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來自不同國家的進口大豆在中國期貨市場有著怎樣的經歷?

訫------流浪


三“顆”來自不同國家的進口大豆在中國期貨市場有著怎樣的經歷?


這位朋友可能想問的是美國大豆、巴西大豆和俄羅斯大豆在我國的市場價格以及其一些其他的信息,對於在這三個國家的大豆老張有一點自己的瞭解,今天不妨就藉機會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美國大豆:我國一年大豆消耗1.04億噸左右,國產大豆0.14億噸,美國進口0.3億噸,所以可以說美國大豆佔據我國每年進口大豆的1/3,。美國大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轉基因產品,一般價格在3600-4200元/噸。

巴西大豆:我國去年從南美巴西進口0.6億噸,佔據我國大豆進口的2/3,我國年消費大豆的60%,市場份額巨大。巴西大豆也是轉基因大豆,一般價格在3100-3500元/噸。

俄羅斯大豆:俄羅斯去年大豆出口我國大豆50萬噸,創下歷史新高,從這就可以看出來俄羅斯大豆出口並不行,和巴西和美國不在一個數量級。再說俄羅斯大豆年產量不過350萬噸,我們國家即使全買了也作用不大。俄羅斯大豆價格在3200-3500元/噸之間。

上邊說了這三個國家大豆的一點基本情況,相信很多人看的不過癮,老張在說點自己的看法:我認為目前的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遵循“質量為王”的規律,只要有品質,價格高點都能接受。但是俄羅斯大豆品質不好,甚至比不上咱們國家北方的大豆品質,大家自己想想咱們的大豆都競爭不過巴西、美國的大豆,更別說俄羅斯的大豆,無論出油和豆粕都“不及格”,所以在考慮大豆這個行情上,老張覺得可以把俄羅斯去掉,不予考慮。


老張談三農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還是看一下與大豆有關的幾個數據吧,這樣也就會對我國的大豆市場有一個更直觀的印象,和更多的瞭解吧!

先說我們自己,我國每年生產的大豆的數量,以2017年為例吧,2017年我國大豆的總產量是1455萬噸,而我國實際需要大豆的總量約1億噸,再加上我國應急儲備的大豆也得在1000萬噸左右,這樣,我國年缺口大豆就大約需要 1億噸左右,而2017年,我國實際進口大豆的數量是9554萬噸,還差400多萬噸就達到1億噸了!

你說到美國,巴西,俄羅斯這三個國家,2017年我國從這三個國慶進口的大豆數量是:美國進口了約3200多萬噸;巴西進口了約5000多萬噸;而從俄羅斯只進口了大約50萬噸的大豆,從俄羅斯進口大豆數量這麼少,是因為俄羅斯2017年只生產了360萬噸的大豆,俄羅斯大豆的產量也只佔我國大豆總產量的1/4左右,這三個國家進口我國大豆的數量大數是8300萬噸左右,其餘的1200多萬噸的進口大豆,就是阿根廷等其他國家的了。

我國進口大豆到岸價每噸3400元,也就是每市近1.70元,由於進口大豆的數量特別大,所以進口大豆的價格,也就直接影響到了我國大豆市場價格的,包括期貨和現貨的大豆市場的價格,這也就使得我國市場上大豆的價格,只能是跟在進口大豆的市場價格的屁股後面了,想要漲價也就漲不上來,想要跌價,那也是更不可能的了!

由於我國大豆的需要主要是靠進口來解決的,所以,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糧食市場安全的,所以在大豆種植上,開始鼓勵農民多種大豆,也開始加大了對大豆種植的補貼力度,就是今年,也就是2018年,黑龍江省每畝大豆的補貼達到了320元,並且對大豆的補貼款已經開始發放了,有的地方大豆補貼款已經到了種植大豆的農民手裡的!

