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瀋陽比,哪個更發達?

王鶘頎


武漢和瀋陽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大城市,一個是東北重要工業省會大城市,一個是地處長江沿岸的湖北省會大城市,文化不同,地域也不同,如果看近些年經濟發展的話還是武漢發展的快些,因為武漢的周邊有重慶,成都這樣的重量級城市,經濟互通互補,相對發展的快些。東北重要工業城市瀋陽這幾年發展的慢些,眾所周知和東北地區整個經濟大環境是相關聯的,因為整個東北三省都落後了,儘管振興東北經濟的口號喊了好幾年,但還是任重道遠,瀋陽高科技產業不足,但瀋陽工業基礎雄厚,重工業發達。所以和瀋陽比武漢要發展的好了。


林海之弧


不知道提這種問題的人,腦子是不是讓驢踢了。

首先我是瀋陽人,沒去過武漢。

說說瀋陽的感覺,單從個人體會,瀋陽高校很多,教育不錯!三甲醫院多,醫療很不錯!兩條全國之名商業街,適合女孩子逛街休閒。瀋陽地鐵,無軌電車,交通方便,城市建設好!瀋陽地理位置為東三省樞紐,去哪裡都方便,尤其去北京高鐵動車非常多,票價便宜時間短。

瀋陽物價房價不貴,適合生活。

四季分明,夏天有夏天的活潑,春天有春天的生機,秋天有楓葉和收穫的美麗,冬天有白白的雪和室內的暖氣!

東北人和氣憨厚好溝通,從不會看不起外地人什麼的!

總的來說,在東北生活很幸福,東三省來安家落戶的也很多!

但是東北最近幾年經濟確實發展不好,缺少新興的行業和企業,這和國家政策分不開!

人往高處走,很多年輕人去北上廣打拼也是正常的的!

但是瀋陽和武漢比,真的滑稽!不說我一個瀋陽人,北上廣混不下去我也不會去武漢。同理,武漢人喜歡家鄉,在家發展,不喜歡家,也不會跑瀋陽來吧。

所以這有啥可比的?

武漢好,瀋陽人去嗎?

瀋陽好,武漢人來嗎?

十萬八千里。


所有名字都被用了1996


自己看



挑咪歪


不知道這個發達是按什麼標準來衡量的了。

首先呢,瀋陽是東北的中心,省會,而武漢呢又是華中地區的中心,他們倆都是區域政治中心。應當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了。

在城市的面積上來說,那肯定不用說了,絕對是武漢大啊。我們說說其他方面吧。

遼寧的瀋陽市和武漢都是著重發展重工業的城市,但是因為東北這邊是老工業基地了,所以說如果在工業發展這塊上看的話,那肯定是瀋陽好些啦。

不過啊這個武漢現在已經在全力打造光谷了,國家欲把它創建成中國版硅谷。所以說如果在高新產業上比較的話,武漢毋庸置疑是正在迅猛發展中了。

提到教育方面的對比,武漢的大學有很多,其中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位,瀋陽也有很多好的大學,但是論重點大學的話,這個數量瀋陽應該要甘拜下風一點點了。

瀋陽市是屬於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武漢的交通區位相於瀋陽來說,優勢還是很大的,瀋陽沒有水運,而武漢有,水運,並且武漢的鐵路,陸路都很發達。

兩個城市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木士一心


這兩座城市真該好好比一下,不是比現今誰強誰弱,而是比發展過程,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上海,天津排1.2.3。瀋陽,武漢,廣卅輪座4.5.6。改革開放至今廣卅坐享沿海改革開放的紅利率先發力走在了前面,武漢曾論落到全國第十九,但不等,不靠,不要,留住二汽,支持郵科所搞光纖,整合橋樑產業,發展生物產業,逐步轉型成功,重回全國前十,而瀋陽轉型的路沒走好,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思想觀念沒跟上,曾經的輝煌全國人民都記著呢!共和國只有一個長子,那是北京!放下身段,忘記過去,瀋陽各方面都基礎雄厚,一旦找對了振興之路,必將後勁十足,前途不可限量!願瀋陽明天更美好!


