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報季,讓家長和考生最頭疼和最費時的就是對大學專業的選擇。今天給家長一些方法,幫助您給孩子選擇一個“適合”的專業。
第一點,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2017年有調查顯示,大學生畢業後就業與專業的匹配度將近70%,甚至一些院校能達到90%,這就意味著大學選擇的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幾十年的工作方向。家長設想一下,如果報的專業孩子完全不感興趣,根本不去學習,浪費四年的時間不說,等畢業以後,除了一紙文憑,拿什麼和別人競爭?不過,雖然興趣愛好需要重點考慮,但是呢,家長千萬要注意興趣並不等於孩子“真”喜歡,孩子們經常會說:我喜歡當醫生、我喜歡演講、我喜歡學英語,但這不完全是他們真實的想法,因為高中的孩子們正處於青春發育期,他們的可塑性非常強,短時間內也許會爆發出極大的熱情,但是呢,隨後不久就可能會煙消雲散!興趣除了喜歡之外,孩子是否會為了這個“我喜歡”而去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呢?不一定!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讓孩子對將來的職業產生具體的感知,比如說參加一些職業體驗,再比如說在春節期間,讓孩子和親朋好友中的行業專家聊一聊感興趣的職業,這樣就可以判斷出孩子是否真喜歡!平時家長還要仔細觀察孩子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點和特長方向,比如說孩子的邏輯性強,喜歡分析,性格有點內向,那麼就可以考慮偏向理學類的專業,如數學、金融、計算機等等,相反,如果孩子是偏感性的,性格外向,喜歡錶達,那就重點考慮新聞、傳媒、營銷等類專業。總的來說,不能根據孩子的一句話:“我喜歡數學”或“我喜歡醫生”,就選擇專業,這樣是非常不科學的。
第二點,根據個人規劃選擇專業。所謂個人規劃,其實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再把這個目標細化到具體什麼時候要達到什麼狀態,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想成為一個老師,那他在高考報考時就要報與師範相關的院校和專業,然後在大學期間要考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證,並且考察好自己可能要去的學校,去這所學校做老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在大學期間儘可能都達到這些要求。不過現在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還不一定真正明白“個人規劃”的重要性,其實,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心靈雞湯”更能激勵孩子去努力學習!所以,家長只要把孩子要達到的目標,做一個詳細的列表就可以了。同時切記: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個人規劃來選擇大學專業,而不是依據孩子大學學的專業來做未來的規劃。
第三點,根據個人學科特長選擇專業。所謂學科特長,準備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家長都比較瞭解,因為很多自主招生院校招收的大都是有“學科特長”的孩子,這類“學科特長”指的是獲得相關的獎項資質,如數理化等五大“奧賽”,但是我們在選擇專業時候說的“學科特長”,其實指的就是孩子的優勢學科。不同的優勢學科搭配對應的專業是不同的,比如說語文和英語比較好的孩子,可以考慮新聞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文學等類專業,而物理和數學比較好的孩子,可以考慮機械類的專業,比如說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如果孩子對物理課裡面的電學部分很感興趣,那就可以考慮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等專業。其實大學很多專業都是交叉的,甚至會有三四科交叉的專業,比如地理科學、勘查技術與工程等這種地理科學類和地礦類的專業,它需要有地理、數學和物理三科相交叉的知識,可以說是文理兼備了,另外像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工業設計等專業則需要有繪畫基礎,所以我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也要考慮孩子的其他特長,就是說孩子在高中的時候,儘可能的多參加一些活動和競賽來發掘孩子的潛能,高中的校園生活大部分都是圍繞著高考的知識點來學習的,但是呢,我們可以通過參加一些活動,比如說通過參加“辯論賽”來發現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來挖掘孩子除了高中學習知識以外的閃光點,然後,參考這些特點來選擇大學專業。
第四點,依據父母的職業和價值觀選專業。我們在給孩子做學業規劃的時候,父母的職業和價值觀是我們考量孩子填報專業的重要標準,因為父母的職業,在三百六十行中孩子最瞭解的,父母職業本身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父母的職業對孩子未來就業也是有一定作用的,而且,父母的價值觀與孩子的三觀建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孩子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父母的職業和價值觀也是不容忽略的。
閱讀更多 胡哥話高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