所以,由於國產大豆的數量少,進口大豆的數量多,我國的大豆市場還是被進口大豆的價格所左右的,這個問題,也將會一直這樣持續著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目前各地大豆滯銷價格下滑,主要是大豆加工生產企業在新大豆剛收下時積極儲購,現己達飽合狀態,大豆銷售量大大減少造成的。還有一種原因是大量進口大豆衝擊了國內大豆市場,從而也導致大豆滯銷與價格走低。既然國內大豆還有一定缺口,為什麼要進口大豆呢?主要是國內大豆由於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規模不大,加之農資人工費用較高,出售大豆價格相應高於美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一些商家及加工企業為了減少成本,增加利潤,進口價格低廉的國外大豆也在情理之中。但這個問題也應引起注意,政府應通過語論工具,引導商家及企業積極購賣國產大豆,雖然會減少一些利潤,但卻是利國惠民的好事,希望有關企出積極響應,獻上一顆愛國愛民之心!


一直尋路


首先吐槽一下2018年豆一和豆粕期貨市場,從3月份傳出貿易戰消息,到7月6日最終確定美國大豆進口關稅從3%提高到25%。大家預期中國大豆市場大豆價格本應該有一波像樣的漲勢,奈何豆一1901合約從4月9日的4177高點一路下跌,截止到11月28日甚至跌倒3300元,跌幅達21%,這讓做多豆粕和大豆的客戶損失慘重啊。要是沒有貿易戰,那得跌成啥樣。小編同樣在3600進多大豆,虧損巨大。由於2018年美國產量還沒具體數據,咱們看一下2017年全球大豆產量排名前十的國家。(表格自制)

相信看到這裡就會明白,影響全球大豆供給的主要就是美國、巴西、阿根廷。阿根廷2018年由於天氣因素減產,幾乎沒有出口。但是據推測中國18年進口巴西大豆8300萬噸。這個數據幾乎接近2017年中國全年進口總量9550萬噸數值。下邊分析下2017年中國消費和進口情況:

2017年中國共消費大豆11059萬噸。2017年各國出口大豆總量大約為1.53億噸,其中中國進口9500萬噸。美國出口5620萬噸,佔出口的36.73%,其中中國進口3286萬噸。巴西出口6600萬噸,佔出口的43.1%,其中中國進口5093萬噸,約佔巴西出口77%。其中進口俄羅斯大概只有微乎其微的50萬噸。巴西是第一齣口大國,2018年中國幾乎買完了巴西全部庫存大豆和出口大豆。美國少了中國進口,它出口的60%都將無處可去。

下面分析下中國針對貿易戰拒絕進口美國大豆的一些政策:

1、最重要的在11月份重新制定了飼料含蛋白的標準:具體可以上網查看,這樣可以減少全年大豆消費1400萬噸,這個是一個大的殺手鐧。

2、提高大豆生產大省黑龍江2018年大豆補貼,2018 年黑龍江省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 25 元/畝,大豆生產者補貼標準為合法種植面積 320 元/畝。這也是今年玉米上漲的一大因素。國家鼓勵種植大豆。

3、和周邊國家合作,與俄羅斯簽訂農產開墾協議,鼓勵中國人去俄羅斯當農場主、降低周邊大豆進口關稅為零。

個人認為除了第一條外,二三條短時間內不會給中國帶來太多的大豆供給,2019年巴西肯定會加大種植面積,以希望跟中國加強大豆貿易。我建議還是應該關注貿易戰,G20峰會,中美兩國領導人會談消息。雖然全球大豆供給充足,但是如果貿易戰持續,中國2019年大豆市場肯定是偏緊狀態。


期貨小K


從美國,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是多年來的慣例,貿易戰使中國意識到糧食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採取了多國進口對沖缺口的辦法。積極尋找替代品。但過剩的局面不會短期間改變,面對美股和國內需求的低迷,大豆暫時不具備大幅上漲的連續性。急衝急跌的局面,貫穿了2018.


李根生621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大豆是我們平時不可缺少的主要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啊!


山東小臧


中美貿易戰,是獅子老虎打架,狐狸旁觀佔進了好處,美國黃豆進口少了,就得從別國進,好像還有國家趁機抬價


雲城帶你看東北


我愛的氣候也種植方法不一樣。加上。他那都是轉基因食品。隨著國人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漸漸就不認可他了嗎?


共享技能鎏金歲月合夥人


看當下市場交易者的心態,必定難以琢磨!什麼人都有!


郭王昆明農業


我認為大豆是糧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糧安全是國家基石,健康食品很重要,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有待有關部門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