手機用戶9322867005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瀋陽是共和國長子,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期和中期,一直是中國前十名的城市,最高峰位列全國第5名,而武漢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第三大工商業城市,素有大上海,大武漢之稱,但是到了建國之後,武漢被撤銷了直轄市,當時的工業,東北比較集中,所以武漢在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前期中期,都落後於東部沿海城市,到了2010年,武漢、成都等內陸省會城市開始崛起。

東北城市(瀋陽)的衰落,正是武漢的崛起。

如今的武漢,GDP相當於瀋陽的2.3倍,人口比瀋陽多了200萬,人均GDP比瀋陽高了4萬多。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是瀋陽的3倍,資金總量、城市排名、國際影響力等全方面,遠遠甩開了瀋陽。

所以,過去是瀋陽發達,現在是武漢發達,未來誰更發達,我認為還是武漢!


城市觀察君


作為一個瀋陽人對家鄉的熱愛是發自肺腑的,但是這些年瀋陽的城市發展和經濟實力都嚴重滯後於全國的大城市。看東北省會城市和大連就會深刻地感受到瀋陽前進步伐真的很緩慢,共和國長子的稱號和榮耀也只是我們對過去的回憶。武漢作為我國華中地區的省會城市,現在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發展。我在五年前去的那裡,今年夏天又去了一回,一週的行程只是走馬觀花地瞭解現在的武漢。現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對比瀋陽和武漢的得分情況。GDP對比:瀋陽在2017年是5665億元,全國排名第25位,武漢是13410億元,排名第9位。我們都知道GDP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總量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參考依據,瀋陽在這方面嚴重落後。工業企業的對比:瀋陽是中國重工業的基地,全國大型企業在瀋陽的數量最多,但是創造的效益卻很少,鐵西工業區仍未走出低谷。武漢作為華中地區的工業基地,經過這些年的技術升級改造已經呈現出崛起的趨勢。在新興產業,比如光谷產業和傳統的生物製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文化教育對比:瀋陽的東北大學和遼寧大學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實力上都無法PK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其它大學的實力也遠強於瀋陽的大學。城市認知度對比:武漢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傳承之地,知名度比瀋陽要好很多,在吸引人才和建立發展平臺的機遇方面比瀋陽有優越條件,這一點我們都承認。城市宣傳對比:瀋陽作為東北省會城市,冬長夏短,旅遊景點缺乏,還由於國內人士對東北的認知不足,造成了人們對瀋陽城市認識的侷限性。反觀武漢,這幾年在城市建設和城市宣傳上的大力努力,每年的旅遊人數都在增加。武漢已經成為網紅城市之一,無論是漢正街還是楚河漢街還有江漢路步行街,都在吸引著大批遊客,光谷步行街的繁華在瀋陽是無法找到的。說了這麼多,大家也可以瞭解到瀋陽和武漢的差距。瀋陽的發展是一個很慢的過程,但是瀋陽也不是沒有發展空間,畢竟瀋陽的地理位置和城市規模也是很大的。


右眼看左腦想


這個發達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從GDP來講似乎武漢毫無懸念的把瀋陽PK了。武漢和瀋陽是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南北方的城市。因為沒有去過湖北更沒去過武漢所以不好多做點評,但是身邊有小夥伴兒之前去武漢工作了一段時間,最後她還是回到了瀋陽,她既不是瀋陽人又不是武漢人,但是既然選擇回到了瀋陽肯定是有原因的吧,比如說綜合考慮之後在瀋陽可能會有更多的積蓄。當然瞭如果你有很強的能力就會有更好的選擇,不同的行業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情況也不太一樣。

我可能還是會留在瀋陽吧,首先北方的氣候比較適應,畢竟生活了二十多年嘛,尤其是到了冬天沒有暖氣的地方真是不敢想,更何況那種溼冷,在瀋陽供暖期來臨之前都受不了呢。而且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北上廣再好也不是每個人所向往的,GDP再高也得我們自己有能力才有更好的生活~



靜靜99995


我是湖北人,在武漢讀了兩年書,畢業以後在瀋陽工作,我說一說我的感受

武漢現在到處在做基建,滿城挖,所以地面交通有的比較堵,但是武漢景點很多比如黃鶴樓,比如江灘等等,人文建築也很多比如曇華林。有好幾條步行街,我去的最多的是光谷。


瀋陽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種基建都比較完善,景點也很多,但是工業氣息很重,生活水平還行,很適合居住。


一個設計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