,不僅點亮這些講述者,也照耀更多的人朝文明的康莊大道穩健前行,也希望每一個看到此文者,看完後微笑著,大聲表揚:幹得不錯!

印塘灣裡的“低調”英雄

11月22日清晨,鎖石鎮雙輝村村民伍放英和兒子來到印塘鄉黨政辦公室,將一面書有“見義勇為,為民盡責”的錦旗送到該鄉幹部賀輝手中,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賀輝的事蹟,這才被全鄉幹部職工知曉。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原來,11月3日下午4點多,賀輝和妻子及朋友從鎖石返回印塘,途經鎖石鎮雙輝村時,遇見一村民家中起火,他趕忙停車,一邊拿出手機立即撥打119報警,一邊飛快跑入現場查看險情,尋找水源,並要妻子和隨車朋友大聲向附近群眾呼救。

面對熊熊大火和滾滾濃煙,賀輝和趕來救援的當地群眾奮不顧身,冒著屋頂掉落熔渣的危險,在火場前後奔走,四處找水、接力提水滅火、爬上屋頂截斷火源……撲救中的一幕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整個救火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直到明火完全撲滅後,賀輝才默默離開現場。

現在這棟老式房屋後,幾間偏房已在大火中坍塌,滿地散落的瓦片,殘壁上排放著的一根根燒焦的屋樑樹,主屋玻璃窗已被火烤炸。屋主陳實棋、伍放英夫婦回憶道:“11月3日下午,我孫子和曾孫在家玩打火機,可能點燃了哪堆乾柴,當時沒產生明火,我們沒注意到,帶起兩個孩子就走,趕著去五里外的親戚家弔唁。到親戚家沒多久,就接到鄰居陳楚善的電話,說家裡起火了。我們趕到家時,看到失火後的房屋,腳都軟了……”

鄰居陳楚善說:“兩個多小時火才被撲滅,當時有個路過的人一直在現場組織救火,後來才聽說是印塘鄉的幹部,這樣的幹部政府要好好宣傳下才行。”

鄰居所稱讚的這位印塘鄉的幹部,伍放英一家經多方打聽才尋到,於是便有了上面感人的一幕。(講述者:王斌)

井字鎮的愛心蛋糕

11月19日早上,因急著上學,9歲的義義(化名)從伯伯王建平的電摩上掉了下來摔傷了鼻子。因家裡錢不多,王建平很犯愁,在井字鎮街上徘徊。在街上開蛋糕店的老闆熊民(化名)買早餐剛好經過,看到孩子鼻子流血不止,於是上前詢問,瞭解到義義家庭很困難並且與自己同村時,熊民很是憐惜,叮嚀王建平迅速將孩子送去醫院診治,並表示他可以幫忙籌集治療的錢。細心的熊民還記下了王建平的電話,同時將孩子拍了下來發到朋友圈,“我村山凹凹裡一貧困戶家的孩子,母親出走多年,父親在外打小工,爺爺奶奶長年臥病在床,上學全靠同是貧困戶的伯伯接送,不料剛才摔傷了,朋友們,動起來!”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很快,熊明的朋友圈活躍起來了,大家紛紛來詢問孩子的傷情。一位叫娟娟(化名)的朋友這樣留言,“自己有小孩後,看不得孩子這樣,看著很揪心。”一位叫東東(化名)的朋友留言,“冬天來了,你看他有沒有衣服穿,如果沒有我買些寄給他。”,不到2小時,10多位朋友就湊起了1390元。

這些不願透露名字的朋友同時為義義寄上祝福,“無論生活多困難,總有希望閃耀在前方。”“孩子,無論你在哪,我們都會守護著你。”“以後會更好的!向陽而生。”“幸福的人,都是先吃苦。”“現在受的苦,是為了將來的甜。”

因義義在醫院治療,11月20日,熊民精心製作了一個蛋糕,將朋友們的祝福寫在卡片上,一同將捐贈來的1390元送到小朋友家裡。很幸運,小朋友義義的鼻子縫了幾針後沒有大礙。

“謝謝老弟,謝謝老弟!”村民王建平連聲向前來為侄兒送捐款的熊民道謝。(講述者:李建新)

杏子鋪鎮的愛心淨水器和水杯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杏子鋪鎮龍返學校一直存在飲水困難。租住龍返供銷社的周光信師傅得知後,2015年無償給該校捐贈了第一套水質淨化器設備,並給學校每個學生一個水杯,龍返學校的飲水問題得到初步解決。今年9月,周師傅考慮到該校的飲水問題未徹底解決,於是聯繫了“好太太”廚房電器淨水工程師,現場測試水源,設計方案,再一次為龍返學校捐贈兩臺淨水機和教師辦公室自動燒水的壁掛機,為每個學生捐贈了一個價值10元的水杯。並親自安裝調試壁掛機,使龍返學校全體師生徹底告別了飲水困難,滿足了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周師傅的前後兩次捐贈總價值1.5萬元。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龍返學校不是周師傅的母校,他也不是龍返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務工人員,一年的收入也僅有五萬元左右。他對學校的捐贈,毫無任何私利,純屬以愛助學,關心教育事業,關心學生健康。學校為表彰周師傅的善舉,專門在淨水器上面張貼寫有“大愛無疆”的告示,號召學生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講述者:郭鈞翼)

毋以善小而不為,平凡的人給我們最多感動。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心存善良,心存敬畏,心存感激,心存關愛,世界就會真正充滿愛,就會湧現出更多的平凡英雄。

婁底日報記者馮兵田

一名记者眼中的双峰人:他们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